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动态 演出安排 站内新闻 文化新闻戏剧新闻 其他新闻 信息公开 党建工作 戏迷动态 视频新闻 媒体合作 专题文章表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扬剧动态 > 戏剧新闻 >

新编戏曲能否“放下身段”

时间:2011-10-13 12:32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王剑虹 点击:




 前几天,杭州越剧院在逸夫舞台一连上演了四部喜剧作品,票房和现场气氛都相当不错。平心而论,这四部戏都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有的戏甚至在艺术性上也缺少亮点,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很强的娱乐性。杭越这次来沪主打“喜剧牌”,放下身段做“娱乐剧”,赢得观众和市场的认可,应该引起圈内人士的思考。


  大众艺术小众化


  戏曲曾是一种很市民化的大众艺术,这些年却渐渐“小众化”了,不只是因为各种娱乐样式分流了很大一部分人群,戏曲本身开始端起“架子”,舍弃了戏曲原本具有的娱乐性,因而远离了观众和市场,恐怕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著名越剧作曲家陈钧在谈到杭越的这几部戏时认为,杭越的目的非常清楚,那就是取得观众的认可。而相反,现在的有些主创人员热衷于在戏中把玩自己的“艺术性”和各种“手段”,并以此自我陶醉,却忽略了观众的感受。一位圈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一些名团和名角甚至根本不愿意演一些轻喜剧之类“思想不够深刻”的剧目,认为有失自己的身份。对此著名剧作家罗怀臻也有同感,他表示,现在一些演员和剧团,甚至一些原本约束较少的年轻剧种和年轻演员也“架子端起来了,身段放不下了”。罗怀臻认为,戏曲本质上来说是大众艺术、平民艺术、通俗艺术,具有很强的市井性。
 

  评奖不是生命线


  之所以原来的大众娱乐样式会渐渐变成远离娱乐性,年轻的戏迷王小姐认为这些年的评奖机制要担起主要的责任,王小姐认为这些“深刻”的新编戏其实大部分都是刻意加入了深刻、厚重的主题,主要是为了迎合评奖。“这些年市场不大好,剧团也只好靠评奖来得到排戏的钱了。”罗怀臻却认为得奖和市场并不矛盾,并举了上海越剧院十年前创排的“青春越剧”《梅龙镇》为例,这部青春时尚的另类喜剧当时排出来时并不被看好,却一举在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上获得了14个奖项。而事实上,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十大精品中,就有京剧《宰相刘罗锅》这样的“娱乐剧”。同时罗怀臻还直言,即便作品的思想性和深刻性与市场发生了矛盾,那么为追求思想性而放弃市场也是“舍本逐末”。“取得成功的历代表演大师,都强调市场性和商业性。”罗怀臻说,“越剧十姐妹也都是从市场上摔打出来的。”而“得再多奖,没有市场,失去戏迷的拥戴,也成不了真正的角儿。”
 

  “先造沙子后淘金”


  事实上杭越这次来沪演出的几部作品并没有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在演出后的座谈会上,不少专家直言不讳地提了很多意见。但对于杭越的这种走市场尝试却都给予了肯定,陈钧虽然赞成“稳中求变”,但也表示“尝试总比不尝试好”。而沪上著名剧作家吴兆芬虽然认为“不要为娱乐而娱乐”,但对杭越的这些戏大部分还是持肯定态度,并且认为像《唐寅与秋香》这种另类戏可能也是走市场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阶段。而杭越的导演展敏则直言这些戏都是为了走市场,“先把观众吸引进来再说”。虽然对杭越前几天演出的有几部作品戏迷王小姐并不喜欢,但她却赞成这种尝试。“先造沙子后淘金”,王小姐用了这样一个比喻,“要出好的作品就要沙里淘金,连沙子也没有怎么淘金呢?”王小姐认为像杭越这样每年创作大量作品,演员才有机会在舞台上成长并成熟,作品也会在市场里经历一个“沙里淘金”的过程。而罗怀臻也认为,在戏曲回归市场的过程中,即便出现一些在娱乐性方面走得比较远的戏也不必担心,他认为在市场中会有自然淘汰,会“逐渐走向纯粹,走向精致。”(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