cover_image

跟着“我们的珍宝”戏曲电影展走近“扬剧”

扬剧
2025年06月12日 02:51
图片


扬剧是江苏主要地方剧种,发源于扬州,由花鼓戏、香火戏吸收清曲及民歌小调融合而成,流行于江苏扬州、镇江、泰州、南京,以及上海、安徽部分地区。


清初,扬州花鼓作为民间艺术,由手艺人在节庆时歌舞自娱,后发展为有情节的花鼓戏(“小开口”);香火戏源于扬镇民间祭祀风俗,经唱念表演升级形成(“大开口”)。扬州清曲的丰富曲牌被花鼓戏吸收,为扬剧音乐奠基。


民国初年,“大、小开口”艺人赴南京、上海等地演出,在沪分别称“维扬大班”和“维扬文戏”。1931年,二者以“维扬戏”之名共演《十美图》,逐步合流。1950年定名为扬剧,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中国成立后,扬剧迎来高光时刻:1955年首部电影《上金山》惊艳问世,顾玉君、房竹君两位艺术家以26分钟影像,将《白蛇传》经典片段的唱念做打凝刻成永恒,为后世研究扬剧艺术留存珍贵活态史料;


扬剧《上金山》

图片
图片


1958年,为献礼新中国十周年,江苏省扬剧团改编《十二寡妇征西》为《百岁挂帅》,沪上首演即引发轰动,次年进京演出更获周恩来、陈毅等中央领导赞誉,一举奠定扬剧在全国戏曲界的重要地位。


图片
图片

扬剧《百岁挂帅》


图片


步入新时代,扬剧传承在守正创新中焕发蓬勃生机。以“扬剧王子”李政成为代表的艺术家群体,立足传统、大胆突破,将现代艺术理念融入经典剧目。

图片

扬剧《史可法——不破之城》

图片


李政成凭借《县长与老板》《衣冠风流》《史可法——不破之城》《郑板桥》等扛鼎之作,构筑起扬剧生行表演的艺术高峰 —— 他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揽获文华表演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榜首等国家级殊荣;“李政成扬剧生行表演艺术” 获第三届张庚戏曲学术提名,领衔主演的《郑板桥》入选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 优秀作品;更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中宣部文化名家暨 “四个一批” 人才之姿,荣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新时代中国戏剧(生行)领军人才等荣誉。不仅将扬剧推上央视舞台,更带领剧团走出国门,在国际戏剧节中屡获殊荣,成功让扬剧从地方剧种跃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闪亮名片。


图片

扬剧《郑板桥》


本次“我们的珍宝”戏曲电影影展重磅献映的4K扬剧电影《衣冠风流》,正是李政成艺术生涯的集大成之作。


图片

编剧:罗周    导演: 韩剑英

主演: 李政成 / 张卓南 / 葛瑞莲

王海 / 陈俊 / 盛军 


影片以东晋权臣谋反为背景,李政成饰演的谢安,举手投足间尽显名士儒雅,唱腔刚柔并济,将角色的智慧与风骨诠释得淋漓尽致;葛瑞莲、张卓南、陈俊、王海等扬剧名家同台飙戏,让历史群像跃然银幕。该电影先后荣获第16届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音乐电影”奖,第五届中国戏曲电影论坛暨展映表彰-优秀戏曲电影,第三届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


图片


作为扬剧首部4K技术制作的电影,其空灵写意的舞美设计、考究精美的传统服饰,配合光影变幻,构建出极具东方美学意境的视听盛宴。该片在国内外展映时,海外观众惊叹于扬剧唱腔的独特韵味与精致妆容,纷纷为之倾倒。


图片



图片


本次“我们的珍宝”戏曲电影展献映扬剧电影《衣冠风流》共有17场,详见下图具体放映的城市影城时间,喜欢扬剧的观众们快上淘票票选座购票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官方购票渠道


图片

票价:普通场35元

特别活动场50元

图片

扫码购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扬剧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