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人物传 表演 扬剧唱词 老资料馆扬剧论文 报刊专著 舞台艺术 导演 传承谱系 行话习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扬剧戏考 > 扬剧论文 >

浅谈扬剧后备人才培养的路径

时间:2013-10-29 15:00来源:扬州扬剧网 作者:周寿泉 点击:




 浅谈扬剧后备人才培养的路径

——第六届江苏戏剧奖·红梅奖大赛有感

周寿泉

第六届江苏省戏剧奖·红梅奖大赛于今年9月28日在淮安落下帷幕,扬州市扬剧研究所的7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奖,取得了3金1银3铜的好成绩,不仅刷新了上届记录,而且所获金牌和奖牌总数均列全省第一。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本届红梅奖大赛评委会主任汪人元先生在看完全程比赛后,高兴地说:“扬州参赛选手的整体水平、综合素质都令人震撼,扬州对于戏剧后备人才培养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成如容易却艰辛,扬剧新人在本次赛事上崭露头角、成绩斐然,绝非偶然。其背后离不开众多扶持者的精心栽培,更离不开一整套人才培养战略和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此,笔者作为这批孩子们成长的知情人和见证者,尝试解读扬剧后备人才的培养路径。

上下共识  延续薪火

中国著名戏剧理论家王元化曾经指出:“戏剧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其关键是后备人才的培养。”而戏曲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有一个相对漫长的周期。从久负盛名的民国“富连成”科班,到解放后的戏曲学院、戏校和剧团自办学员班,基本上因循“三年开坯、三年学戏、三年跟团、三年成角”这么一种螺旋上升的路数。没有10来年的摸爬滚打,一个小演员很难真正站到舞台中央。成才的科学规律和各种偶然性,既矛盾又统一,绝非人的主观意志就能决定,“顺其自然”或“拔苗助长”都不可取。所以,一个剧团,一个剧种,演员年龄断层可以容忍10年,也许20年,若是到达30年,即整整一代人以上,势必岌岌可危,离活化石不远了!

扬剧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近百年来人才辈出、流派纷呈,有过辉煌,也有过失落。原扬州市扬剧团1996最后一批艺校学员进团后,15没再吸纳一个新人;同时,扬州文化艺术学校也停办了扬剧专业教学。随着李开敏汪琴等老一辈艺术家相继退休,扬剧领军人物李政成,率领葛瑞莲孙爱民等为代表的青年中坚力量担起了承前启后的历史重任,创造了扬剧事业的新辉煌,他们各自的艺术造诣和社会影响暂不在本文讨论。但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早在21世纪初便纠结于所有喜爱扬剧的人们心头——这就是在步入中年、走向巅峰以后的“李政成们”之后,又有谁来接棒?“后李政成时代”,又有谁能撑起扬剧事业这片天?这已不是一个剧团、几位艺术家的危机,而是广大扬剧爱好者的忧虑,乃至扬州和江苏“非遗”品种的存亡之急!

正是出于这样的危机感、紧迫感,扬州宣传文化主管部门,连同文艺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报告和呼吁市委、政府关心重视扬剧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市领导亲临剧团和艺校调研,果断决策,从2007年起恢复艺校扬剧班招生,学费全免。财政、人社、教育等相关部门倾情支持,在编制、经费诸关键问题上给予政策性、制度化的批复和回应。社会上一些深明大义的企业家慷慨解囊,为小学员捐赠赞助了若干生活设施及教学器材。新闻媒体也长时间地跟进报道,激起市民对这一文化现象的广泛关注。可以说,“扬剧后继有人”、“扬剧传承有望”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的焦点,热度久久不退。即使有人戏称它是一场“成功的炒作”,却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小康时代人民大众的文化自觉。无论是政府领导,还是演员百姓,都难能可贵的取得共识,并付之实际行动,令百年扬剧又萌新芽,再现春色。

               

团校合办  夯实基础

 

从优选生源开始,艺校就和扬剧团紧密合作,突破了过去团、校隔行如隔山,井水不犯河水的旧格局,把培养扬剧新苗当作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追求。

打基础,开坯子,学校有一套相对固定的教学方式。老师们循序渐进地引导学员掌握“四功五法”,而且以传统京剧和昆曲行体功、把子功、毯子功等为重点,刻苦训练他们的身段、招式和内心的节奏感、韵律感,力求中规中矩,一丝不苟。本届“红梅奖”大赛上,扬州选手们取得的优异成绩,完全得益于平日扎实的基本功。

地方剧种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它自成体系的唱腔,扬剧也不例外。保持和弘扬这一优美动听的演唱技巧,是传承扬剧基本功里的基本功。扬剧团自学员入学起,就委派几位重量级的主要演员跟班教唱。他们尽管还负担着正常演出和排演新戏的繁重任务,仍然乐此不疲地带领小学员朝练暮习,不辞辛苦,不计报酬。用葛瑞莲老师的话说,“我们也是从艺校出来的,深知成才的不易。平时多教给孩子们一点扬剧的真经,可以免走不少弯路。”

正因为改变了以往学校只管教学、剧团只管进人,结果时常发生学非所用或供需脱节的尴尬局面,以致严重影响事业发展的陈规陋制,扬州艺校与扬剧研究所在因材施教和定向培养专业人才这两点上,才配合得相当默契。简单归纳,不妨称作“京昆打底,扬剧塑形,武功立身,文嗓拔群”。

                   师徒结对  提升素养

任何一个成功的戏曲演员,除了必备的天赋、勤奋、敬业和机遇而外,开阔的艺术视野及举一反三的感悟能力,则是其走向辉煌的重要基石。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扬剧王子李政成利用他在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结下的人脉资源,诚邀裴艳玲、谷好好、武陵云、齐爱云等各类戏曲“梅花奖”得主以及龚隐雷、钱振荣等国家一级演员,来给扬剧班学员授课,并特聘师傅裴艳玲大师担任扬州艺校名誉校长。裴校长慨然应允,来校第一课,便是给孩子们深情讲述她自己学戏的艰辛历程,谆谆勉励大家珍惜眼下的习艺环境和青春时光,把扬剧火种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在裴艳玲和李政成这一对师徒人格魅力的感召下,京、昆、越、梆子、黄梅、眉户、秦腔等艺术家们,带着本剧种的绝技绝活和各自的拿手好戏,相继进入课堂。小学员们的眼界大开,明白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事实也是如此,虽然学员的起步阶段只在模仿,“依葫芦画瓢”,但是态度认真,学习到位,假以时日便能脱颖而出。2011年在泰州举行的全国戏曲“小梅花”大赛上,年仅14岁的小演员游佳琦以一出正宗的昆曲《夜奔》震惊全场,摘得专业组金奖。评委们都被这个满脸稚气却一身硬功的“小林冲”折服了,认为从他这里可以看到“祖师”裴艳玲和师傅李政成的影子。

有一度时期,“师带徒”的传统方式被批判为“封建余孽”而弃

之如敝履,代替它的就是完全大锅饭式的现代课堂教学。其实,给少

数天分高、可塑性强的孩子“开小灶”,从来也没有真正杜绝过,在每所戏曲学校都是公开的秘密。原因在于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更有利于流派、风格、谱系的继承,而这是上大课怎么也做不到的。有鉴于此,扬剧班教学一方面严格按照课程大纲序时稳进,另一方面也不避讳拜师收徒,本着自觉自愿和双向选择的原则,扬研所副高职称以上的演员都愉快而负责任地认收了自己心爱的徒弟,还有一些孩子拜了外剧种的专家老师,结对传授。教学相长蔚为风气,所带来的崭新局面就是学徒得到实惠,素养大增,师傅们则诚惶诚恐,倾囊而出,不敢有半点的懈怠和马虎,甚至激励他们在业务上更进一步。

                 

人戏并育  鼓励冒尖
    演员教徒,侧重在戏上,举凡扬剧经典折子、片断和最具代表性的唱段,皆悉数手把手、口对口地示范演讲。实践证明,“以戏带人”最见成效。学生从简单模仿到逐渐领悟,再到融入角色并糅进内心的体验,加以个性化的发挥与创造,便使得这一过程富有了艺术而非纯技术的含量。5年在校学习转眼过去,围绕学员告别校园前的汇报演出,选什么剧目曾有一番激烈的争论。每个老师都想让自己的学生亮出最拿手的折子戏,但团方和校方反复掂量,认为戏剧本是综合艺术,行当越是齐全、流派越是纷呈的群戏,越能展现扬剧班几十个孩子的整体风貌。同时,这也是对他们进团实习之前集体主义观念的一次测试和考验。于是,80年代老一茬扬剧班毕业演出轰动苏沪皖的扬剧经典大戏《百岁挂帅》,再一次由这批小师弟、小师妹们来全体担纲。盛夏酷暑,紧锣密鼓,初出茅庐的娃娃们在扬州大剧院有声有色地上演了这出龙虎风云会。齐整的阵容,挺拔的英姿,隽永的文唱,铿锵

的武打,满台生辉,倾倒观众,让扬州市民切切实实地看到了扬剧的希望。不久,他们又应邀赴南京为国际艺术节中外嘉宾献演,同样搏得惊喜的喝彩和高度的评价。省文化厅副厅长高云看戏后高兴地说,早就听说扬州有一批扬剧好苗子,今天一见,过不其然。这充分说明扬州在落实省领导“出人、出戏、出效益”的要求和后备人才培养上是卓有成效的。

不仅如此,这台大戏还烘云托月般地推出了几位很有潜质的扬剧新秀,开辟了他们将来发展的艺术道路。本届“红梅奖”大赛,他们斩关夺将,摘金取银,不但展现了自身的技艺超群,也凸显了青年扬剧的整体实力。“雏凤清于老凤声”,新陈代谢的辩证法在扬剧后备人才的培养上开出明艳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关爱下一代,就是关爱扬剧的未来。2012年9月,孩子们来到扬剧研究所实习,所领导和老师们投入大量人力、精力和财力,克服种种困难,尽最大努力给这批孩子营造“回家”的感觉。首先缩减了办公场所,优先安排学员宿舍、装空调。市区但凡有戏曲演出,所里都会自费买票,让学员们去现场取经。目前,30名学员已经全部成为研究所的在编人员,从根本上提供了学员的权益保障。

为进一步培养扬剧事业的高端后备人才,研究所已同中国戏曲学院达成合作意向,保举30名学员明年通过专业考试和统一高考,争取进入国戏表演系本科班学习。这对戏曲人才来说,无疑是最佳的充电方式。学院也十分乐意,并基本选定扬州艺校和扬剧研究所成为国戏的生源基地以及教学实践基地,择日挂牌。目前,扬剧研究所借助附中东部校区,给学员们单独开班,专门补习文化课,藉以丰富他们的文化积淀。

 未来在国戏的4年学习,将采用“2+1+1”的方式,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回团实践,一年排演毕业大戏。在拓宽视野、丰富营养的同时,不丢扬剧根本,将成为艺术院校为地方定向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新模式。也曾有人担心,好苗子去了国戏后,还会不会再回扬州?对此,研究所领导班子信心满满,他们认为,即使有人不回,那也是对全国戏曲界的贡献,何况今天的扬剧已筑就起非同一般的可持续发展平台,是人才总有大显身手的机会。

试看明日之扬剧,必是新人举大旗!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23)
88.5%
踩一下
(3)
11.5%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