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人物传 表演 扬剧唱词 老资料馆 扬剧论文 报刊专著 舞台艺术 导演传承谱系 行话习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扬剧戏考 > 传承谱系 >

缅怀高秀英老师 传承高派演唱艺术

时间:2013-03-08 06:32来源:剧影月报 作者:袁晓君 点击:




缅怀高秀英老师 传承高派演唱艺术

原载《剧影月报》200702

 

袁晓君

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高秀英老师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她老人家留下的精湛艺术将永远地留在观众的心目中;她创造高派演唱艺术也将由我们来传承。作为她的学生,不仅要学习高老师的艺德,更要研究高派艺术,在继承的基础上,努力地将高派艺术发扬光大。

喜欢扬剧的人都知道,高秀英的[堆字大陆板]是“高派”艺术的代表唱腔。大半个世纪以来,她以丰富的舞台实践和厚实的表演经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高派”声腔艺术。“高派”的唱腔,在朴实中深含着闪光的结晶,在委婉动听的唱腔中,又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上个世纪90年代,她虽已年过八旬,但一曲[堆字大陆板]唱段。仍博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真可谓魅力永存。前不久,我专门走访了我团著名老艺术家蒋剑峰先生。他向我介绍了许多高老师当年演出的剧目,以及高老师如何专心研究唱腔的动人情景。听了之后不仅令我感动,更让我引起思考。下面就我所知道的高派唱腔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两条重要轨迹。谈几点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我以为形成流派唱腔的重要基础是剧目。也就是说。好戏是流派唱腔形成的重要因素。我想,不仅扬剧是这样,其它剧种恐怕也是如此。就说高秀英老师的[堆字大陆板]吧,起初见之于扬剧传统剧目《陆娘娘骂殿》、《拷寇》、《临江驿》等戏。高老师从剧中特定的情景和人物的感情等诸方面因素出发,把当时刚从“的笃班”引进的[大陆板][大开口联弹]这两种曲牌唱腔加以揉合,同时利用和发挥自己的嗓音优势和行腔特色。经过反复琢磨,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逐渐形成,成为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一段唱腔。这段[堆字大陆板]把剧中陆娘娘骂中有劝,劝中有骂的特定情绪,表现得恰到好处。在以后演出的一批剧目中。高老师又逐渐丰富和发展其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唱腔。一直到上个世纪的一九五四年《鸿雁传书》一剧的诞生,高老师调用了几乎全部的“高派”唱腔,最后以[堆字大陆板]的一气呵成,把剧中人物王宝钏的那种长年苦困寒窑。期盼早日与丈夫团聚的特定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大地拓宽了“大陆堆字”的表现力,同时也把“高派”的唱腔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鸿雁传书》也成为高派艺术的代表剧目之一。假如没有这样一批优秀的剧目和剧中人物特定的情景,特定的情绪等相贴近的唱段,就不可能流传下来这些经久不衰的唱段,当然也就谈不上流派的形成。流派因剧目而流传,剧目又因流派唱腔而辉煌。二者互为依托,相辅相威。

第二,流派唱腔的形成离不开琴师对演员的支持。一段唱腔从设计到形成,往往要经过演员与琴师多次切磋、反复琢磨。密切合作。扬剧是如此,其他剧种恐怕也不例外。演员与琴师之间既是一种红花与绿叶的关系。也是鱼和水的关系。好的流派演员都有好的琴师.以至于后来著名的演员都有自己固定的琴师。我以为这也是形成唱腔的重要基础。就我所知,高秀英老师与曾为她伴奏的琴师江腾蛟、鲍有为等人,不仅仅在艺术上相互探索。还常为了一段唱腔经常彻夜不眠。逐字逐句地反复推敲。在生活上也是相互间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听说有一次高秀英老师生孩子,当时生活相当困难,高老师把自己用来补养身子的鸡汤省给琴师们吃。使琴师江腾蛟很受感动,泪流满面迟迟不肯下咽。高秀英老师对琴师说,没有你们,就没有我高秀英的艺术。一句话,道出了演员与琴师这种鱼水般的特殊感情和工作关系。

如上所述,好的剧目为创造流派奠定了基础,同时,优秀表演艺术家和优美动听的唱腔也为剧目增添了光辉。可见,流派的形成并不具有随意性,而是根据演员的自身条件,根据剧目所提供的特定风格,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这就使得流派唱腔在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定性同时,也必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不论青红皂白地随意搬用,套用,那就会造成一种在一出戏中,不分男女,不分生旦净丑,同唱一个流派唱腔的情形;这样也就会显得声腔单调、贫乏,缺少了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同时也难以创造出新的声腔和流派。

再一点我想谈谈关于流派唱腔的发展和创新问题。曾有一种观点认为。建国以后。几乎没有形成新的流派唱腔。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我以为。流派唱腔无非是一种同一曲牌,而演员在演唱时各自运用声腔、韵昧、风格的不同罢了。建国以来,各剧种都涌现出许多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著名演员和精美唱段。如京剧界的童祥苓、杨秋玲、李炳淑、李维康、关怀等,他们不仅继承了各个流派唱腔的韵味特色。同时也根据自己的条件在不断地创造出备种不同的声腔艺术,得到了专家们和广大戏曲爱好者的认可和赞扬。特别是那几出现代京剧的唱腔,至今还在为广大观众所传唱。扬剧同样如此,建国以后培养起来的优秀演员。如李开敏苏春芳李明英、吴慧明、朱余兰、姚恭林等都是在努力继承前辈艺术家如金运贵、高秀英、华素琴等唱腔艺术的基础上,又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风格,长期以来,一直深受扬剧爱好者们的认同和赞许,实际上早已形成了各自的流派,也许有一天会有人对此进行认真地探索和总结。

 


(责任编辑:颜岭)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
  • 艺无止境——从梅花奖演员徐秀芳拜师谈起

    艺无止境 从梅花奖演员徐秀芳拜师谈起 原载《剧影月报》 2002 年 06 期 石增祥 徐秀芳...

  • 缅怀高秀英老师 传承高派演唱艺术

    缅怀高秀英老师 传承高派演唱艺术 原载《剧影月报》 2007 年 02 期 袁晓君 扬剧著名表...

  •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追忆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高秀英老师 原载《剧影月报》 2010 年 03 ...

  •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历届扬剧班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历届扬剧班 对长期从事扬剧事业的同志们致敬,你们的坚持是扬剧的未...

  • 扬剧的家谱

    炎夏一过去,“周周看扬剧”活动又揭开了序幕,工人文化宫影剧院里又传出了【大陆板】...

  • 扬剧科班实录

    作为江苏省主要戏曲剧种之一的扬剧,自清代康熙、雍正年问产生以来,至今已有三百年历...

  • 扬剧科班实录

    作为江苏省主要戏曲剧种之一的扬剧,自清代康熙、雍正年问产生以来,至今已有三百年历...

  • 仪征的崔氏父子和扬剧

    崔氏父子和扬剧 康业龙 观代扬剧的前身称维扬戏。维扬戏又是由“大开口”(香火戏)和“...

  • 扬剧传承谱系

    扬剧传承谱系方式一是以血缘为主的家族传承关系。二是以办科班为主的师徒传承关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