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人物传 表演 扬剧唱词 老资料馆 扬剧论文报刊专著 舞台艺术 导演 传承谱系 行话习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扬剧戏考 > 报刊专著 >

杂谈武生行当及在地方戏曲中的地位

时间:2015-06-04 09:37来源:未知 作者:张晓兵 点击:




杂谈武生行当及在地方戏曲中的地位

                        张晓兵
        说到武生行当,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京剧中扎大靠的武生演员,那英姿勃勃的形象。不错,武生本是国粹---京剧艺术中特有的行当,在众多京剧传统戏曲中,按照剧情的需要,演员在台上可以表现为身怀绝技的江湖豪杰,如《水浒》中的打虎英雄武松、阮氏弟兄等,亦可以表现身扎大靠,威风凛凛、豪气十足。如双枪陆文龙,长枪赵子龙等等颇具大将风范的人物……由于武生演员行当有个“武”字。因此,非专业人士往往容易将武生与武打混为一坛。然而,武生演员与武打演员虽只一字之差,却有云泥之别。武打演员只需掌握跌、扑、滚、翻、打等等武打基础,有着漂亮的身段,掌握刀、枪、鞭、棍等器材的用法就可以了。但武生演员除了须具备上述武打演员的条件外,还须具备表演及唱功。作为一个行当,武生演员不仅需要武打,还需刻画人物。因为武打毕竟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为了准确塑造角色形象,演员通过手、眼、身、步、法和丰富的表演来把角色内心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尽情表现出来。因此,武生行当不仅必须具备扎实的武功基础,而且必须具备传神的表演功力,要在舞台上准确把握所表演的角色。包括外在的形象、内在的神韵,要充分发挥演员自己的表演技巧,将自己的身段、技巧以及丰富的表现手法和精湛的唱腔发挥到极致,才能将角色准确无误地演绎出来。如此说来,成为一名武生演员殊属不易,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武生更是难于上青天。


      长期以来,武生之于地方戏纯属弱项,尤其象我们江苏的地方戏。比如淮、扬、锡,过去多以才子佳人戏为主,即所谓的文戏,说白了就是以唱为主。因此剧中不仅鲜见武打场面,更不用说武生这一行当了。随着京剧艺术的武打艺术、打击乐锣经等渐渐地为地方戏所吸收引进后,地方戏舞台上开始出现了武打的场面,特别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奇袭白虎团》等剧的普及,并为不少地方戏剧所移植。为了所谓的学习“样板戏”不走样,因此,在客观上形成了倒逼地方戏曲演员不得不掀起一股基本功训练的热潮。这无疑是地方戏曲团体提高艺术水准,尤其是提高武打及武生演员艺术水准的极好机会。因为,地方戏曲移植现代京剧,除了念白、唱腔仍用方言说唱外,其它方面,诸如舞美、服装、灯光等等需与原版大体相同。而略有出入的至多是比京剧少翻几个筋斗,或是武打场面略微简化了点。这是囿于艺术功力不足的原图,是没有办法的。
       随着现代京剧的普及,多年后地方戏在演出剧目中已不再是单一的才子佳人戏了,也能够演出武戏了。比如,《白蛇传》、《闹灯记》、《野猪林》等等,不过,虽然能演出武打戏,但欲想出一个好的武生演员,却是难之又难。用凤毛麟角来形容武生演员之希缺,一点也不为过。然而,让观众甚至戏曲界人士眼前一亮的是,近年来,地方戏曲团体中,出现了一位难得的武生演员。不仅是地方戏曲团体中的翘楚,亦令京剧界人士赞叹不已。其人便是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主角奖、国家文华奖大满贯获得者、著名青年扬剧表演艺术家李政成先生,他那深厚的武功基础,细腻传神的表演功力,荡气回肠的唱腔、俊朗挺拔的扮相被专家誉为“文武昆乱不挡”,他在《野猪林》中饰演的林冲,在《响九霄》中饰演的响九霄,尤其是在《汉宫惊魂》中饰演的刘秀。无论是对人物刻画之细腻、精准,还是跌、扑、滚、翻的武功,特别是从近两米高的台子上“掼僵尸”坠地的功夫,堪称无懈可击,令观者拍案叫绝。有专家评介,李政成先生的成功,除了艺术天赋,艺术悟性外,无疑得益于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刻苦磨砺。

      李政成精湛的艺术功力和扎实的武功基础,提升了扬剧这一地方剧种的武生行当之水准。并已超越了省内其他地方剧种武生行当的艺术档次,达到了令京剧界行家也不得不刮目相看的程度。无疑这将极大地丰富扬剧的演出剧目。相信今后的扬剧舞台上除了一些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观众的现代剧目外,在传统戏或新编历史剧中将会呈现帝王将相与才子佳人共存,武戏、文戏并重的纷繁景象。因此,地方戏的舞台将会更具观赏性。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14)
93.3%
踩一下
(1)
6.7%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