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扬剧网消息: 昨天,本报报道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先生日前发表的“地方剧种正在走向消失,中国戏曲面临危险现状”的危言。今天,本报又就“南桃北柳”年画的联姻尴尬作了访谈。不约而同的话题,引出同一个沉重思考:对中国传统精粹民间艺术,是像濒危珍品一样去立法保护、馆藏传世,还是让它返回民间,自我改造,重新焕发生机? 在当下社会,中国的民间艺术如戏曲已经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低谷。这个低谷主要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戏曲的接受主体——普通观众对于戏曲作品的漠然,另一方面则是戏曲管理者和戏曲创作者在对待传统戏曲的态度上尚未达成共识。本报今日重点版《“南桃北柳”联姻遭遇“门第槛”》一文中,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保护现状也堪忧,由于历史形成的曲高和寡,价格不菲的问题,普及率极低,民间购买者寥寥。不容忽视的一个背景是,6月7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苏一批久负盛名的传统艺术如昆曲、苏州的苏剧、扬州的扬剧名列“传统戏曲”保护范围,而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扬州评话和扬州清曲被列入“曲艺”旗下加以保护。由国家直接出面以法令的形式来对戏曲实施保护,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它既是对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如何面对传统戏曲争论的正面回应,更是从国家高度对传统文化进行的正面保护。 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喜爱戏曲的人数在急剧锐减的现实。“戏曲是形成于农耕时代的传统艺术,遭遇现代社会多元的娱乐文化挑战也属正常。”在城市,很多人不知道到哪里能看到戏曲;在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没人学戏也没人看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公众娱乐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变化,正是戏曲市场迅速萎缩的根本原因。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