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扬剧风格艺术及其他
王弘
(一)
镇江是扬剧发源地之一。本世纪初,镇江“花鼓”艺人首先将用丝弦伴奏的花鼓戏搬上舞台公演,在演出中吸收“清曲”的演唱剧目和曲调,初步形成扬剧“小开口”的雏形。二十年代,“小开口”和“大开口”均进入上海等大城市.它们在相互的艺术交流以及互借演员参加的演出中相互影响,也称为“维扬文戏”。到三十年代,香火、花鼓、清曲三方面艺人,通过艺术实践全面地、大规模地合流,至此,维扬文戏——也就是后来的扬剧.作为一个新的剧种诞生了。
扬剧的形成过程决定其总体艺术风格是俗中显雅,粗犷包合细柔,既为达官贵人欣赏,也为众多贫民百姓接受,不失为一个雅俗共赏的地方剧种。同时,各流行地区的扬剧唱腔,在发展中亦形成各自特色,并产生了流派。演变中的镇江扬剧唱腔,除保持其传统面貌外,在唱腔处理、音乐伴奏、以及曲牌的选用等方面,均不断有所改革创新,显然有别于它的发源地之一的扬州及邻近的南京,上海等地的扬剧,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镇江扬剧唱腔艺本特色总体概括起来大致是:大胆选用了常用的传统曲调及创作曲调,旋律独到有新意,唱法个性突出,自然朴实,讲究吐字清晰,感情丰富,伴奏有层次,与演唱融为一体,整个艺术效果打动人心,有脱俗求雅的趋势。五十年代名噪大江南北,达到艺术的鼎盛阶段.
镇江扬剧唱腔艺术之所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有其具体因素。
(二)
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是一个交通方便的水陆要津。历史上,扬州地区包括镇江,文化交流甚广,被称为“银码头”的镇江土地吸引着南北艺人,频繁的艺术活动有力地影响、推动着当地戏曲艺术的发展。镇江地区的语言属于北方语系的“江淮”语言,故扬剧能在这里得以形成和发展。早在乾隆年间,镇江南乡的花鼓演唱活动就以观音会等形式开展得很活跃,句容诸多的香火戏在民间也很兴旺。在镇江,演唱花鼓、清曲、香火的传统习惯代代相传,相继出现过许多唱腔各显风采的优秀艺人。
如早期扬剧“小开口”著名艺人臧学梅,他率先公演花鼓戏。吸收“清曲”曲调,并首创堆字【梳妆台】唱腔,为扬剧唱腔艺术的发展开创了新路,尤其对以后“金派唱腔艺术”的形成有着较大的影响;人称“小开口”的“祖师爷”。此外,过有“小开口”艺人孔绍兰,演悲旦的叶兰芬,清曲润江艺术代表马福如,等等。这些早间著名艺人在艺术上的贡献,对镇江扬剧唱腔艺术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至50年代前后,镇江仍聚集着扬剧界的一批艺术高手,有高秀英、石玉芳、蒋氏兄弟等,可谓人才济济,各怀高着,使镇江扬剧艺术呈现五彩缤纷之势。
52年,演小生的女演员金运贵来到镇江,镇江扬剧舞台上又出现了新面貌。金运贵的唱腔音域不太宽,基本上用自然噪音演唱,很多唱腔音域都只有5一7度,极少唱到11度,曲调平稳,起落不大.但她音色圆润,以情动人,极有艺术魅力。演唱中善用堆字唱法,且唱词清晰易懂,明白如诉。在演唱中运用增加休止、声断气不断等演唱技巧,使唱腔时断时连,潇洒自如。
她对用声,用气、吐字的独特见解,以及对感情、节奏、曲调的特论处理手法得到全面实践,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唱腔,使得有别于扬剧传统唱腔的“金派唱腔艺术”脱颖而出并且迅速发展提高。
在镇江扬剧发展史上,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代表人物就是筱荣贵。
筱荣贵自幼随父(“清曲”琴师李庆元)学唱“清曲”,受时许多著名老艺人的指导,在父亲严厉的教育下,练功刻苦,学艺过程中,唱过娃娃生、小花脸、丫头旦等行当,戏路较宽,以喝花旦见长。她的音色浓,音区偏低,颇具女中音特色。长期的舞台生涯,使她的音乐感觉特别灵敏,对稍有变化的琴声反映极快,恰到好处地调整好气息,处理好唱腔,抑扬顿挫,并掌握一手吐字清晰的绝技。她和金运贵二人多年同台演出,她们的唱腔既象星月相互映辉,各显风采,又觉腔韵偕和,浑如一本,成为扬剧剧坛上出类拨萃的优秀搭档。她们二人杰出的表现,也成为整个镇江扬剧界学习的榜样。
(三)
对镇江扬剧发展作出贡献的还有器乐演奏家王少华和音乐工作者张欣木。
王少华自小学拉二胡和弹奏琵琶,14岁起自拉自唱“清曲”卖艺糊口,熟悉“清曲”曲目和曲调,40年起从事扬剧伴奏,专拉主胡、他的琴声音色清丽饱满,节奏感强.处理滑音柔和自然,华采拉得亢奋激越,运弓及指法技艺均很高超,伴奏的乐汇丰富,抑扬顿挫得当,琴声传神。多年来他潜心钻研“迎、让、包、送”伴奏的“四字诀”。总结出的有效的、合理的、科学的伴奏方法,长期以来,王少华在舞台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改革发展,使伴奏不仅仅起到陪衬或填补空白的作用,而已成为提示、激发演员情绪、弥补演唱不足、与演唱相得益彰、能贯穿唱腔始终、乃至久留听众心目的精彩内容,是作为唱腔的有机整体的一个部份而存在的。伴奏的地位和作用,在这里有了新的认识和意义。在实践中,镇江扬剧音乐伴奏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旋律及方法,扬剧唱腔中有许多优秀的曲调,如明代自宫庭流人民间的“五大宫曲”等,因年长日久,会唱的人极少,已渐渐失传。 1952年,镇江扬剧团的同志偶然发现一位何玉春老人会唱许多传统曲调,便毅然请他到剧团,包下生活费用,并组织了以音乐工作者张欣木为主的工作小组,专门记录整理学唱传统曲调。这样,险遭失传的“五大宫曲”【软平】、【叠落】、【璃调】、【南调】、【波洋】及其它一些曲调得以保存下来,并经过整理大胆地用于舞台。由此,镇江扬剧唱腔又注入了“新鲜血液”,以新的面貌出现。接受观众的审定。马可等音乐家看了《二度梅》等剧后,很激动,给予音乐高度的评价。镇江扬剧团的几个剧目也久演不衰,1952—1953年间,在南京“大光明”剧院的一次演出就长达一年零四个月,这在戏剧界演出史上是罕见的,说明镇江扬剧深受观众和行家们的欢迎、肯定和赞赏。
张欣木对扬剧音乐的整理、改编、创作,扩大了镇江扬剧唱腔的选择范围,既保持扬剧传统风貌,又有新意美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上诸方他因素,促使镇江扬剧的音乐唱腔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长期以来,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赏,同此使镇江扬剧名传大江南北。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