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元宵节这天,67岁的扬州市汪琴艺术团团长汪琴站在“江苏省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大会”的讲台上。此时此刻,她显得既激动又紧张,更有压力,因为唱了一辈子戏她还是第一次登上这样的讲台;更因为她觉得,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工作,她做得还远远不够,各级党委和政府给了她那么高的荣誉,这实在太重。 汪琴10年前从扬州市扬剧团退休。退休后的10年里,她和她的艺术搭档刘葆元做了四件事:办了一个民营剧团,写了四部现代戏,为城乡观众演戏、送戏,为扬剧带出了新人。 1996年秋天成立的汪琴艺术团,是由汪琴个人出资、自负盈亏,以扬剧为演出主体的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演职员们志同道合,不为奔钱而来,只领一份应得报酬。艺术团成立后,首先把好剧目内容关、演出质量关。上演剧目不论老戏、新戏,必须是内容健康的好戏。艺术团尤其着重现代戏的创作和演出。用一年一部戏的速度共同创作了《帕米尔赤子》、《好民警陈先岩》、《好人高仁林》、《地平线下的彩霞》等四部大型现代戏。这四部戏中的吴登云、陈先岩、高仁林、苏勤等四位主人公是本乡本土的扬州人,都创造了非凡的业绩。 这四部戏在城乡公演后反响十分强烈。《帕米尔赤子》、《好民警陈先岩》、《好人高仁林》均连演20余场,观众达7万多人次。其中《帕米尔赤子》为全国、省、市诸多报章推介评论,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先后全剧播放。《好人高仁林》一剧2002年作为我省唯一的民营剧团,唯一的一台现代戏参加第三届江苏省扬剧艺术节,获得演出奖、编剧奖、导演奖、三名优秀表演奖、四名表演奖。《地平线下的彩霞》是一部讴歌扬州全国先进班组“三八”疏沟班38名疏沟女工的现代戏。为艺术地再现她们的群体形象,打破以往描写真人真事的创作模式,汪琴和刘葆元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大胆虚构,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即投入排练。该剧首场公演座无虚席,全场掌声不断,场面十分感人。然而,四部戏的创作排练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有的戏曾遇到过想象不到的压力,使汪琴每每焦头烂额,为此夜归的路上,由于思考问题她差点被摩托车撞倒,酿成车祸。就在去年汪琴又为排戏焦虑操劳,致使右耳突发神经性耳聋,至今还未痊愈。但是,让汪琴感到欣慰的是,她面临的压力,很快得到了社会的及时关心支持和无私援助。 十年来,汪琴和她的艺术团始终以农村为主要舞台,坚持为农民为基层演戏、“送戏”。2000年是汪琴的舞台生活45周年,为报答父老乡亲,艺术团组织“汪琴从艺45周年送戏社区行、村镇行”大型无偿送戏活动。在扬州城乡演出20余场,观众达20万人次,所到之处深受欢迎。进扬州市区友谊新村送戏,临开演,天空特降大雨,台下观众几乎跑光,大家正担心演出“泡汤”,转眼之间离去的观众蜂拥返回催促开演。只见台下,观众们打着雨伞、穿着雨衣,还有许多人合顶一块塑料薄膜,专注地观看演出,场面感人令人难忘。还有一次初冬季节在江都送戏,演出结束后,有观众捧着姜茶来到后台,对演员们说:“要看好戏,就看你们了,喝碗姜茶,暖暖身子”,真是水乳交融!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