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断太后》是传统大戏《狸猫换太子》中的一折,也是这个宫廷传奇剧走向喜剧性结局的转折点,它在各剧种同一剧目中脱颖而出、别具一格,以至成为扬剧高派经典剧目之 。除了在刻画李后、包公形象上更为细腻、细节设计更显丰满外,还在于它充分发挥扬剧丑角艺术的特长,塑造了一个善良、憨直却充满喜剧因子的卖菜小贩范伸华,于质朴中见幽默,不以逗笑为目的,却让人笑出眼泪。为这个本属鸣冤告状的正剧,平添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喜剧色彩。 我演范仲华已有20多年了。在前辈艺术家王金洪之后,我就一直挑着那付菜担子。虽说是老戏,我还是当新创剧目演,总是要把人物吃透了,注入我的理解、把握和体现。范仲华其人,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孤苦一人,身居破窑,卖菜为生,日夜辛劳,却在李后落难陈州,身陷绝境之时,认作义母,尽孝奉养20年,这种善良、这份爱心,于今也可以评上个“道德模范”了吧!善良憨直,是范仲华的性格内核,他身上的许多喜剧火花,也多半是这种性格与其他人发生碰撞而进发出来的,特别是他与李后、包公、赵虎等人的一系列误会,更让笑声在观众席上经久不息。 范仲华在剧中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三回寒窑.两见包公,贯穿起包公断明太后的全过程。他挑着担子回家,还在念叨着:“人在外面心在家,卖菜孝敬老妈妈”,向李后讲述街头见闻,从老王驾崩到小王登基直至挂榜选美,引发了李后由悲到喜再到怨恨,他不明就里,憨态可掬时时流露着孝心。喊卖萝卜葱,被赵虎当“落帽风”抓上堂,这段戏充满笑料.却全是范仲华本色.到包公释放范仲华而见其面露愁容,相问之下范仲华有一段念板,说明误了卖莱,老娘在家要挨饿,言说之时不禁声音哽塞,略带哭腔,这个处理是倾注了感情的。包公深感其孝赏银二两,他回家时的那份高兴,我用闷笑、轻笑、忍不住的笑,层次分明地表现出来,李后摸到银子。误会他取了不义之财,引起他一大段告白,既要一气呵成,又要很具节奏感,需要演员的深厚功力。李后得知清官包拯至此,要他请包公为自己伸冤,而且要包公亲来寒窑,还要步行,这无疑是一道道天大的难题,但范仲华还是出于孝母之心,鼓足勇气去告状。 当包公真的打破常规地来了、李后又要包公下到窑里来,他担心、他害怕、却依然奔走在义母和包公之间,直到包公倾听李后陈诉冤情,断明太后,君臣相认,接驾回朝,并称他为小千岁时,他惶恐地说:“我只想活到八十岁哦!”。所有这些我力求准确而深刻地表现范仲华的平民本色。 善良的范仲华是可爱的,我为观众奉献这样一位可爱的人物是快乐的。 (原载《剧影月报》 2012年03期)
(责任编辑:颜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