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4周年之际,江苏省文联、江苏省作协召开了以“知荣辱、树新风、崇德尚艺”为主题的“江苏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15名江苏省首届“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获得者在会上发了言。他们重温《讲话》精神,畅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会,表达了文艺界践行“八荣八耻”决心与信念。现予以摘登,以飨读者。 李政成(扬州扬剧团团长):现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不良 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去为观众服务。艺术家只有植根于观众,才有生命力,不去为观众服务,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去年我们开展“周周演扬剧活动”,每逢星期三必演,共演出了40多场,上演剧目20多台。为坚持演出,我们付出很大的代价。难以保本,排一戏,演一场,演职人员仅拿着60%工资,不能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但大家没有怨言。实践证明:这种演出社会效益是明显的,丰富了广大观众业余文化生活,将众多的人从不健康的文娱活动中拉了出来,这与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大市要求相合拍,虽苦犹荣。所以,受到了有关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好评,这些活动已经成了我们的一个品牌,一直坚持到现在。
我们还要努力宣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文艺就是关于人的学问,就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讲述人生的故事,探索人生的奥秘,离开了人的社会世界和精神世界,文艺创作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艺家要充分发挥艺术才能,用文艺的形式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讴歌时代精神。今年是我们“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我们正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十一五”规划新征程的起点上,所以更应该充分认识弘扬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重要性。
但是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一部分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遗失了,荣辱不分、是非颠倒、道德缺位,对很多东西见怪不怪。我觉得社会上有这样的丑陋问题,这些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人们觉得这些问题很正常。 在中国,电视剧的收视率非常高。现在电视剧完全市场化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很多时候,拜金主义严重,往往一部片子发行得比较好,挣钱比较多,就好像这部片子没什么问题了,其实,无论是思想倾向还是艺术水平,都有问题。所以,艺术创作如经济发展一样,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我搞电视剧创作二十多年,一直有一个原则,选中的题材一定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有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的。当然坚持这一点,在创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如,市场未必看好,但这一点还是要坚持。坚持住了,作品中才有了道德价值取向的判别、是与非的判别。
杨鲁平(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艺术指导、省曲协副主席):“八荣 前不久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和广电总台举办了一台“知荣辱,树新风,崇德尚艺”的文艺晚会。我创作了一个作品,叫《“八荣八耻”坚决要做到》。杨部长给我改了一句:“躬身实践在于行”,这句话改得很好。我认为讲得再多,行最重要。从众心理是很多人都有的潜意识,行才能产生影响力。所以学习“八荣八耻”还是“躬身实践在于行”,创作更多、更新的反映“八荣八耻”大范围、大概念的新作品,寓教于乐,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强大的互相影响力,这样才能使我们全民的素质得到更大的提高。
教育观众首先触动和教育创作者自身,一个思想不纯、作风不正、自私自利、行为不检的人,很难想象在优秀作品生活中能够发现、表现真善美。 去年,我们创作了一部大型的纪录片《郑和下西洋》。这个片子创作难度很大,如果没有一种精神是很难完成的。为了完成,有时候我们一天都没吃饭,还有的时候,我们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但是,片子拍成了,受到好评,我们感觉很欣慰,我们为历史和后代留下的珍贵的精神财富,为历史付出的劳动,让我们感到无怨无悔。在创作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时,我们也是接受了英雄主义的沐浴和洗礼,从历史中解读出时代的伟大精神,唤醒自身的思想品质和文化品格。
我作为一名宣传文化战线上的党员,首先必须在深化认识上下工夫,通过学习,讨论和向先进典型学习等活动,深刻认识和领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再者,通过宣传、营造扬荣抑耻的良好氛围,使周围的每一位群众都能形成“八荣八耻”的正确价值取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做“八荣八耻”的模范实践者。
我们团每年下乡下基层演出都在一百多场,在农村我们都睡地铺,我们打背包和农民兄弟住在一起,现在,还有谁打背包呢?只有我们下乡的剧团和农民工兄弟。全国有许多像我们这样工作的剧团,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种艰苦奋斗的作风值得文艺界倡导。 作为我来说,从艺三十年来,各级领导对我的成长倾注了很多的心血,自己也很努力,得到了不少荣誉和奖项,对照“八荣八耻”我要反躬自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价值观,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倡导者。 应志琪(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团长、省舞协副主席):胡锦涛总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严肃认真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以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创作,以高水准的作品倡导社会新风。让人民在美的享受中升华境界,在情感共鸣中受到鼓舞。我们军旅文艺团体,还要进一步突出军营文化特色,关注和体验火热的军营生活,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要求,创作演出更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力作精品。 无数史实证明,只有人品与艺品、道德与艺德相统一,才有辉煌人生,才能真正与时代和人民同行。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教育中,我们部队文艺工作者,不仅肩负着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时代新风的责任,还要身体力行成为这一时代精神的模范实践者。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非常有针对性、现实性、可操作性。作为一个“德艺双馨”演员,以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参与艺术实践,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宁愿牺牲自我,也要保护一个文艺工作者的尊严、荣誉、人格,这是我永远的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八荣八耻”这面明亮的镜子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克己遵守、严格自约的责任。力求在个人身上完整地实现“八荣八耻”的要求,不仅符合国家根本利益,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对个人品德、品位、素质修养的提高和完善,也是极为有利的。 把“八荣八耻”当做口号挂在嘴上并不难,而时刻注意自觉地以“八荣八耻”来要求自己,真正认识到、真正做到,而且持之以恒就不容易了。我们要在生活的点滴和细微之处,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人民服务往往是从点滴做起,不一定非要惊天动地的大事。弃小恶而至无恶,积小善而至大善。人人讲诚信,处处取信于人,事事有益于人,有益于社会,自觉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一定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有了保障。
刚才,首批受表彰的15位江苏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畅谈了学习体会和实践感受,讲得非常好,听了以后,深受教育和激励。在座的各位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家,在过去的艺术人生中,用生动感人的事迹与实践,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从大家的艺术人生和亲身实践中,我们感到,知荣辱、树新风,崇德尚艺,要从坚定信念,保持崇高的理想与追求做起。讲理想,当然要讲个人的奋斗目标,但个人的理想只有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才能实现志存高远的社会与人生价值。 从大家的艺术人生和亲身实践中,我们感到,知荣辱、树新风,崇德尚艺,要从勤奋学习,弘扬创新发展、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做起。古今中外的大家,无不励志好学。当今社会,有很多好的条件,但也面临不少挑战和干扰,特别需要我们甘于寂寞,苦心钻研。“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不断地学习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创作出传之久远的优秀文艺作品。 从大家的艺术人生和亲身实践中,我们感到,知荣辱、树新风,崇德尚艺,要从脚踏实地,坚持走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创作道路做起。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文艺家的立身之本。人民既是文艺家的衣食父母,也是文艺作品表现的主体,还是文艺创作的精神之源。只有坚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才能使我们创作的作品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情感真挚、形象生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从大家的艺术人生和亲身实践中,我们感到,知荣辱、树新风,崇德尚艺,要从敬业奉献,恪守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做起。自古受人敬重的大家、力作,都饱含着引领人追求真善美、推动社会进步的高度责任感。在传播手段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文艺作品的传播面越来越广,更要求文艺工作者严肃认真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文艺工作者的人品与文品、艺品应高度一致。“八荣八耻”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鲜明指向,它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天天面对,事事相关,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文艺创作的点滴做起。文艺工作者越是被社会关注和推崇,越要自尊自重、自珍自爱,以自己的人品和作品,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从大家的艺术人生和亲身实践中,我们感到,知荣辱、树新风,崇德尚艺,要从团结和谐,营造海纳百川、互敬互助的良好氛围做起。文学艺术追求个性化的创造,但有成就、有作为的文艺家,总是将个人的勤奋努力与博采众长,团结互助交融在一起。实践证明,任何人要想成大器,都要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理解,学会宽容。越有名气的时候,越应该把自己的成功和别人的成功联系起来,与感恩社会、感恩人民联系在一起,使自己更加有气量,更加有修养,更加尊重别人,更加尊重共同的创造与追求。 创造为人民的文学、和为人民的艺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战略任务,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联、作协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责任。我们要把发展先进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到文艺创作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贯穿到文联、作协的各项工作中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为全社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