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大事记 扬剧戏评 扬剧戏考 网络E文 名家题词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综述 >

顾玉君--扬剧发展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表演艺术家

时间:2006-07-13 02:26来源: 作者: 点击:




1953年11月,周恩来总理对扬剧作如下说:“扬剧,曲调丰富,变化多,表演细腻,耐听耐看。它和淮剧的家乡距离那么近,可是两个剧种的特点又是这样明显突出,足见地方戏曲中劳动人民的创造性真是各有千秋。万不可一概而论,抹杀特点。”
这番颇有见地的话语,是周恩来同邓颖超在上海文艺会堂观看扬剧演员顾玉君演出的《偷诗》、《上金山》等折子戏后,即席发表的观后感。周恩来对扬剧的称赞,实际上也是对顾玉君精湛演技的肯定与欣赏。

顾玉君,扬剧发展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表演艺术家。1929年出生,江苏南京人。因家境贫困,9岁拜京剧演员穆春山为师,工刀马旦。两年后,又改投原扬州戏科班“民鸣社”教师菫世耀的门下,取艺名筱玉君,工文武花旦。当时菫世耀等教师一共招收了八个学员,均以“玉”字排行,号称“八玉”。与她当年同窗学戏的还有筱玉莲(旦行)、筱玉红(旦行)、筱玉珍(旦行)、筱玉蓉(且行)、筱玉霞(且行)、筱玉芳(且行)、筱玉昆(生行)。

13岁那年,顾玉君开始了舞台粉墨生涯。开始是跑龙套,演前场。由于她有京剧的底子,不仅能演《活捉张三郎》、《盗仙草》这些需要基功的小戏,而且还能反串小生、小花脸。16岁那年,顾玉君在静安剧场成功扮演《孟丽君》中假孟丽君一角,引起了行内外的关注。接下来,就为高秀英金运贵等当时己经走红的扬剧名角配戏,在先施公司、永安公司、大世界游乐场、南阳大舞台等剧场里,经常可以看到她的演出。开始以小旦角色为主,后来在《吕四娘》、《儿女英雄传》中出演二、三路花旦角色。

新中国成立以后,顾玉君迎来了艺术上的春天。正如她自己所言:“真正的成功在解放以后”。1951年春节,上海戏剧界举办了第一届竞赛汇演,在这次剧种荟萃、名角纷呈的梨园盛会中,年仅22岁的顾玉君获表演一等奖,从而奠定了她作为上海扬剧名角的地位。1953年,首次公演扬剧《上金山》,在上海滩引起轰动。19549月,携扬剧《上金山》、《偷诗》等剧目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个人表演演员一等奖金质奖章。翌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其代表作《上金山》拍摄成扬剧史上第一部戏曲艺术片。

频繁的演出实践,使顾玉君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她在扬剧的表演程式中融合了京剧的身段和武功,还最先把话剧的眼神和面部表情运用于扬剧的舞台呈现。无论是传统剧目还是现代戏,演起来都能做到得心应手,成功地塑造了《偷诗》中的陈妙常、《花仙记》中的花仙、《纣王与妲己》中的妲己、《恩仇记》中的卜巧珍、《半把剪刀》中的陈金娥、《黄浦江激流》中的卢志英等众多舞台人物形象,在《杨八姐游春》、《人往高处走》、《江姐》、《小皮匠挂帅》等剧目中也有出色的表现。

1962年4月22日,老舍先生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了《雨夜在大世界听扬剧名演员顾玉君唱<阳告阴告>》的旧体诗:
轻寒乍暖未分明,柳盼春阴花盼晴。听罢扬州绝命曲,江南三月雨无声。悲歌春夜雨纷纷,沧海茫茫是亡坟。 笑是啼哀唯有恨,四座惊夸顾玉君。
曾任上海市委书记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丕显,生前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周总理有一次来到上海,不久就了解到大世界游乐场有个扬剧演员顾玉君,唱功做功都很好……”
从中国当代文学巨匠笔下流淌出的“扬剧名演员”、“四座惊夸”,和陈丕显回忆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感受到顾玉君当年曾经拥有的名望和辉煌。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顾玉君为扬剧事业奉献的劳动和心血,也使她赢得了众多的荣誉。她是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邀出席了全国第三届、第四届文代会,还被推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

顾玉君所在的剧团原名三友扬剧团,长期以大世界为演出基地。1948年10月,改称友谊扬剧团。全团演职员54人,拥有一批编导演职员,主要演员有丁曼华、崔鸿声、许桂芬、金玉昆等,顾玉君曾任该团艺委会主任。1957年剧团由“包银制”改为集体所有制的国营剧团,1960年划归杨浦区。“文化大革命”初,剧团更名为工农兵扬剧团。1972年,被当时的革委会以一纸公文解散。

粉碎“四人帮”以后,一些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解散的兄弟剧团相继恢复建制。顾玉君和上海扬剧界的同仁也为重建扬剧团出计献策,奔走呼吁。1984年11月,江苏省扬剧团在上海共舞台演出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创作的新编历史剧《海图神灯》,江泽民、黄菊等上海市领导出席观看。在剧场休息时,她们又借此机会向喜欢家乡戏的“同乡”市长汇报了建团的要求和困难。江泽民同志当即表示支持,并交待黄菊副市长亲自过问此事。
能够回到阔别的舞台,对顾玉君来说是梦寐以求的。考虑到上海扬剧团重建后的演出和发展,她和同仁们已经商量向江苏“求援”,将该省戏剧学校73届扬剧班的学员,全部调到上海,作为上海扬剧团的班底和接班人。这个计划如果实现,徐秀芳、侯长荣应该是如今上海戏剧界的名流了。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上海扬剧团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实现重建。

扬剧的发祥地上海从此不再拥有扬剧团现实,留给扬剧观众的可能仅仅是遗憾;而留给顾玉君他们的,则是过早失去了施展才艺风采的舞台和阵地。


(责任编辑:)
顶一下
(19)
76%
踩一下
(6)
24%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
  • 扬剧之根在江都(扬州江都)

    扬剧的源头在江都,其发端是江都一带的香火戏和花鼓戏。 古代江都各家各户都在厅堂陈...

  • 扬州的方言

    在扬州,乖乖有三个意思:一是长辈称呼小孩;二是用来骂人,如北京人骂人时说的孙子;...

  • 带数字的扬州方言

    扬州话里有许多有趣的、好玩的话语,表达简洁明了,说来风趣诙谐,令人忍俊不禁。我上...

  • 扬州人家的做寿风俗

    自古以来,扬州人一直把为老年人祝寿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生礼仪活动,并伴有隆重热烈的庆...

  • 方言土语撷趣

    州话 方言土语撷趣 ■王国藩 □请喜自拜寿,买卖不同心。 □雨洒中秋节,必有来年灯。...

  • [风俗]官商共赏扬州戏宴

    戏宴,就是把唱戏的请到家里来,在堂屋或天井里摆个戏桌,搭上戏台表演,给前来赴宴的客人...

  • 扬剧介绍

    扬剧是由扬州、镇江的花鼓戏和香火戏吸收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剧种。 扬州花鼓是...

  • 《中国戏曲志 . 江苏卷》:扬剧

    《中国戏曲志 . 江苏卷》:扬剧 主 编: 王 鸿 明正德、嘉靖以后,安徽凤阳花鼓便流入...

  • 扬剧网大事记—回眸2009

    扬剧网大事记 回眸 2009 1/2009 年即将过去,回眸 2009 年,值得回忆的事太多。首先,...

  • 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乌苏里船歌引起的争议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在公众的视野中淡化了,然而,美国好莱坞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