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乐队是在扬剧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香火戏在很长时间内,只用锣鼓伴奏,清唱干打,不用丝弦。花鼓戏起先由演员自操小锣与手鱼伴奏,与清曲结合之后,才有专门伴奏的小乐队,用二胡、四胡、琵琶、笛子、三弦等七八人组成的乐队。香火戏与花鼓戏合并我维扬戏后,乐队扩大了,除了文场,还增加了武场。其中二胡(背弓)一二人,中胡(正弓)一二人,笛、箫、唢哪一二人,三弦、琵琶各一人,武场锣、鼓等四人,共约九至十五人左右。这种乐器伴奏,不仅吹、拉、弹、打各种乐器形成对比,弓弦乐器本身也可有多种组合。背弓二胡(1-5弦)比南胡略小,发言高亮,衬以正弓中胡(5—弦),相互配合。因正弓音位不同,加花不同,与唱腔常能形成丰满的和声效果。在正背弓下还可再增低胡,可增添雄伟气势。若停下主胡,只留中、低胡,即可转成浓郁的悲怆气氛。有时为渲染炽热情绪,或描写某种特定情景,也可用板胡短拉快奏,衬以背弓二胡,可产生奇峰突起的效果。 扬剧的伴奏技巧,讲究“托腔保调,接转自如”。比如在一些剧目中,表现纨绔子弟的油滑,用“丢腔唱字”法,此时伴奏即采用“托腔保调”,衬托唱腔,保持原曲牌风貌和曲调的完整性。扬剧男女声传统唱法,常用真声演唱,如【梳妆台】、【补缸调】、【探亲调】等曲,背弓女腔用1-5定弦,为适应人声自然音域。男腔接唱时,主胡在很短的过门中,转为4-i定弦,把伴奏移高了4度,男演员以“高伴低(8度)唱法”解决这一矛盾。男女接唱伴奏,随之上下转接,运用非常自如。不仅如此,扬剧曲牌因旋律音域不同,对不同的曲牌,琴师常有一定的习惯拉法,如【梳妆台】、【大陆板】、【数板】、【滚板】等习惯用1-5定弦;【剪靛花】、【哭小郎】、【鲜花调】等习惯用4-i定弦;【汉调】、【玉美针】等习惯用5-定弦。这些不同习惯定弦的曲牌,在相互转接时,乐师们常随时翻弦转调、灵活自如。 扬剧伴奏还有“迎头,保尾,送腔,让字”的四项要求。即曲头起腔过门的繁简快慢,须与唱腔情绪吻合;曲尾演员未唱完腔,伴奏必须予以补足,并要落在原曲牌的伴音上,以保持曲调的曲式和调式的完整。同时,腔中如果有行腔,伴奏须送足;腔中若有重字要义处,伴奏须转过。 在扬剧演唱中,乐师与演员同样重要,演员要完成一个精彩的唱段,必须得到乐师的帮助。扬剧艺术流派的形成,都有乐师付出的心血。 扬剧的伴奏,具有独特的风格,精湛的技艺。扬剧伴奏中主胡多加花,中胡常减字,因此而形成了简单的和声音响。主胡演奏左手多用上下滑音,右手则常用快弓,左右手配合的加花伴奏,在【梳妆台】一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除了独特的华彩大过门外,在唱腔伴奏中也逐步形成了唱腔旋律大不相同的支声复调,而且往往能以不变应万变,进行至高潮处,效果甚为强烈。【梳妆台】的花过门使二胡的快弓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激动人心的扬州大过门,常常赢得满堂彩,这种情况除了京剧,在地方戏中是很少见的。 现当代比较出名的扬剧乐师,有施元铭、江腾蛟、李庆元、徐剑秋、王少华、鲍有为、颜琦、刘克远、卢小杰、王俊、张家本、冯成杰、王冰、张世新等。一些音乐工作者长期从事扬剧音乐的作曲,如张欣木、陈大琦、戈弘、吴岫民、杭文杰等。他们对扬剧的音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以江腾蛟、施元铭等为代表的扬剧乐师,活跃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为现代扬剧伴奏奠定了基础。施元铭擅场对曲调进行遴选和重组,徐剑秋把武林班的【大陆板】改造成为扬剧【大陆板】。他们认为,伴奏之于唱腔应如水随山转,只可烘云托月,不可喧宾夺主。据曹大庆、严伟《扬剧在上海》一文介绍,在维扬大班和维扬文戏进入上海不久,扬剧音乐伴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江腾蛟在扬剧音乐方面的不断革新促进了这种发展。江腾蛟擅长吹拉弹唱,一支铜笛吹得出神入化,在扬剧音乐界堪称一绝。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起,江腾蛟在上海先施公司、永安公司和大世界游乐场等处演出维扬文戏时,就别出心裁,独创了文场闹台的形式。他不用锣鼓,全用二胡、四胡、琵琶、三弦等弦乐器,像众星供月似地配合,烘托他那支粗于一般竹笛的铜笛。笛音深厚凝重,悠悠下扬,连楼下马路上的过往行人也往往为之驻足聆听。在闹台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听众无不为他那动人的曲调、优美的旋律和精湛的技艺所吸引,久聚不散,而且每天到时即来,成为哄动一时的伶界新闻。据说,江腾蛟平时用嘴吹奏,逢上兴致横溢或盛会大典,就改用鼻孔来吹奏。能连续吹奏几个小时而不间断。他吹奏的【八段景】、【十杯酒】、【柳青娘】、【梅花三弄】等喜闻乐见的曲牌,一次次叩开了听众的心扉。江腾蛟不仅擅长乐器,对扬剧各种唱腔也深有研究。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金运贵,著名演员许桂芬、王秀兰、林玉英、黄秀花、石玉红、筱金楼、王美云等,均曾得到江腾蛟的悉心口传,为后来扬剧的创新发展,为流派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颜琦、王少华等为代表的乐师,活跃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颜琦的风格,是为扬剧音乐锦上添花。据王弘《镇江扬剧风格艺术及其他》记载,镇江的扬剧唱腔艺术之所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有其具体因素。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是一个交通方便的水陆要津,南北艺人频繁的艺术活动有力地推动着当地戏曲艺术的发展。镇江方言属于北方语系的江淮语言,故扬剧能在这里得以流传和发展。镇江出现过许多优秀扬剧艺人,如小开口名艺人臧雪梅、孔绍兰、叶兰芬,维扬戏名艺人高秀英、石玉芳、蒋氏兄弟,金派创始人金运贵,自由调代表人物筱荣贵等,可谓人才济济,各怀绝技。对镇江扬剧发展作出贡献的,还有乐师王少华和张欣木。王少华自小习二胡和琵琶,十四岁起自拉自唱清曲卖艺糊口。四十年代起从事扬剧伴奏,专拉主胡,琴声音色清丽饱满,节奏感强.处理滑音柔和自然,华采拉得亢奋激越,运弓及指法技艺均很高超。多年来,他潜心钻研“迎、让、包、送”伴奏四字诀,总结出有效的、合理的、科学的伴奏方法。王少华在舞台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改革发展,使伴奏不仅起到陪衬的作用,而成为激发演员情绪、弥补演唱不足、与演唱相得益彰、能贯穿唱腔始终,乃至久留听众心目的艺术手段。镇江扬剧音乐伴奏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旋律及方法。扬剧有许多优秀的曲调,如“五大宫曲”等,因年长日久,会唱的人极少,已渐渐失传。 1952年,镇江扬剧团偶然发现一位何玉春老人会唱许多传统曲调,便请他到剧团,包下生活费用,并组织了以音乐工作者张欣木为主的工作小组,专门记录、整理、学唱传统曲调。这样,【软平】、【叠落】、【黎调】、【南调】、【波羊】等曲调得以保存下来,并经过改编用于舞台。张欣木对扬剧音乐的整理、改编、创作,扩大了镇江扬剧唱腔的选择范围,既保持扬剧传统风貌,又有新意美感.深受观众喜爱和赞赏,同此使镇江扬剧名传大江南北。 王俊、卢小杰、张家本等是当代扬剧伴奏家。 王俊九岁学习二胡,师从镇江扬剧名琴师王少华。十六岁进入江都文工团,十八岁进入扬州地区扬剧团,五十一岁下海创办扬子江音像公司。几十年来他倾心研究扬剧音乐,培养扬剧琴师,录制扬剧音像,为扬剧音乐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音乐创作和胡琴演奏独树一帜,多年为李开敏、汪琴等作曲伴奏,留下了许多精典作品。王汉华、彭乐村《袅袅琴韵 浓浓乡情——记扬剧著名琴师王俊和他的演奏艺术》说:“当你聆听扬剧唱腔时,当你注目于这一音乐花朵时,你可曾注意到将这花朵映衬得如此娇妍的那片片绿叶?王俊,便是这绿叶中分外碧翠、厚硕的一枝。”王俊的演奏,广泛而集中地汲取了各家名师之长,称得上是传统演奏技法的集大成者。他如饥似渴地吸吮着一切有益的艺术养料:从六圩轮渡上卖艺为生的琴师陈根宝那里,学到了细密、灵巧的打音与富于民间气息的滑音技巧;从江苏省扬剧团名琴师颜琦那里,掌握了快弓的华彩伴奏手法;从华派琴师张玉成处,领略了浑厚饱满、遒劲有力的运弓特色;从金派琴师王少华处,采集到了短跳弓的弹跳风采。王俊对这些技巧并不是亦步亦趋地照搬,而是渗入了自己的创造。王俊的演奏法,不仅形成了他自己的主胡风格,而且使得扬剧原本松散的音乐结构具有较为统一的色调。这是王俊对于扬剧音乐风格的独到贡献。 卢小杰近年来将扬剧伴奏编成二胡独奏曲,获得巨大成功。卢小杰出生于西安,毕业于江苏省戏校,曾任江苏省扬剧团副团长。他先后在百余出剧目中担任主胡及音乐设计,主要作品有《断桥》、《上金山》、《马娘娘》、《三把刀》、《断太后》、《恩仇记》、《圆梦记》、《母亲河》、《 张家本于1960年考入扬州市人民扬剧团,学艺期间即品学兼优,对扬剧各流派唱腔了然于心。特别是在为石玉芳的伴奏中,总结出“包托迎让送”五字诀。1970年,扬州市人民扬剧团与扬州专区扬剧团合并,精简大批人员,主胡张家本被留了下来。石玉芳、李开敏等艺术家对张家本的伴奏评价甚高。李开敏说过,许多人为她伴奏过,但像张家本那样把主胡拉得那么好听的,真是少见。1974年,扬剧团招收一批新学员,张家本承担教学任务。后来,这批学员中出了王苓芬等人才。李开敏曾因嗓子发炎,不能演唱,张家本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剧团,帮她调练,终于使她恢复嗓音。李开敏录制唱腔集锦时,张家本给予大力协助,以致荣获金唱片奖。1981年,张家本到扬剧训练班(后名扬州市文化艺术学校)任教,大批学员得到他的悉心指教,培养出王冰、张世新、王兆琦、陈清等得意弟子。1990年,安徽省来安县扬剧团学员来扬培训,张家本辛勤参与教学,有的学员在滁州地区参赛中获得十佳名次。1996年,张家本担任扬剧科主任,组织教学,亲授二胡,陆续排演了《香罗带》、《上金山》、《铡美案》、《方卿羞姑》及大型古装戏《五女拜寿》等剧,均由张家本担任主胡。张家本还参加《曲艺音乐集成》编撰工作,整理出数十个清曲曲牌。他热心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中秋赏月会、元宵游园会、金运贵百年纪念会、国家领导人招待会等,均担任扬剧乐队的组织工作。为了李开敏的传记《戏苑琼花》,他对书中曲谱倾注了大量精力。张家本为人正直,工作勤恳,在扬剧伴奏上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艺术风格。 现在,王冰、张世新等均为扬剧伴奏的后起之秀。 (责任编辑:水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