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动态 演出安排 站内新闻文化新闻 戏剧新闻 其他新闻 信息公开 党建工作 戏迷动态 视频新闻 媒体合作 专题文章表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扬剧动态 > 文化新闻 >

名角领衔,为戏剧改革破题

时间:2012-11-03 21:36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傅谨 点击:




    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体制改革的关键都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文化艺术领域更有其特殊性,由于知名的表演艺术家是这一领域最具市场竞争力与观众号召力的核心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知名表演艺术家在演出市场中的主导作用,就成为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清末民初到20世纪50年代,既是戏剧界名家辈出的时代,也是演出市场最为活跃的时代。不仅上海,各地大小城市的演出市场均相继形成了以名角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不仅京剧,各剧种都纷纷出现了以知名的表演艺术家领衔的戏班剧团。名角领衔的模式是因应演出市场需要而出现的,同时又为这一时期戏剧市场的繁荣提供了最重要的保障。戏剧演出市场的活跃与繁荣既有赖于一大批著名演员的支撑,同时也以特殊的方式,培养与造就了一大批具有特殊市场号召力的名角。历史上这些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繁荣的演出市场与众多具有相当知名度的戏剧名角是相辅相成的共生体,互为因果。


    因此,探讨与研究中外戏剧史上名角领衔的戏剧经营模式之得失,寻找与总结其中具有积极意义的经验,对加速戏剧院团改革与戏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名角领衔的当代范本


    上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中国戏剧市场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但是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剧团的经营状态也是参差不齐的,至少有超过1/3的国营剧团,通过为民众提供健康的精神产品的演出,年均超过300场次,充分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更不用说分布在中国城乡各地数以万计的民营剧团。
 

    许多不同所有制的剧团在演出市场中获得了成功,经验是多方面的,其中著名演员特殊的引领作用,特别值得总结与强调。
 

    浙江小百花是80年代从全省各地县剧团抽调优秀青年演员组成的,建团后迅速形成了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名角群体,因而在强手林立的越剧界脱颖而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更因领衔主演茅威涛声名鹊起,小百花方能在越剧的演出市场中产生持续影响。尽管城市演出市场持续低迷,在相同与相近的环境下,浙江小百花却能够一直保持较好的社会声誉,同时不断推出有影响力的新剧目,究其原因,茅威涛的个人魅力起着特殊的作用。这种作用包括在三方面,首先是茅威涛以自己的高超的艺术水平与对艺术的严格要求,始终在浙江小百花这个团队中起着最关键的和主导的作用,保证了剧团的表演艺术水平;其次,茅威涛不断提升的社会影响,对整个越剧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使越剧成为当下最受青年喜爱的剧种之一;第三,茅威涛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市场经营中,体现了相当高的价值,有茅威涛担任主演,即使同样的剧目,在同样的时间和剧场,票房好坏非常明显。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各地的演出非常受欢迎,然而各地的剧场接戏时,一般都会把茅威涛主演作为前提,因为满足这一要求时,演出的经营就相对容易。由于有茅威涛领衔,浙江小百花的市场推广、新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均取得不菲成就,令戏曲界同行瞩目。
 

    越剧界另一个名角领衔的典型例子,是萧雅领衔的民营企业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萧雅原是上海越剧院著名演员,早年出国,回国后创办了自己的民营越剧团,市场运营一直相当不错。2011年开始,她与浙江舟山越剧团的合作,更是名角领衔的成功案例。浙江舟山越剧团因为缺少领军人才,近年陷入低谷,他们大胆尝试体制创新,自甘作为班底,聘请萧雅担任剧团主演,双方的合作产生双赢的结果,通过一系列传统剧目和新剧目的打造,成功地开拓了市场,获得可观的收益。萧雅和舟山越剧团的合作,充分体现了著名表演艺术家的市场号召力,同时也说明,通过体制创新,戏曲表演艺术家的作用可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同时好的体制也更能激发剧团普通演职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是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胡嫦娥2004年自筹资金创办的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经过8年努力,已发展为集梅花晋剧院、杏花晋剧院、戏曲人才培训基地为一体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雄厚的艺术实力。艺术团的《莲花庵》、《杨门女将》、《宫变》、《大脚皇后》、《龙兴晋阳》等剧目都为胡嫦娥量身打造,凭借胡嫦娥的艺术表演功力,艺术团在观众心目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为占领演出市场,公司又聘请更具影响力的名角、“二度梅”得主史佳花任艺术总监,为史佳花配备班底,进一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市场开拓中取得良好成绩。几年来,嫦娥公司足迹遍布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内蒙古、北京、上海等省、市、自治区,走过近千村落,每年保证演出9至10个月,年演出量多达1000余场,2010年竟达到1500场。


    天津刘荣升京剧团作为天津市第一家民营京剧团成立于2000年。刘荣升幼时便开始学习、继承余派艺术,掌握了多出完整且当今鲜有人演的余派剧目,因此剧团创办多年来,他们的演出一直深受天津观众欢迎,保持着相当不错的经营业绩,票价从最初的5元、10元到现在80元、100元,情况十分稳定。坦率地说,刘荣升京剧团无论从整体实力,还是服装道具等外在条件上,都无法和其他国营京剧院团比拟,但就是因为有一个表演实力不凡的刘荣升,整个剧团就能在天津京剧演出市场扎下根来。


    陕西知名秦腔演员商芳会是另一个有代表性的典型。商芳会原来只是个民间的秦腔爱好者,因为在陕西电视台举办的“秦之声”戏曲大赛中获得亚军,从此开始职业演出生涯,意外地在西安及周边的秦腔演出市场中崛起。商芳会以其接近传统秦腔风味的独具魅力的演唱风格为各地的观众演唱,邀约应接不暇。如今她每场演出的价码已经高达4000元,如果排除某些政府庆典或者大型综艺演出中偶然的高报酬,从普通的经常性的商业演出角度看,商芳会是秦腔演出市场中价码最高的具指标性意义的演员。商芳会现象给我们提供了戏曲演出中名角领衔的一种特殊方式,商芳会成为陕西城乡各地演出经纪人争夺的王牌,他们都深知能请到商芳会出演,可以大大提高演出经营接洽成功的概率。商芳会参加各类拼盘式的晚会演出,她的秦腔清唱是观众最期待的压轴戏。而每场演出,为商芳会的演出担任垫场配演的,几乎都是省、市各国营剧团的演员,他们平时演出机会少,缺乏市场号召力,因此,尽管同场演出却收入悬殊,仍然心甘情愿地担任商芳会的配角,至少这些演出能让他们积累舞台经验,提高市场知名度。在这个意义上,商芳会的演出为许多国营剧团不时赋闲的演员创造了演出实践机会,同时也激活了秦腔的演出市场。


    这些在演出市场上实际存在的成功的经营模式充分说明,拥有一定市场号召力的知名演员,在演出市场的开拓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只要有适当的运营手段,充分调动名角的积极性,戏曲市场的复苏是可以期待的。


    营造完善的政策环境


    从茅威涛到商芳会,在各地的戏曲演出市场中,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剧种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名角领衔的成功典范。真正意义上的名角领衔应该以所有制为配套和支撑,然而,这也是最难以逾越的障碍。名角领衔的所有制转变之路并不平坦,尤其是复杂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使名角领衔的剧团经常面临障碍和挑战,因此社会需要为之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需要通过政策支持和具体的法律法规,促进和保证其健康发展。
 

    茅威涛在担任小百花越剧团团长的同时,创办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除了在剧团内担纲重点剧目的主演,还曾经以工作室的名义与浙江越剧院合作创作演出了新剧目越剧《孔乙己》。然而,《孔乙己》却无法长期演出,工作室因此只能处于实际上的停滞状态。中国京剧院有过以张火丁命名的张火丁工作室。数年里,张火丁领衔主演的演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市场奇迹。然而在张火丁调到中国戏曲学院之后,却未能重新延续工作室的体制,事实上张火丁之所以离开中国京剧院,部分原因正是由于她的工作室的运营遭遇障碍,使她对自己领衔创作和演出的工作室模式是否长期存在,产生强烈疑问。


    王珮瑜、茅威涛、张火丁都是当下最有市场号召力的表演艺术家。王珮瑜从上海京剧院离而复归,茅威涛工作室名存实亡,张火丁工作室最终解散,这些意味深长的例子都说明,尽管在戏曲发展历史进程中以及在当代戏曲创作演出中,有无数例子说明名角领衔的艺术体制的作用与优势,但是目前的戏剧艺术环境,仍然有许多因素对它形成强大制约。实际上,如同改革开放之初那些下海经商的公职人员,往往都是在单位发展遭遇障碍甚至经受各种挫折才在无奈下离职一样,在演出市场上获得成功的上述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除了商芳会没有国营剧团的经历外,胡嫦娥、萧雅、王红丽和刘荣升都是从国营剧团出走的,尽管出走的原因各不相同,且时间也有先后,然而他们的离开都有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复杂原因。上世纪50年代的“戏改”时期,有多位戏曲大师不愿意进入国营剧团;80年代初赵燕侠、张学津等名家率先承包演出队,都是由于他们对自己在演出市场上的影响力有足够的自信。然而今天早就形势变化,主动愿意离开国营剧团的演员越来越少。根本原因在于,尽管名角领衔的戏曲剧团经营模式拥有明显的优势和作用,然而当下的政策环境,并不能号召和吸引优秀的表演艺术家选择这条艺术创作与演出的道路。即使那些离开国营院团后在演出市场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的名角,多数对现实境遇并不满意,他们均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对他们离开国营剧团后面临不平等的市场地位,表达非常强烈的感受。


    名角领衔的戏曲剧团经营模式值得倡导和推广。从长远角度看,应该建议和鼓励名角超越现行体制,帮助他们挣脱束缚,创办自己领衔并且独立经营的演出团队,通过更符合艺术规律与市场规律的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充分调动与发挥知名演员的艺术创造性和积极性,促进演艺行业出现更多元化的格局。


    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做许多努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戏曲演出团体迅猛发展,但国营剧团仍是市场中短期内无法替代的主体,从保证演出质量和新剧目创作的角度看,国营剧团更是戏曲领域的主力,代表各剧种最高表演艺术水平的演员,主要集中在国营剧团。而且,国营剧团集中了大批经过系统与严格训练的演职人员,最有可能为名角表演起到红花绿叶相映衬的作用。数以千计的国营院团得到国家多年支持,积累了巨量固定资产,除剧场外,还包括大批昂贵的服装、乐器和道具以及无形资产。国家的文化投入,只有用于支持优秀的表演艺术人才时才有可能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同样,国营剧团长期积累的大量有形和无形资产掌握在知名表演艺术家手中,成为他们从事艺术创造的物质基础,才符合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学规律,不啻于如虎添翼。


    名角领衔是开拓戏曲演出市场的捷径,而从现实情况看,名角领衔的最佳模式,就是通过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优秀表演艺术家在演出经营中的核心作用,带领国营剧团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结论


    知名表演艺术家既是演出市场中的旗帜,也是文艺院团的灵魂。文艺表演院团的体制改革并不是单纯地只将剧团的性质由事业转为企业,更重要也更关键的是在改革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国营剧团在历史中形成与积淀的丰厚资源的价值,同时鼓励与协助具有深厚的艺术造诣、较高知名度与市场号召力的名角,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组建由他们领衔的表演团队。能否在院团内部及演出市场的经营中充分发挥名角的作用,为名角领衔的剧团找到适宜的组织与分配方式,关乎院团体制改革的成效,也关乎中国艺术表演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摘自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9)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