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动态演出安排 站内新闻 文化新闻 戏剧新闻 其他新闻 信息公开 党建工作 戏迷动态 视频新闻 媒体合作 专题文章表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扬剧动态 > 演出安排 >

南京博物院第二届“梅花戏剧节” ——扬剧艺术周(2015年4月21日

时间:2015-04-19 09:27来源:未知 作者:点击:




 

南京博物院第二届“梅花戏剧节” ——扬剧艺术周(2015年4月21日-4月26日)

2015-04-10 
扬剧ID:yangjucn

欢迎加入【扬剧】微信公众号:yangjucn 每天将为您推送扬剧最新动态。

扬剧是江苏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江苏扬州、镇江、泰州、南京,以及上海、安徽部分地区,发源于扬州,由花鼓戏香火戏吸收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而成。

扬州花鼓是流行于清初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最早多由木工、瓦工、铁匠、铜匠、剃头匠(理发)、裁缝等手艺人,逢年过节时自愿结合玩灯赛会,载歌载舞,自娱自乐。后来,花鼓配上乐曲,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逐步形成花鼓戏。

香火戏史见于扬州、镇江及其各乡镇的民间香火、祭祀风俗之中,后来在唱念表演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于广场搭台演唱,便形成香火戏(又称“大开口”)。

扬州清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坐唱艺术,曲牌十分丰富,多达百余种,其音乐唱腔和演唱技法,后为花鼓戏所吸取,为扬剧音乐奠定了基础,扬剧拥有统一、和谐、完整的音乐体系,唱腔曲调十分丰富。具有刚柔并济的艺术特色。

民国初年,花鼓戏(小开口)与香火戏(大开口)艺人纷纷组班,应邀到南京、杭州、上海等地演出,并在上海形成繁盛局面。“大、小开口”在上海时又分别称为“维扬大班”和“维扬文戏”。民国二十年(1931)“大、小开口”艺人以“维扬戏”(后又称“扬州戏”)名称于上海聚宝楼戏馆共演《十美图》,自此逐步合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扬州、镇江、南京以及上海均举办了艺人学习班,1950年维扬戏由政府定名为扬剧。

2006年,扬剧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政成简介

李政成:一级演员、扬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兼扬州市扬剧研究所所长、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校长、江苏省人大代表、扬州市政协常委、江苏省剧协副主席、扬州市文联副主席、扬州市剧协主席、农工党扬州市委副主委、全国劳动模范。曾荣获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白玉兰”主角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扬剧省级传承人。

李政成出生于梨园之家,自幼受艺术熏陶,九岁因成功饰演少年毛岸英进剧团学艺,从此踏上戏剧之旅,在扬州戏校七个寒暑,接受了良好的艺术启蒙教育和严格的基本功训练。他受益多师如京剧名家隗慧虎、岳小亭、周洪武,扬剧名家姚恭林、昆剧名家柯军、黄小午,他还虔诚地拜京、昆、梆表演艺术家裴艳玲为师,深受其许多教诲和悉心指导。李政成十分热爱自己选择的扬剧事业,在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孜孜以求,拒绝诱惑,广采博纳,追求完美,成绩斐然。他应工文武老生,扮相俊美,台风儒雅,被专家誉为文武昆乱不挡,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逐步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他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圆熟地驾驭角色情感,先后在《白水滩》、《挑滑车》、《夜奔》、《汉宫惊魂》、《单下山》、《扫松下书》、《狸猫换太子》、《野猪林》、《孟丽君》、《潼关恨》又名《斩经堂》《真假二十四小时》、《县长与老板》、《衣冠风流》等二十多台戏中塑造了林冲、刘秀、陈琳、梁山伯、张广才、章程、余启礼、谢安等古今人物,个个鲜活,栩栩如生。

作为演员,他在艺术上始终如一地求索创新,除了成功地塑造众多鲜活人物外,尤其在唱腔、唱法上潜心思考,苦心琢磨,他在深入掌握扬剧声腔精粹的基础上,吸收兄弟剧种之长,大胆创新,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演唱风格,行腔圆润、优美流畅,丰富了扬剧传统音乐的表现力,为扬剧艺术的声腔改革与发展作出了有益尝试。他的唱腔受到了新老扬剧观众与专家的赞誉与认可。专家说:“当前我国戏曲界阴盛阳衰现象严重,李政成是出类拔萃的难得的生行演员。是同辈中的佼佼者。”作为所长,他为扬剧事业发展、剧团出人出戏出效益而操心劳碌,为扬剧登上更高更广阔的舞台而思虑远谋。他注重剧团剧目建设,近年来推出的现代戏《真假二十四小时》、《县长与老板》和新编古装历史剧《衣冠风流》在省戏剧节获得大奖,并进入省精品工程;拍摄26集扬剧电视剧《十把穿金扇》,集中了扬剧界最优秀的演员,集体亮相荧屏,充分展示了扬剧艺术魅力,拓展了扬剧生存空间,扬剧与电视相结合,使传统扬剧焕发勃勃生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扬剧省级传承人之一,他不遗余力为培养接班人付出心血。

李政成集众多荣誉于一身,观众称誉他为扬剧王子,媒体推介他为东方戏剧之星,政府表彰他为全国劳动模范、江苏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专家评选他为梅花奖得主,扬州市民热捧他为十大新闻人物之一。他还应邀参加京昆《白蛇传》剧组,赴法国演出,获第三届巴黎中国戏曲节塞纳大奖。在他幸福的备忘录中,有着四次为江泽民主席演唱道情的记载。

李政成有人缘,有戏缘,有观众缘,扬剧为他丰羽,他使扬剧腾飞。

 


南博小剧场-扬剧全场戏


 

4月25日 扬剧《秦香莲》

 

陈世美中状元后,谎称未婚,被宋仁宗招为驸马。三年后其妻秦香莲携子女进京寻夫,住张三阳店中。三阳助其往叩驸马宫,陈世美拒不相认。香莲闯入宫中,向陈诉苦,陈不念旧情,逐之出府。宰相王延龄得悉其事,如香莲入府,并使人邀请陈世美过府饮宴。席间,香莲唱曲以讽世美。世美假装不识,延龄无可奈何。世美归家后使韩琪追杀香莲母子。韩琪怜香莲蒙冤,以金相赠,然后自杀。香莲往开封府告状,包拯请陈世美来,劝与香莲恢复旧好,为世美所拒。包拯不顾国太、公主拦阻,捧冠开铡。


秦香莲:葛瑞莲(国家一级演员)

陈世美:李政成(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主角奖)

包 公:张卓南(国家二级演员)

公 主:蒋 玲(国家二级演员)

国 太:桑丽华(国家二级演员)

王丞相:王 海(国家二级演员)

韩 琪:周 斌(国家二级演员)

张三阳:陈 俊(国家一级演员)



4月26日 扬剧 《恩仇记》

故事说的是战乱使青马竹马的恋人菊香与施子章失散。一日,菊香陪小姐游春,巧遇子章。小姐卜巧珍目睹两人恩爱背影,意乱竟失落手帕而不知,被化名王安邦的邓炳如所捡。他借机赚取倾心,两人暗结丝罗。数月缠绵巧珍有孕,炳如却踪迹全无,卜父楼窥破真相气绝身亡。此时传来子章高中喜讯,于是主仆进京投奔。行至五里墩偏遇炳如,炳如不认反一足致巧珍命赴黄泉。菊香誓报仇雪恨,施府仇人相遇。原来炳如为子章恩公之子、胞姐秀琴之夫。子章在情与法、恩与仇之间踌躇徘徊,最终将炳如绑赴刑场。

 

演 员 表

领衔主演:李政成 (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主角奖)

 

菊 香:赵紫君(国家一级演员)

施子章:李政成(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主角奖)

卜巧珍:王瑞如(国家一级演员)

邓炳如:陈 俊(国家一级演员)

施秀琴:葛瑞莲(国家一级演员)

卜 父:张卓南(国家二级演员)

 



南博小剧场看戏小贴士:

1、演出当日4:30,南博工作人员在小剧场门口发放演出当晚免费入场券200张,每人限领取一张,发完即止,当日有效;

2、观众可凭演出当日免费入场券于晚上6:00—6:50入场就座,为保证演出质量,超时谢绝入场,感谢配合!

 

 

南博老茶馆-扬剧折子戏


演出时间:2015421日至426日每天下午2:00-4:00

演出地点:南京博物院老茶馆

演出单位:扬州市扬剧研究所

 

4月21日

一、《僧尼下山》

小和尚:李 路 小尼姑:蒋 玲

二、《罗帕记•回娘家》

陈赛金:赵紫君 管 家:吴顺林

三、《秦香莲•闯宫》

秦香莲:王瑞如 陈世美:周 斌

四、《孟丽君•君臣游园》

成 宗:李政成 孟丽君:葛瑞莲


4月22日

一、《孽海记•下山》

和 尚:王周恋

二、《游庵定情》

申贵生:王云轩 汪志贞:陈吉飞

三、《赵五娘•扫松下书》

张广才:周 斌 李 旺:李路

四、《玉蜻蜓•探病得子》

张雅云:赵紫君 汪志贞:王瑞如

五、《鸿雁传书》

王宝钏:葛瑞莲


4月23日

一、《僧尼下山》

小和尚:李 路 小尼姑:蒋 玲

二、《三娘教子》

王春娥:王瑞如 薛倚哥:谭颜馨 薛 保:王 海

三、《罗帕记•回娘家》

陈赛金:赵紫君 管 家:吴顺林

四、《安寿保卖身•卖身救父》

顾凤英:葛瑞莲 安寿宝:谭颜馨


4月24日

一、《孽海记•下山》

和 尚:王周恋

二、《游庵定情》

申贵生:王云轩 汪志贞:陈吉飞

三、《恩仇记•游春》

菊 香:赵紫君 卜巧珍:王瑞如

邓炳如:陈 俊 施子章:周 斌

四、《梁祝•山伯临终》

梁山伯:葛瑞莲 四 九:谭颜馨 梁 母:沈仁梅


4月25日

一、《赵五娘•扫松下书》

张广才:周 斌

二、《断太后》

太后:桑丽华 范仲华:盛军

三、《三娘教子》

王春娥:王瑞如 薛倚哥:谭颜馨 薛 保:王 海

四、《罗帕记•回娘家》

陈赛金:赵紫君 管 家:吴顺林

五、《梁祝•山伯临终》

梁山伯:葛瑞莲 四 九:谭颜馨 梁 母:沈仁梅


4月26日

一、《游庵定情》

申贵生:王云轩 汪志贞:陈吉飞

二、《玉蜻蜓•探病得子》

张雅云:赵紫君 汪志贞:王瑞如

三、《僧尼下山》

小和尚:李 路 小尼姑:蒋 玲

四、《衣冠风流•劝觞》

谢 安:李政成 褚太后:葛瑞莲

注:演出剧目和顺序以当天演出为准。



 


南博老茶馆看戏小贴士:

不需要买票,买壶茶(10元起)即可坐在里面看一下午!

扬州市扬剧研究所(扬州市扬剧团)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扬剧研究所创建于1960年(曾用名扬州专区扬剧团、扬州市扬剧团),系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剧)项目保护责任单位、省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戏剧艺术表演团体之一。五十多年来,扬剧研究所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将“创新、创优、创一流,出人、出戏、出精品”这根红线贯穿始终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大批优秀演出剧目。从初创期的《夺印》到低谷期的《血冤》;从变革期的《皮九辣子》到振兴期的《史可法》;再到新世纪十年来的《真假二十四小时》、《县长与老板》、《青春树》、《杜十娘》、《衣冠风流》;从红极一时的《八一风暴》、《杜鹃山》、《蝶恋花》到久演不衰的《王宝钏》、《玉蜻蜓》、《梁祝》、《秦香莲》、《孟丽君》、《恩仇记》等,所有剧目既渗透着传统文化底蕴、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彰显着时代精神。在党的“二为”方向指引下,扬剧研究所长期坚持送戏到基层,上山下乡、进社区、进校园、进工厂、进营房,创立了“周周看扬剧”品牌,极大地满足了广大观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目前,扬剧研究所拥有高级职称22人,中级职称42人。前辈艺术家李开敏、汪琴、姜峻峰石玉芳等,用他们的艺术魅力把扬剧研究所的影响推及全国。青年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扬剧省级传承人、现任所长李政成,先后荣获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作为当代扬剧领军人物,他带领葛瑞莲、孙爱民、陈俊、赵紫君、王瑞如、张卓南、周斌、沈仁梅、周小艺、谭颜馨等一批中青年艺术骨干,努力攀登上一座又一座艺术高峰。更有30多名青年学员,曾在全国和省、市少儿艺术赛事中斩获大奖,其中17名于2014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多剧种(扬剧)表演班,成为扬剧史上首批本科生。

出精品是全所演职员工的共识。在集体通力合作、外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优异成绩。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夺印》轰动全国,四十多个剧种、三百多个剧团争相移植上演;八十年代初的《血冤》获省戏剧百花多项优秀奖、代代传承;八十年代末的《皮九辣子》应邀晋京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获省文学艺术奖。2002年创作的《史可法》在第三届江苏省扬剧艺术节荣获“优秀剧目”奖,并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李政成因在北京成功主演《史可法》及《折子戏专场》荣获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真假二十四小时》在2007年第五届江苏省戏剧节上荣获“优秀剧目”一等奖,入选2006--2007年“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并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县长与老板》在2009年江苏省优秀新剧目评比展演中荣获“优秀剧目”一等奖(名列榜首),参加第31届世界戏剧节演出,荣获“创新剧目”奖,2009年参加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荣获“优秀剧目奖”,入选2008--2009年“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名列榜首),并获省“五个一工程”奖;《青春树》在2011年参加第六届省戏剧节荣获“优秀剧目”奖。《衣冠风流》于2014年5月参加了由文化部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该剧于2014年6月25日黄金时段,在央视戏曲频道“空中剧院” 播放,10月份在南京参加了第二届江苏文化艺术节演出获“荣誉剧目奖”,《衣》剧还入选2013年度“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以及2014年度首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此外,2009年集中扬剧界优秀演员打造的26集扬剧电视连续剧《十把穿金扇》,已于2011年在央视播出。

扬剧研究所还多次参加了接待胡锦涛、江泽民、朱镕基、吴邦国、曾庆红以及金日成、希拉克、安娜等中外领导人的演出。不少知名演员作为文化使者随政府代表团赴港澳地区以及韩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4)
80%
踩一下
(1)
2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