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动态 演出安排 站内新闻 文化新闻戏剧新闻 其他新闻 信息公开 党建工作 戏迷动态 视频新闻 媒体合作 专题文章表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扬剧动态 > 戏剧新闻 >

今天需要什么样的现代戏 戏曲现代戏创作三问

时间:2011-08-09 10:13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白炜 点击:




历时一个多月的2011年全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已经圆满落幕。32台来自不同地域和艺术门类的优秀现代戏聚首北京,为建党9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其中26台题材、风格各异的戏曲剧目,从不同侧面展现出近年来我国戏曲现代戏在题材开拓、人物塑造以及艺术表达上的新突破,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戏曲在“现代化”过程中仍面临的诸多难点的深入思考。近日,记者多方走访戏曲界的知名专家和一线的文艺工作者,希望厘清现代戏创排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问:选材


    戏曲现代戏写什么?怎样写?


    展演期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新近创排的秦腔《西京故事》备受瞩目。在座谈会和采访中,多位专家对其褒奖有加,甚至指出,这就是戏曲现代戏的发展方向。
 

    为何《西京故事》能从自家剧场一路火到西安各大高校,引得农民工匿名张贴感谢信、大学生粉丝微博力荐观看?为何这样一出农民工题材的地方戏首轮即能演出百场,并让首都观众在“哭声、笑声、掌声”之后,又陷入“鸦雀无声”?


    “这样的戏太少了”

    “这是一部接地气、天气、人气,反映民生、民情,展示当下中华民族精神生态的一部好戏。它已经脱离了过去长期制约文艺创作工作者的简单的一分为二、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而进入了一种指其两端、把握中间、全面辩证的创作思维之中。这也是我们在进入21世纪后,在和平发展时代语境下一种新的创作思维。”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的一席话或许能够解答上述疑问。


    “这样的戏太好了!这样的戏太少了!”一位领导在看过该剧后如是说。


    的确,长久以来,近代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占据了戏曲现代戏作品的半壁江山,命题作文和高唱主旋律、以英模人物为主角的现代戏也有不少,但真正描写现实生活,触及到社会弊病和百姓精神生态的作品却少之又少。“与文学和影视作品相比,戏曲中近代题材的创作已经对得起历史,但真正具有时代感的现实题材创作,还无法与上述艺术门类比肩。”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傅谨认为。


    对此,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姚欣表示:“这种现象可以理解。现实题材难把握、难创作,写命题作文、英模人物更容易得到有关方面的支持。”


    选题领域还需开掘


    “一个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如果历史传统题材只关心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现实题材只关心劳模精英、成功人士,就会严重脱离人民大众。戏曲这种草根艺术,从骨子里就应流淌为弱势生命呐喊的血液。如果戏曲在发展过程中忘记了为弱势群体发言,那就是丢弃了它的创造本质和生命本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西京故事》编剧陈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在采访中,不止一位专家呼吁,现代戏应多关注基层、关注小人物的生活。作为草根艺术的戏曲,更应为弱势群体摇旗呐喊。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则提醒,现代戏目前呈现出农村题材多,工业题材、城市题材少的状况,应适当注意平衡,尽可能地去开掘新的题材。更有戏曲理论家直言,目前的一些现代戏尽管写的是当下生活,语言也很时尚,但思想和情感并未切入社会要害和人的心灵深层。这种表面化的“现实题材作品”,描写的是“假精神生态”“伪现实”,长此以往,将让观众对现代戏丧失兴趣,也会对现代戏的探索产生破坏性的作用。
 

    搬开创作路上的绊脚石


    现代戏创作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抛开创作本身来谈,某些地方主管部门对文艺创作的种种要求和限制,确已成为现代戏题材开掘和艺术创作上的绊脚石。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文艺评论家康式昭表示,现代戏想说什么,怎样说,其实和主管部门提倡与否有一定的关系。
 

    “曾经有一个地方院团让我推荐剧本,两个本子,一个是写农村征地问题,一个是革命历史题材,我推荐了前者,本子不错,题材也新颖独特,可是后来他们还是选择了革命历史题材的,而那个农村征地的本子到现在也没看到哪个剧团采用。”谈起这一问题,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刘祯不无感慨。假如地方有关部门对现代戏的创作少一些限制,多一些鼓励,假如上级领导们不再只是青睐那些歌舞升平的剧目,能给予揭露社会矛盾的题材一方天地,或许戏曲在时代声音、人民诉求的表达上,将不会再缺席。


    “尽管现实题材的创作是舞台艺术创作的难点,但难点一旦突破,就会成为激动人心的亮点。为此,我们要加强对现实题材艺术作品生产的引导,始终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倡导艺术院团建立‘联系基层基地’,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真诚倾听人民的呼声,真实反映人民的愿望,在人民的伟大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力求以情感人,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结合,努力创作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艺术作品。”这是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7月15日在全国现代戏创作座谈会上,对广大戏曲工作者提出的殷切希望。(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