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程式,是梨园前贤在千百年的艺术实践中探索锤炼出来的一整套表演体系。近代地方剧种虽然百花齐放,声腔可谓异彩纷呈,但在表演程式上却都有一定之规,尤其是昆曲—京剧角色行当的精细分工,基本固化了各自的表现形式,并成为一系列约定俗成、为观众所理解接受的动作...
参古定法承传统望今制奇衍新腔 ——扬剧表演艺术家李开敏演唱艺术述评 戈弘 “唱”在戏曲中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戏曲表演最动人心魄之处,往往离不开扣人心弦的唱——一种戏剧性与抒情性相互交融的唱,一种充满民族色彩和地区风味的唱。扬剧,作为一个植根江淮土地,有...
小丁欠 (小生) 撇虫 (花旦) 勾七尖子 (丫头旦、小旦) 马虎子 (花脸) 秤儿马虎子 (三花脸、小丑) 老乌子 (老生、老头) 老幺 (老旦、老奶奶) 阿立头子 (帝王) 摇大爷 (娘娘) 口优 (唱戏) 结壮 (好了) 网网 (再唱) 撒网 (不要唱了) 堆 (念、说...
炎夏一过去,“周周看扬剧”活动又揭开了序幕,工人文化宫影剧院里又传出了【大陆板】【梳妆台】【剪靛花】的旋律,扬剧迷们又开始了他们的狂欢节。9月7日晚场的《春草闯堂》,是扬州市扬剧团演出的首场大戏。在整整三个小时的演出中,蒋玲、赵紫君等青年演员情绪饱满...
一 童年的苦难 一九一三年,也就是末代皇帝博仪被赶出金銮殿的第二年,高秀英出生于古城扬州北乡酒甸一个雇农的家里。妈妈罗氏是个摇船的,嫁过一个人,后来男人死了,作了寡妇。光绪二十年,罗氏作为填房又嫁给了居长庚。居比罗氏大二十多岁。他俩过去都给过婚,但都未...
作为江苏省主要戏曲剧种之一的扬剧,自清代康熙、雍正年问产生以来,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三百年中,扬剧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同样,扬剧的艺术教育也经过了私人授徒、科班传艺、学校育入三个历程。其中,科班传艺、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
作为江苏省主要戏曲剧种之一的扬剧,自清代康熙、雍正年问产生以来,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三百年中,扬剧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同样,扬剧的艺术教育也经过了私人授徒、科班传艺、学校育入三个历程。其中,科班传艺、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
前不久,文化部表示,从今年开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年将获得中央财政拨发的8000元工作津贴。作为一份额外的“传承经费”,这笔津贴的发放表明了国家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支持,是我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的又一进展。 “非遗”保护是全世界面临的重要课题,而“非遗”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更是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一点上,泰国在1976年就设立了民间工艺技术基金,旨在复兴泰国一些传统手工艺的同时,增加乡村人民的收入。韩国对“非遗”传承人也高度重视,授予他们“重要无形文化财持有者”的荣...
二十四小时与一辈子 ——扮演《真假二十四小时》吴妹一角的体会 葛瑞莲 我在刚接到《真假二十四小时》中饰演吴妹的任务时,并无太大思想负担,因为按经验我把她分类为泼辣旦,这类角色个性鲜明,性格外向,我以为以我多年的舞台经验,演这路角色不但没有太大障碍,反而容易讨巧,因为,吴妹这类角色用我们戏剧行话说,“有戏”,用今天的流行语来说,是容易“吸引观众眼球”、容易“出彩”的角色。 然而,仔细研读剧本之后,立即发现原先的设想根本不能准确把握这个角色的多面和丰富,即简单按戏曲行当来演,演不出当今社会许许多多如吴妹般生活...
一部戏,经过时间的淘洗、市场的筛选而被保留下来,往往是因为它有意思,又好看。扬剧《巡按还乡》首演至今有十六个年头了,演遍大江南北,出现过一票难求的盛况,且久演不衰,最近又以全新的演员阵容复排演出,让我们看到了这部戏旺盛持久的艺术生命力,也看到了剧团不断打磨保留剧目的抱负和苦心。 《巡按还乡》是一部揭露封建社会罪恶、呼唤公平与正义的悲剧。著名剧作家王鸿、汪复昌没有把剧作停留在民女受害、血泪控诉的浅表层面,却把叙事的重心移位到一个主审官人性异化灵魂蜕变的悲剧历程上,从而使这个传统悲剧具有了不同凡响的新意和力度...
扬州扬剧网 扬剧戏迷网 联合发布 ★ ★ ★ ★ ★ 关于收集抢救扬剧老磁带的通告 一、...
点赞旦角 李政成 浅谈李政成老师的旦行表演艺术 上海阿丁 扬剧表演艺术家李政成老师应...
情真意切悲王后,义字当先 张爱华 写在张爱华老师与上海扬剧戏迷联欢之后 上海阿丁 应...
闲谈:原扬剧镇扬流派.传承.现状 传承 前几天我有一篇文章首发在扬剧网。不是以一个专...
宁可 张卓南:形神兼备的反一号 宁可 张卓南至今都记得,在戏校学戏时,学员们排的《...
2 第三次古琴打谱会,陈重先生介绍埙,左二为戈弘。 2 戈弘在创作中。 舞台上,光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