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个多月的2011年全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已经圆满落幕。32台来自不同地域和艺术门类的优秀现代戏聚首北京,为建党9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其中26台题材、风格各异的戏曲剧目,从不同侧面展现出近年来我国戏曲现代戏在题材开拓、人物塑造以及艺术表达上的新突破,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戏曲在“现代化”过程中仍面临的诸多难点的深入思考。近日,记者多方走访戏曲界的知名专家和一线的文艺工作者,希望厘清现代戏创排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为何《西京故事》能从自家剧场一路火到西安各大高校,引得农民工匿名张贴感谢信、大学生粉丝微博力荐观看?为何这样一出农民工题材的地方戏首轮即能演出百场,并让首都观众在“哭声、笑声、掌声”之后,又陷入“鸦雀无声”?
“这是一部接地气、天气、人气,反映民生、民情,展示当下中华民族精神生态的一部好戏。它已经脱离了过去长期制约文艺创作工作者的简单的一分为二、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而进入了一种指其两端、把握中间、全面辩证的创作思维之中。这也是我们在进入21世纪后,在和平发展时代语境下一种新的创作思维。”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的一席话或许能够解答上述疑问。
在采访中,不止一位专家呼吁,现代戏应多关注基层、关注小人物的生活。作为草根艺术的戏曲,更应为弱势群体摇旗呐喊。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则提醒,现代戏目前呈现出农村题材多,工业题材、城市题材少的状况,应适当注意平衡,尽可能地去开掘新的题材。更有戏曲理论家直言,目前的一些现代戏尽管写的是当下生活,语言也很时尚,但思想和情感并未切入社会要害和人的心灵深层。这种表面化的“现实题材作品”,描写的是“假精神生态”“伪现实”,长此以往,将让观众对现代戏丧失兴趣,也会对现代戏的探索产生破坏性的作用。 搬开创作路上的绊脚石
“曾经有一个地方院团让我推荐剧本,两个本子,一个是写农村征地问题,一个是革命历史题材,我推荐了前者,本子不错,题材也新颖独特,可是后来他们还是选择了革命历史题材的,而那个农村征地的本子到现在也没看到哪个剧团采用。”谈起这一问题,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刘祯不无感慨。假如地方有关部门对现代戏的创作少一些限制,多一些鼓励,假如上级领导们不再只是青睐那些歌舞升平的剧目,能给予揭露社会矛盾的题材一方天地,或许戏曲在时代声音、人民诉求的表达上,将不会再缺席。
(责任编辑:水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