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专业剧团新作调研(四)
剧目:《真假二十四小时》 演出单位:扬州市扬剧团 【评委胡小元】上次看剧本时我有个担心,担心这个戏像话剧,但演出打消了我的顾虑,它就是戏曲,是一出比较新颖,普通扬剧迷也能接受的扬剧。演员的表演很值得赞扬,特别是李政成的几段清唱,拿捏得很准,非常难得。 【评委祁淑惠】该剧讲的是某机关办公室“三剑客”的一次打赌:在24小时之内不能说假话。通过一次玩笑打赌提示与呼唤人与人之间需要真情、友情、诚实与善良,主题立意深刻。该剧的结构紧凑,舞台呈现时尚,贴近现实生活。几个演员的表演都很不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葛瑞莲对“吴妹”的塑造,非常抢眼,是本剧的亮色,把一个妻子对丈夫的复杂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活灵活现。编剧和导演需要进一步修改打磨,使之成为现代扬剧的上乘之作。 【评委陈允谦】该剧从戏名看就很吸引人,本以为是出公案戏。作者视角很新颖,很有时代气息,舞台呈现很有生活气息,表演、音乐都很吸引人。作者提出的问题是很沉重的,也是叩问人们灵魂的一个问题,从这点来说,这个戏是很有潜力的戏。 【评委王汉华】这出戏很好看,整出戏像一座很精致的建筑,很坚固、漂亮,但所有的东西都围绕着“打赌”,基础还嫌不牢。 【评委刘鹏春】该剧像“粽子”一样有滋有味,而且是讲机关生活的,舞美、作曲都不错,剧场效果也不错,有美学意味,内容也深刻。现在的感觉是棱角出来了,却没有锋芒,将“说假话”的风气只归结于机关环境。 【评委杨文昭】这是一出很不错的戏,尤其要表扬我们的演员,如葛瑞莲就显得特别出彩。这出戏可以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要向深刻方向发展,再剖析得深刻一点;一是要向喜剧方向发展,要有“游戏精神”,做得再轻松一些,揭示“只要是真心,无论真话假话都是美丽的”这一内涵。 剧目:《皮五辣子吃官司》 演出单位:仪征市扬剧团 【评委祁淑惠】该剧将皮五身上闪光的东西都放大了,把玩世不恭的地方都缩小了,写出了一个全新的皮五。这出戏最好看的是抬轿子一段,导演花了心思,表演也不错,非常精彩。 【评委王汉华】这出戏很新鲜,过去我们印象中的皮五就是一个无赖,从一个侧面来说,他是我们扬州的一个形象大使,这个戏给他平了点反,展示了他的另外一面,大胆而新颖,但又没有与原来的形象完全割裂。 【评委戈弘】该剧音乐用小调,是符合戏剧需要的,但还显得苍白粗糙,有的地方不太准确。建议在这次调演结束后,可以召集有关扬剧音乐的专家座谈一次,讨论一下扬剧音乐下一步怎么走。 剧目:《江上青》 演出单位:江都市扬剧团 【评委祁淑惠】《江上青》的主角是真人而且是烈士,将其生前很短一段时间内的事迹塑造到舞台上,还是很流畅的。特别是在其身上的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与我们在青少年中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是契合的。演员表演有声有色,音乐听了很舒服,舞美也很有特色。不足的地方是只将江上青作为英雄来写,没有展示其普通人的一面,比如两次与妻子、母亲见面都是匆匆告别,而没有与他们的情感交流,似乎不食人间烟火。 【评委刘鹏春】这一题材很难写,但值得我们去写,这是激情的红色史诗,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元素。不足的地方是现在故事有了,但还缺少细节,特别是有感情的细节,江上青作为革命者的共性有了,但个性还不足。 【评委戈弘】《江上青》已具备了扬州现代戏的两个要素,一是地方特色,二是时代性。现在伴奏用的是迷笛,方便了演出,降低了演出成本。音乐做得稍微粗糙了点,但总体效果不错,保持了传统扬剧的特色,又增加了新的因素。 【评委杨文昭】这出戏总体感觉不错,在创作剧目中显得比较突出,音乐、舞美都有值得表扬的地方。 【评委陈允谦】这出戏比我想象的要好,因为具体的真人真事很难写。现在江都市扬剧团将这出戏做得很流畅,很舒服,也很完整。 ■通讯员 朱运桃 记者 王鑫(文/图)------------------相关新闻------------------------
“后羿与嫦娥”本是一个口头流传的神话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而叶兆言“重述神话”新作《后羿》,颠覆了传统的“后羿与嫦娥”的固有模式,神话更加“神”了,后羿摇身一变成了“独裁者”,全都因为一个“后”字,嫦娥偷吃仙丹不是为了成仙,而是因为情变被抛弃后的冲动之举……经过作家的“神来之笔”,人物刻画更加真实,贴近生活,《后羿》可谓现代版的“后羿与嫦娥”。而叶兆言与时俱进的新解,也带给读者新的乐趣。 扬剧是我们扬州的地方戏,曾一度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如今,扬剧人已经觉醒:扬剧要发展,必须注入新鲜血液。在题材上,他们在继承传统优秀剧目的基础上,不断以时代的人物、故事以及社会现象进行创作;在音乐上,继承传统扬剧音乐曲牌,吸收现代音乐表现形式;在表演形式上,不仅强调演员自身的表演,更加注重舞台艺术,与舞美、声光等现代流行元素接轨,为己所用,目前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真假24小时》、《皮五辣子吃官司》等一部部新戏,让大家看到,扬剧的春天到来了!■慕相中 ![]()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