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人物传 表演 扬剧唱词 老资料馆 扬剧论文 报刊专著 舞台艺术 导演 传承谱系 行话习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扬剧戏考 > 音乐 >

扬剧服装、道具及乐器

时间:2006-07-01 22:15来源: 作者: 点击:




 扬剧音乐,委婉动听,感染力强。一些唱腔、唱段、脍炙人口,久唱不衰。2000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陪同法国希拉克总统来扬访问,扬州市扬剧团演员李政成曾为他们演唱了两首板桥道情《老渔翁》、《老书生》,极受宾客称赞。演出结束后,江总书记余兴未尽,接过道情,击节而歌。

    扬剧乐器,配置也有特色,既有一般戏曲常用乐器,二胡、中胡、琵琶、扬琴、笙、箫、笛、唢呐,还有一些特色乐器如碰铃,击碟、木鱼、磬、吊钹、低音锣等,适宜表达乡音乡情。

             具有戏剧服装、道具及乐器。
               服装和道具如刀枪把子,旗子,云牌等基本与京剧同。
            大、小开口合并后,扬剧的乐队实际上是使用小开口的乐队,其组成为:主胡(扬剧称背弓)、正弓(初为四胡,后改用中胡)、琵琶、扬琴、三弦、主胡乐师兼吹曲笛、唢呐,其他乐手均兼打击乐。
     50年代中期,乐队编制逐渐扩大,不少剧团增加了大提琴、小提琴、笙乃至西洋木管等中西乐器,至后期又全部取消西洋乐器。“文化大革命”中,复效仿京剧建立“四大件”(主胡、正弓、琵琶、三弦)加西洋单管编制的混合乐队。进入80年代后,部分剧团在特定剧目中加入了电子琴、电吉它、电贝司和架子鼓等电声乐器,用以调配所需的色彩。
       扬剧的主胡(又称背弓,用蛇皮二胡)一般定2—6或1—5弦,中胡(又称正弓)与之相差五度,定6—3或5—2弦,伴奏中主胡多加花,中胡常减字,因此而形成了简单的和声音响。主胡演奏左手多用上下滑音,右手则常用快弓,左右手配合的加花伴奏,在[梳妆台]一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除了独特的华彩大过门外,在唱腔伴奏中也逐步形成了唱腔旋律大不相同的支声复调,而且往往能以不变应万变,进行至高潮处,效果甚为强烈。[梳妆台]的花过门使二胡的快弓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已故乐师江腾蛟、李庆元首为扬剧音乐伴奏奠定基础,他们认为伴奏之于唱腔应如“水随山转,只可烘云托月,不可喧宾夺主”。扬剧界又涌现出一批各有专长的琴师,如张玉成、颜琦、王少华、鲍有为、刘克远等,他们 或以托腔严稳著称,或以短弓急奏取胜,对扬剧伴奏艺术的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扬剧的[数板]、[联弹]等曲调、伴奏时主胡等弦乐一般只托过门,唱腔由拨乐与洞箫伴奏,其中琵琶加花,三弦减字、洞箫依腔而行。这种组合,简洁清晰,轻巧灵活,别具特色。
五、六十年代以后,有部分扬剧团曾写作过伴奏总谱,使音乐的总体效果得到加强,也在探寻多声部器乐效果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如:加强整体效果的同时,注意突出扬剧主胡的特色,在新创作的伴奏与过门之中,充分发挥其快弓加花的特点。增强伴奏的和声因素的同时,着重运用多声部的复调写作技巧。在特定的剧情和特殊的角色的表现中,加强了特色乐器(包括打击乐)的使用。淡化了打击乐描绘场景的程式,加强了渲染环境和描绘心理的气氛音乐。但这些总谱大多是根据各自剧团的乐队编制而作,尚不具普遍意义。
    扬剧采用京剧打击乐器,锣鼓经除基本照搬京剧外,亦有原“大开口”锣鼓。特色打击乐有碰铃、击碟、木鱼、磬、吊钹、低音锣等,其中击碟乃从清曲乐队继承过来。演奏时左手夹一碟一筷击拍,右手执一筷,加花敲击,清脆跳跃,颇具特色。
扬剧的传统剧目如前所述,因源于花鼓戏和香火戏,多为对子戏即描写神鬼故事的幕表戏。后期创作和整理、改编的剧目中也不泛精品制作,如《百岁挂帅》、《夺印》、《皮九辣子》、《史可法》等都曾在全国产生过较大影响。

(责任编辑:)
顶一下
(5)
71.4%
踩一下
(2)
28.6%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