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角 老艺人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群英荟萃 > 名家名角 > 名家名角 >

刘葆元

时间:2020-05-21 10:22来源: 扬州扬剧网 作者:yangju 点击:
原始图片 上一张 下一张 自动 / 暂停播放 【提供、修改个人简历】

江都大桥人,国家一级编剧。1956年读完初小,即考入邗江县扬剧团学艺。1958年进扬州扬剧院(培训班)培训,工小生、须生。1961年进入扬州专区扬剧团(现扬州市扬剧团)任演员、主要演员。他的嗓音圆润、唱腔悦耳、表演细腻,擅风雅小生。他在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在《宝莲灯》、《夺印》(小陈庄)、《梁山伯与祝英台》、《八一风暴》、《金环银环》、《红灯记》、《红色娘子军》、《杨三姐告状》、《恩仇记》、《血冤》、《王瞎子算命》、《千里送京娘》等多部戏中担任第一男主角,塑造了众多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他尤其擅于塑造现代人物,并对扬剧声腔艺术深有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与妻子汪琴涉足戏曲剧本创作,开辟出一条“自编自演”的新路。处女作扬剧《血冤》受到城乡观众的一致好评,1984年赴上海演出,一炮打响,全国13个剧种30多个剧团争相移植演出。当年参加江苏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戏剧调演,获省第三届戏剧“百花奖”、优秀剧本奖,刘葆元汪琴同获省调演优秀表演奖。后《血冤》改写成昆曲于1990年由省昆剧院晋京演出,获文化部首届“文华新剧目奖”。随后推出《千金乞丐》(《盛世女丐》)、《红颜泪》、《征衣泪》、《挑帘》等新作。退休后又以“扬州人,写扬州人,演扬州人”为定位,推出了《帕米尔赤子》《好民警陈先岩》《好人高仁林》《地平线下的彩霞》《背父》等讴歌全国英雄模范扬州人的现代剧作。留有《血冤》《恩仇记》《千里送京娘》《活捉张三郎》《红颜泪》等音像资料。
---------------------------------------------------------------------------------------------------------------------------------------

刘葆元,国家一级编剧,男,1939年出生于江都大桥余坂村。1956年只读完初小,即考入邗江县扬剧团学艺,1958年进扬剧院(培训班)培训,1961年进入扬州专区扬剧团(现扬州市扬剧团)为演员、主要演员,2000年退休。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葆元已深感文化的重要,从20岁开始看书、学习,书读的很杂,坚持学以致用,努力提高文化水平。作为演员,他50多年的舞台生活中,在扬剧《宝莲灯》、《夺印》(小陈庄)、《梁山伯与祝英台》、《八一风暴》、《金环银环》、《红灯记》、《红色娘子军》、《杨三姐告状》、《恩仇记》、《血冤》、《王瞎子算命》、《千里送京娘》等多部戏中担任第一男主角,塑造了众多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他尤其擅于塑造现代人物。并对扬剧声腔艺术深有研究。他的《夺印》中的“水乡三月风光好”,《苦战》中的多个唱段曾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播放,以及《刘葆元唱腔集锦》中的许多唱段,至今仍流行于扬剧戏迷观众之间效仿传唱。

    80年代初期,开始与妻子汪琴(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扬剧代表性传承人)涉足戏曲剧本创作,开辟出一条“自编自演”的新路。处女作扬剧《血冤》在剧作家(时任省剧目工作室主任)王鸿厅长的重视与扶植下搬上舞台,受到城乡观众的一致好评。1984年赴上海演出,一炮打响,全国13个剧种30多个剧团争相移植演出。当年参加江苏省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戏剧调演,获省第三届戏剧“百花奖”、优秀剧本奖,刘葆元、汪琴同获省调演优秀表演奖。后改写成昆曲1990年由省昆剧院晋京演出,获文化部首届“文华新剧目奖”。随后推出《千金乞丐》(盛世女丐)、《红颜泪》、《征衣泪》、《挑帘》等新作。退休后又以“扬州人,写扬州人,演扬州人”为定位,推出了《帕米尔赤子》(吴登云的故事),《好民警陈先岩》、《好人高仁林》、《地平线下的彩霞》、《背父》等讴歌全国英雄模范扬州人的现代剧作。

    作品发表情况:

    1984年《血冤》剧本发表于“江苏戏剧”第4期;

    1991年《红颜泪》剧本发表于“上海艺术家”第4期;

    1995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刘葆元、汪琴》剧作选;

    1999年昆曲《血冤》收入中国政协50年《昆曲大全》,同年收入《江苏文学50年》、《兰苑集萃》。

刘葆元,这位年逾古稀,舞台上滚打出的剧作家,现今仍在继续笔耕,常登舞台,为戏剧事业贡献自己的余热。

 

 

欢迎演员、戏迷提供本人剧照,请发到邮箱站长邮箱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64)
90.1%
踩一下
(7)
9.9%
------分隔线----------------------------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