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人物传 表演 扬剧唱词 老资料馆 扬剧论文报刊专著 舞台艺术 导演 传承谱系 行话习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扬剧戏考 > 报刊专著 >

扬剧在上海

时间:2006-07-13 07:28来源: 作者: 点击:




   

扬剧在上海

曹大庆 严伟

 

    扬剧是起源于江苏苏北、发展于上海的一个重要剧种。它由维扬大班(原名大开口,用大锣大鼓伴奏)和维扬文戏(原名小开口,用丝竹乐器伴奏)合组而成。在扬剧的发源地——扬州,小开口形成得比较早,大开口则稍晚,但进入上海,则是大开口在前。小开口在后。由于上海经济发达,艺术人才荟萃,戏曲舞台繁花似锦,各剧种流派之间互相学习、渗透,所以维扬大班和维扬文戏进入上海不久,有关艺人为了艺术的发展,逐渐化除门户之见,融为一体,形成了面貌一新的扬剧,使扬剧得以不断的提高和发展。因此,上海在扬剧的发展史上,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就我们所了解的情况,略作介绍于后。

    提到扬别在上海的历史,首先要提到上海扬剧奠基者之一的潘喜云。潘喜云原名播文禧,江苏邗江县人,自幼干农话,他父亲原是“香火戏”演员,喜云耳濡目染,学会不少唱段。他嗓行洪亮清脆,戏味很浓,十分动听。16岁,唱的大开口已经铿锵有力,头头是道。不久拜香火戏名角、自己的舅父郑朝恒为师,后又拜郝玉洲为师。   19 2 3年,年仅  24岁的潘喜云凑了一个戏班子,由扬州出发,一路上在江南各地演出,最后进入了上海。这个戏班子中,有艺人吴在喜、丁宝珊、赵学珍和崔少华等。他们身着大蟒大靠,用大锣。大鼓伴奏,首先在闸北、虹口的茶楼酒座,演出各类请神戏。所谓请神戏原是清末民国年间苏北农民、渔民为了谢神、祝愿、祈祷丰年,在春种秋收季节经常举行的迎神赛会上演出的小戏,演出者都要点燃香火,所以人们又称之为“香火戏”。因为演的是祈神戏、幕表戏,唱词比较粗俗,花旦也由男角扮演,一般演员都来自农民、渔民、瓦匠、木匠、皮匠、铁匠,且都有武功基础,能着大蟒大靠。当地群众习称“僮子戏’。因其伴奏采取大锣大鼓,又且曲调粗犷昂扬,故亦称大开口。待到大开口进入上海以后,就正式称为维扬大班了。上海原为五方杂处之地,其中就有不少苏北群众,潘喜云的戏班子进入上海以后,苏北群众听到乡音,深感亲切。由于潘喜云他们表演认真,很快便得到在沪谋生的扬帮人民的热烈欢迎与有力支持,潘喜云的班子在上海也得到了一席之地。潘喜云又博采众长,精心学习周信芳、孟洪茂的唱、做、念、表和优良台风,故由他主演的《魏征斩龙》、《斩经堂》等戏,别具一格,为上海观众所喜爱,被誉为“苏北麒麟童”。

    此后,香火戏艺人陈洪杏、陈洪桃、胡玉海(小皮匠)、程俊玉(俊小六子)、徐菊生、熊伟文(熊小八子)等名角相继来沪。汇集虹口、闸北,形成阵容坚强的维扬大班,盛极一时。维扬大班演出的主要剧目有《魏征斩龙》、《包公》、《斩经堂》、《扫松下书》、《杨家将》等。

    1925年农历正月十七日,在潘喜云等倡导下,先后成立了“新新社”、“民鸣社”、“永乐社”等戏班子,并出现盛极一时的“七贞一凤”、“十香十五玉”、“八秀四兰”、‘七霞一芳十二鸾”等女演员。这些女演员的涌现,使维扬大班更加兴旺。

    1930年,葛锦华、尤彭年、臧雪梅(大狮子)、臧克秋(小狮子)、金运贵(刘秀卿)、薛义伯、姜得余、李文安、尹老已子、陆长山等另一批早期扬剧演员也相继进入上海演出。和潘喜云等人的维扬大班不一样,他们的戏班子一般叫做“小开口”。小开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初年,约在康熙年间。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日花灯节(即元宵节前后),扬州就有荡湖船、渔翁捕蚌壳精、打莲湘等民间歌舞表演。起初,没有女演员,都由青年男子扮演昭君、船女、渔婆等角色,后来就发展为“打对自”的演唱形式,又吸取了扬州清曲曲目的艺术养料,加上了表演身段,渐渐由广场街市搬至舞台,能演《小放牛》、《小尼姑下山》、《小寡妇上坟》为代表的剧目,这些小戏后来被人称之为“花鼓戏”。这种表演方式,着重演文戏,唱词优美,演员有男有女,伴奏采用丝竹曲调,委婉动人,表演细腻,故称“小开口”。由于戏的内容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角,故而也叫“三小戏”。小开口有许多定型剧本,如《小方卿》、《玉蜻蜓》、《合同记》等。演员一般有一定文化水平,举止比较文雅,经常在上层人物的厅堂里唱堂会。1919年,小开口在杭州第一次作营业性演出,进入上海后正式称作维扬文戏。最初演出的剧目仍是《小方卿》、《玉蜻蜓》、《合同记》、《刁刘氏》、《双金锭》等。

    大、小开口,也即维扬大班和维扬文戏各自来到上海后,意识到同一剧种的意气之争。削弱了自身与其他地方戏曲争夺观众的竞争力,双方如能摒弃偏见,合成一家;则可扬长避短,不管是小戏、大戏、文戏、武戏、家庭戏、宫廷戏,均可演出,则维扬戏剧不仅能在上海立足生根,而且会不断发展,同越剧、沪剧、淮剧等其他地方剧种相抗衡。一起为上海的戏曲发展作出贡献。19361937年,经过有关艺人的积极努力,大、小开口之间的鸿沟被填平,成见泯除了,维扬大班和维扬文戏联合了起来,统称为“维扬戏”,并成立了维扬戏协会,公推潘喜云为协会主任。这是扬剧的一次重大进步,不仅震动了上海戏剧界,并为扬剧的发展树起了一块里程碑。

    扬剧在上海逐步发展后,曾在上海通商剧场、楚城大戏院、维扬大戏院、太原坊剧场、扬州大舞台、先施乐园、永安天韵楼、大世界等许多剧场演出,可见其影响之大。

    随着扬剧的发展,各种扬剧流派相继产生,出现了不少著名艺人,金运贵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金运贵出身于上海的一个钢匠家中。长得秀丽俊俏,嗓音甜润,幼年时候她父亲让她学唱京戏,拜京剧老生演员侯金奎为师。京剧老生的骨子线,如《李陵碑》、《三娘教子》、《空城计》、《朱砂痣》,她都会唱,这为她以后学唱扬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24年,金运贵报名参加了扬剧历史上第一个女子扬剧班新新社,金运贵初学小花脸后又学小生戏。19306月,金运贵在上海大世界演唱《斩黄袍》、《献地图》、《梅龙镇》等京戏。同时,和筱兰珍等人合作演扬剧,以唱小生为主。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分裙记》、《秦雪梅吊孝》、《珍珠塔》等。金运贵唱得最多的也最受观众欢迎的剧目是《珍珠塔》,因为她表演维妙维肖,当时就享有“活方卿”之称。40年代,金运贵先后在上海通商剧场、楚城大戏院、维扬大戏院、太原坊剧场和扬州大舞台等处演唱。她演戏态度严谨,不断创新,精益求精,并创造了优美动听的“自由调”,即金调。金调深沉、醇厚而又清新,能紧密结合剧情,使得唱腔变化多样,腔中有字,字中有腔,说中带唱,唱中夹说,因而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她打破了传统的七字句、十字句的束缚,根据剧情编写唱词,又注意句尾押韵,使唱词前后连贯,意思完整,又富有音乐感,听起来如叙如诉,情真意切,委婉动人,能充分抒发角色的内在感情。如原来扬剧《梳妆台》中有段七字句唱法,唱词为:“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如她。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她将其改为:“山上长的青松,山下长的花,花笑山上的青松不如她,有朝一日花遭霜打下。只见山上的青松,看不见山下的花。”不仅通俗易懂,而且长短句相接,唱来感情起伏,悦耳动听。

    金运贵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非常注重情感的运用。金运贵曾说:我要演出唱腔内所包含着的人物内心情感,使观众百听不厌,从而体味到我们扬剧曲调的优美,这是我形成今天唱腔的成功秘诀。的确,除了在艺术技巧上刻意求新外,她扮演的每一个艺术形象,都和她对剧情的把握,对剧中人物性格的挖掘琢磨分不开的。她塑造的人物形象真实、饱满而又各具个性。她在主演《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临终”一场戏时,根据剧情需要,她自加了许多情节和唱词,将这一越剧中的过场戏加工成为重点抒情戏,使之与越剧的《梁祝》迥然不同,将梁山伯临终之前不堪回首忆往事,满含悲愤撒手西去的凄惨情境渲染得淋漓尽致。在唱腔上,则慢平带拖,犹如病重得说不出活来,一个字一个字往外吐,充分表现剧中主人公的愁、痛、悔、恨、怨、惨、哀、沉的情感,强化了这个戏的悲剧气氛,强烈倾诉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义愤。除此之外,金运贵能抛弃门户之见,博采京剧与其他兄弟剧种之长,甚至还把电影中“画外音”的手法运用到扬剧表演上去,正是由于这种不断的创新精神,才能使她饮誉艺坛,享有“扬剧梅兰芳’的美称。

    潘喜云、金运贵是通过塑造崭新的舞台形象和创立、丰富扬剧基本唱腔从而为扬剧作出了贡献,而乐师江腾蛟则由于在扬剧音乐方面的不断革新而促进了扬剧的发展。江腾蛟擅长吹拉弹唱,一支铜笛吹得出神入化,在扬剧音乐界堪称一绝。20年代起,江腾蛟就已在上海先施公司、永安公司和大世界游乐场等处演出维扬文戏时,别出心裁,独创了文场闹台的形式。他不用锣鼓,全用二胡、四胡、琵琶、三弦等弦乐器,像众星供月似地配合,烘托他那支粗于一般竹笛的铜笛。笛音深厚凝重,悠悠下扬,连楼下马路上过往行人也往往为之驻足聆听,在闹台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听众们无不为他那动人的曲调,优美的旋律和精湛的技艺所吸引,久聚不散,且每天到时即来,成为哄动一时的伶界新闻。据说江腾蛟平时用嘴吹奏,逢上兴致横溢或盛会大典。就改用鼻孔来吹奏。能连续几个小时而不间断。梅花三弄、八段景、十杯酒、柳青娘、马号等群众喜闻乐听的曲牌,一次又一次地叩开了广大听众的心扉。江腾蛟不仅增长乐器,对扬剧的各种基本唱腔也是深有研究的。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金运贵、著名演员许桂芬、王秀兰、林玉英、黄秀花、石玉红、筱金楼、王美云等均曾得到江腾蛟的悉心口传,为后来扬剧的创新发展,各人流派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解放以后,又有一批扬剧的后起之秀崭露头角,这里主要介绍目前尚在上海的著名扬剧演员顾玉君。和潘喜云、金运贵一样,顾王君自幼也学唱过京戏。1938年,9岁的顾玉君拜京剧演员穆春山为师,注重学京剧刀马旦的基本武功,“踩球”、“托盘”、“绸带”等技巧,为她以后的艺术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40年, 11岁的顾玉君又拜扬剧老艺人董世耀、陆怀仁两人为师。当时同师学戏的玉字辈姐妹中还有筱玉莲、筱玉红,筱玉珍、筱玉蓉、筱玉霞和筱玉昆。到了1942年,13岁的顾玉君因天资聪颖,努力肯学,加上有武功基础,她就能上台演出了。从演前场、跑龙套,到最后演《活捉张三郎》,许多练基本功的小戏她都演过。她不仅演花旦《盗仙草》,还会演小花脸、小生。1943年,顾玉君就跟着一些扬剧名演员金运贵、高秀英等搭班子在新世界唱戏,主要演唱宫女之类的角色。1945年顾玉君在静安剧场出演《孟丽君》,扮演假孟丽君一角,获得观众好评。从此,顾玉君在先施公司、永安公司、大世界游乐场以及南阳大舞台等剧场演唱二、三流的花旦主角,主要剧目有《儿女英雄传》、《吕四娘》等。

    新中国成立后,扬剧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上海观众对顾王君也越来越熟悉,正如顾玉君自己说的,“真正的成功在解放以后”。由顾玉君主演的扬剧有《纣王和妲己》、《上金山》、《偷诗》、《花仙记》、《恩仇记》、《黄浦江激流》、《半把剪刀》,其中顾玉君扮演的妲已、白素贞、陈妙常、花仙、卜巧珍、陈金娥等均有出色的表演。1951年,在上海戏曲界举行的第一届春节竞赛汇演中,顾玉君获得表演一等奖。1954年,参加华东戏曲会演,顾玉君又获得一等奖。1955年,她主演的《上金山》,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与此同时,顾玉君的演技也不断成熟了。她说,解放以后学了话剧,把话剧表演方法融合在扬剧表演之中。以前的扬剧表演不讲究如何运用眼神,而顾玉君就注意运用眼神,通过面都表情来表现爱憎。《黄浦江激流》是一出反映国棉六厂工人生活的现代扬剧,顾玉君在扮演卢志英这个角色时,她想到小时候和妈妈一起买米受日本人欺压,对日本帝国主义恨的感情涌上心头,因此,当顾玉演到卢志英和日本人搏斗时,就将寄托在主人公身上的全部情感迸发了出来,把这个角色演活了。

    195311月,对于顾玉君来说,她永远也不会忘却的。敬爱的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在百忙中观摩了她主演的扬剧折子戏《偷诗》和《上金山》。总理赞扬说,扬剧美,曲调丰富,变化多,表演细腻,耐听耐看。它和淮剧的家乡距离那么近,可是两个剧种的特点又是这样明显突出,足见地方戏曲中劳动人民的创造性真是各有千秋。万不可一慨而论,抹煞特点。总理的话无疑是对顾玉君艺术表演的肯定。也对扬剧作了高度的赞扬和评价。

    目前,上海市的扬剧团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得到恢复建立,但在江苏省各地,恢复和建立的扬剧团正在蓬勃发展。我们相信:曾经拥有《珍珠塔》、《百岁挂帅》、《白蛇传》、《恩仇记》、《碧血扬州》、《边关审子》等大戏,《挑女婿》、《鸿雁传书》,《上金山》、《放许仙》、《断桥会》、《方卿羞姑》、《审土地》、《偷诗》等折子戏的古老而年轻的地方戏曲扬剧,将重新焕发青春的朝气,展示她独有的艺术魅力。


(责任编辑:)
顶一下
(8)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