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大门 分文不取 目前全国艺术类奖项评选大多收取报名费,令来自一些穷乡僻壤、经济拮据的剧院和演员望而生畏——而他们往往保持着最纯朴的地方剧种本质。“白玉兰奖”的不收费原则,为贫困地区戏曲院团和演员的申报“托了底”。 “白玉兰”保持“冰清玉洁”。不仅比赛不收费,评委也不收礼,只收院团提供的评委观摩票。在黄佐临、袁雪芬两任前主任的大力倡导、身体力行和严格要求之下,“送礼不要”“请客不到”已成为评奖过程中的传统。 地方戏曲 获得倾斜 这些举措,使得“白玉兰”无形中对地方戏曲演员产生了倾斜。据统计,已评选出的19届“白玉兰奖”共推出获奖演员391人次(不含育人奖和集体奖),在获奖的戏曲演员中,京昆演员92人次,占38.3%;地方戏曲演员148人次,占61.7%。地方戏曲获奖人次总数与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等非戏曲类获奖演员的人次总数基本持平。 地方戏曲演员的才华在“白玉兰”的舞台上得到了充分展示,进而打出了剧种声誉,改善了剧团、剧种在当地的生存状态。云南玉溪市滇剧团团长李钟发体会颇深:“我们的滇剧《西施梦》获得了第18届白玉兰集体荣誉奖,为地方弱小剧种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动力。” 本报记者 朱光 相关链接 地方剧种迅速式微现状 据《夕阳回望——稀有剧种的命运与前景》一书作者傅谨透露,上世纪50年代全国有368个剧种,80年代初减少为317个,2005年仅剩267个。据专家调研后判断,这200多个剧种“仅有60至80个还能保持经常性演出,拥有较稳定的观众群”“这就意味着,只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剧种活得还算正常”。 传统戏曲迅速式微的原因复杂多样。商品经济潮流下,院团缩编、戏院拆除。看电视等新型娱乐形态产生,让全国观众习惯了“不出门、不买票”看戏。此外,传统文化的流失,使得目前的社会中坚和青少年缺乏对戏曲的熟悉度。加之,在农耕文化中产生的戏曲本身也很难适应工业文化的节奏。 (责任编辑:水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