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看非遗”之“扬图讲堂”第三讲—— 扬州评话:喜怒哀乐皆艺术 【扬州扬剧网消息】 昨天下午,由市文化局、扬州晚报联合主办,市文化馆、图书馆承办的“月月看非遗”之“扬图讲堂”开设第三讲:扬州评话。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先生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了扬州评话的发展史;扬州评话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信堂则用生动地表演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源于古人的“说故事” 扬州评话是一种用扬州方言讲说故事的曲艺形式,流行于扬州、镇江、南京、上海等地。最早的起源,应该是古人的“说故事”。早在汉代,中国就有了专职的说唱艺人,扬州也曾出土了不少说书俑。古人讲的故事开始时比较短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长篇大书。扬州评话艺人有个传统,在开讲正书之前,往往先说一个书头,也就是短篇的笑话,其实这正是古风的遗留。 扬州评话表演时可以不要舞台,不用化妆,也不要布景和音响设备,只需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就可以。说书人大多数是一个人,只说不唱,既说又评,以扇子、手帕为道具,以醒木击桌加强书中气氛。 清初,扬州已经形成了“书词到处说《隋唐》,好汉英雄各一方”的繁荣局面。那时独步一时的书目有《三国》、《水浒》等十多部,身怀绝技的著名说书家有数十人之多。值得一提的是,扬州人自己编撰的书词,其代表作是由乾隆年间评话艺人浦琳编演的《清风闸》,其中的经典形象“皮五辣子”,至今还活在扬州人的语言中。 几经衰荣终成特色 扬州评话的叙述讲究细(细致)、严(严谨)、深(深刻)、实(实在)。不仅对人物外表有细致、严谨的描绘,对人物的内心同样也有深刻地刻画。 嘉庆之后,扬州失去了昔日的繁华,扬州评话听众锐减。咸丰年间,为生计,扬州的评话艺人相随至泰州、东台演出,有的更向里下河地区的高邮、兴化、宝应、盐城等地谋生。演出地域扩大,从艺人员很快由原来在扬州时的几十人增至两百多人,扬州评话在苏北地区扩大了影响。同治以后,社会趋于安定,在里下河地区谋生的一批艺人返回扬州,扬州评话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清末,苏北运河淤塞,江南铁路通车,扬州评话向江南发展,并促使评话艺人队伍又一次增加。当时在各地说书的艺人达三百人左右。其中仅说《三国》、《水浒》的就有近百人。艺人们在书词中大量补充社会生活内容,增加各色市井人物,并在说表艺术上努力创新,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 “王派水浒”成代表作 扬州评话艺人们在艺术实践中创造了各自的艺术特色,也形成了各自的传授系统。王少堂就是近代最为著名的扬州评话艺人。王少堂7岁从父学艺,9岁登台,12岁在扬州书坛崭露头角,20岁时成为扬州评话界四大名家之一。曾与梅兰芳在上海同一电台演出,赢得了“听戏要听梅兰芳,听书要听王少堂”的赞誉。 王少堂致力于刻画历史人物,借助丰富的生活积累来塑造人物形象,形成说表细腻、神采夺人,具备“甜、黏、锋、辣”的独特白描艺术风格。1959年,当时的扬州市人民政府特别邀请扬州师范学院的教授参与扬州评话研究小组,根据王少堂的口述,整理出版了80万字的扬州评话《武松》,成为总结、发展历代评话艺人艺术成就的洋洋之作。 当时与王派《水浒》并世驰誉书坛的还有马派《水浒》等其他书目的评话艺人,如说《八窍珠》的朱德春,说《绿牡丹》的郎照明、郎照星,说《西游记》的戴善章等。当代,扬州评话生生不息,涌现出王筱堂、王丽堂、俞又春、李信堂、惠兆龙、杨明坤等著名扬州评话演员。 现场表演妙趣横生 韦明铧先生的讲解精辟地道,李信堂先生的现场表演也妙趣横生。说到“书头”,李信堂先生就来了一段《呱呱叫》,短小的故事、精彩的表演、风趣的语言,立刻把听众们带进了评话的世界。谈到《水浒》,他立刻来了一段“心理描写”,一个外表风度翩翩、内心阴暗毒辣的“西门庆”立刻浮现在人们眼前。当然,最精彩的还是《武松打虎》,观众们似乎来到了景阳冈上,跟随着威武的武松抡起棍棒,和猛虎厮打在一起。那声情并茂的表演、活灵活现的肢体语言,让听众们拍案叫绝,喝彩不断。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