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板》通常速度不很快,多用作叙事,速度慢时常表现悲戚的感情,如遇到激情或快的地方既转入 《滚板》,但少用 《数板》收尾 《数板》基本结构仅上下两句,运用时句数不定,但必须成双句,前句多落于"5.3",后句落在"2.1",除起板有时从板上起外各句必从眼上起. 伴奏乐器拖腔有两种,一种"满腔满拉".另一种唱时皆停下,仅在每句句尾衬托.(武俊达 编 汤玉祥 整理) 扬剧网本曲牌连接: 《罗帕记》〈见画像〉 加入时间 2007-6-15 17:27:24 ----------------------------...
《 滚板 》又名《散板》,用快速的地方也称《快板》,是扬剧中最常用的唱腔之一,《快板》或逐渐加快多表达愤怒或激动的情绪. 基本结构只有上下两句,上句多落于 1 或 5 . 3 ,下句常落于 2 ,中间进行为自由,常因字音而变化,有时极进于朗诵,剧种运用时句数不定,但必须成双句. 他的专用起板过门为 3.561/5 3 /5 6/ 但也可不用,或借用《 梳妆台 》的起板过门,或直接由《数板》转入.(武俊达 编 汤玉祥 整理) 扬剧网本曲牌连接: 《僧尼下山》 加入时间 2007-4-26 17:04:05 ...
《 梳妆台 》简称 《 妆台 》,是扬剧中最常用而且唱法变化也最多的曲调之一, 艺人称它是扬剧中的大锅菜;可适用于各种剧情和感情的需要. 全曲共17小节(起板过门未计算在内),由四个乐句组成,基本唱词有七字句.十字句两种;但演员有时在一个乐句中堆上两句甚至三句唱词. 《 妆台 》的起板过门是扬剧中的基本起板,可当作 《 跌断桥 》. 《补缸》.以及其它各曲的起板用. 《 梳妆台 》有时仅唱前二句,称半梳妆台.另一种变革唱法是六句的梳妆台,前四句是一排完整的 妆台,后二句的前句是由 梳妆台第一句变化而来,后...
昨晚,偶然的散步至友好会馆,见售票口张贴的11月份“扬剧周周看”节目表。许多年未曾进剧场看过戏了,且票价仅15元,我一时高兴,就立即买了张票。虽然对扬剧接触不多,但身居扬州古城,耳濡目染扬州文化,我一直也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扬剧是个什么样的剧种,又为何能持续至今而始终未曾退出历史舞台。 离晚7:00点开演还有一段时间,我在友好会馆门前广场上的休闲凳上坐了会。跟想像中差不多,看起来看戏的人确实不多,三三两两的,也都街坊邻舍一样的老大爷、老太太。我看时间还有刻把钟时,就检票进场了。第一次进友好会馆的剧场,观众...
龙套上场的程式、走场的程式、下场的程式都非常丰富。 上场的程式主要有: 站门、大摆队、小摆队、大八字站门、一字上(一条鞭上、一条边上)、双一字上、斜一字上(扎犄角上)、斜门上、挖门上、倒挖门上(反挖门上)、两边上、圆场上、二龙出水上(两边冲上、碰头)、两边抄上、双进门、骨牌队上(骨牌对上)、倒脱靴上、搭轿上(拾轿上)、夹饽饽上、正一字上、跑过追过走过上、擒住上、救回上。 走场调度的程式主要有: 归里、归正、合龙口、太极图、领起圆...
老生又叫须生,或胡子生。因为老生都挂胡子。胡子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髯口”。老生除了须生和胡子生,还有一个名词叫正生,表示严肃端庄的意思。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念白都用本嗓(又叫真声或大嗓)。照规矩,老生基本上都是戴三绺的黑胡子(术语叫作“黑三”)。另外还有灰色的三绺胡子,即花白的三绺胡子,专门名词叫“黪(音惨)三”,或“苍三”。还有白色的三绺胡子,叫作“白三”。还有一种胡子,不分绺,就是整片满口的胡子,术语叫作“满”,如黑满、白满、黪满。 按照京剧原来的传统,不论是戴黑满的,或是戴黪三、黪...
今天在扬州大剧院第四次观看《真假二十四小时》(大考),换了场景, 很有气氛 ,改编较为大胆,令人兴奋。 首先 舞美 ,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继承了原来的“抽象钟”,又添较几何的“抽象门”,再加上后景有群众演员穿梭烘托,现代大气,非常成功; 二是 音响 ,乐池演奏,台上唱腔,都很饱满,听起来比较过瘾;;;由于布景好,既不空旷,又不拥挤,演员的情绪很饱满,很压台,表演空间较大,唱腔表达更充分、更放得开;;;尤其是龚莉莉、葛瑞莲是以音质见长,在大剧院听起来更是过瘾。 三是 唱腔改编 较为大胆、成功,增加了葛...
小生就是比较年轻的男性角色。小生的特点是不戴胡子,扮相一般都是比较清秀、英...
所谓武生,就是擅长武艺的角色。武生也分成两大类,一种叫长靠武生,一种叫短打武生。长靠武生都身穿着靠,头戴着盔,穿着厚底靴子,一般都是用长柄武器。这类武生,不但要求武功好,还要有大将的风度,有气魄,工架要优美、稳重、端庄。有些戏,不仅要求武功好,工架好,还要求表演细腻并有一定唱念的功夫。例如《长坂坡》、《借东风》、《回荆州》等剧中的赵云,就是这样的角色,不仅要有好的武功,还要把赵云的大将风度,忠勇气概表现出来。长靠武生戏很多,除去赵云的戏以外,如《挑滑车》的高宠,《战冀州》、《反西凉》、《战渭南》、《两将军...
生行里除了老生、红生、小生、武生,还有一种角色叫作娃娃生。娃娃生是专门扮演儿童一类的角色,例如《三娘教子》的薛倚哥,《汾河湾》的薛丁山,《桑园寄子》的邓元、邓方,《锁麟囊》的卢天麟等,就都是娃娃生。头上戴着孩儿发,身上穿着茶衣(小孩穿的服装)。这种角色都是用本嗓唱念的,虽然很年轻,但也不用小生的唱法来唱。娃娃生虽然用本嗓来唱,可是又不能唱成老生腔,所以娃娃生的唱腔是混合了生、旦和小生的唱腔,这是很特别的。演起来要有天真烂漫的儿童稚气。娃娃生在剧团里一般是比较难找的,因为如果年龄太小就不可能参加剧团,如果太...
扬州扬剧网 扬剧戏迷网 联合发布 ★ ★ ★ ★ ★ 关于收集抢救扬剧老磁带的通告 一、...
点赞旦角 李政成 浅谈李政成老师的旦行表演艺术 上海阿丁 扬剧表演艺术家李政成老师应...
情真意切悲王后,义字当先 张爱华 写在张爱华老师与上海扬剧戏迷联欢之后 上海阿丁 应...
闲谈:原扬剧镇扬流派.传承.现状 传承 前几天我有一篇文章首发在扬剧网。不是以一个专...
宁可 张卓南:形神兼备的反一号 宁可 张卓南至今都记得,在戏校学戏时,学员们排的《...
2 第三次古琴打谱会,陈重先生介绍埙,左二为戈弘。 2 戈弘在创作中。 舞台上,光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