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扬剧网消息】(记者梁平 通讯员伍元胜)正在南京召开的中国曲协年会,提出的议题之一是用“大曲艺”概念保护、挖掘和弘扬地方曲种。作为江苏地方戏曲的扬剧,已经走在了艺术探索的前列。记者从昨天召开的现代纪实扬剧《大泉魂》创作研讨会上得知,由浦口区扬剧团创作演出的这一台反映“农民好支书”李元龙的作品,一年内不仅公演了150场,而且是20多年来首次将扬剧送进了苏南剧场,观众多达10多万人。业内人士及专家学者认为:《大泉魂》创造了扬剧史上的一个奇迹。目前,《大泉魂》岁末年初的演出订单已向200场冲刺。 《大泉魂》去年12月搬上舞台后,“李元龙”走到了苏、锡、常、扬、泰以及安徽巢湖等地区,感动着一拨又一拨观众。省扬剧团团长缪勇说:“浦口扬剧团没有家喻户晓的大腕,却能把《大泉魂》演火,首先靠的是编剧深入挖掘出了李元龙这个人物生前真实、细腻的故事和情感;其次是艺术手法上充分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扬剧特色;再就是巧妙地运用了当地民歌素材,展示了浓郁的地方风情。一出主旋律作品有了这些艺术上的突破,就有了张力。”编剧胡小元、杨翔平认为,《大泉魂》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市场奇迹,就在于演员演得动情,观众才看得动容。与会的文艺评论家、学者赵家捷、陆建华、董健等人认为,《大泉魂》的创作演出成功,可以总结为运用新的理念抓住了艺术创作的根脉,再加上剧组主创人员的“竞聘式”产生以及票房的市场化运作,终于合力打造出了一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好戏。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