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扬州音乐改革 扬州市扬剧团王冰 记得2003年,扬州市扬剧团大型史诗扬剧《史可法》晋京演出,专家充分肯定了这出戏音乐改革方面所做的探索。有位专家还认为,这出戏最成功的一段音乐是大吕黄钟,但他也指出,偏偏这一段严格说来并不太像扬剧,而是借鉴了...
扬州市扬剧团舞美中心是一个具有独立运作模式的专业舞美机构,可提供从设计到制作的完整工作流程,承接戏曲,影视,大型活动,广告,平面等相关技术服务,具体有以下服务项目: 1、各类项目设计。(包括人物造型设计,舞台美术设计,灯光设计,音响设计,平...
浅谈扬剧《梳妆台》各流派的器乐伴奏 ■ 郭圣洪/文 扬剧的曲调有近二百多种,其中【梳妆台】是最主要的曲调之它的节奏能快能慢,唱词可多可少,旋律能抑能扬,表现力极其丰富。凡唱扬剧者,必选择HI[梳妆台1这一曲调。观众若看扬剧,如果到剧终时还听不到[...
一个人与一个剧种的新时代 长篇扬剧戏曲电视连续剧《十把穿金扇》主演李政成的心路历程 打开网络点击扬剧王子李政成,你会看到一片浩阔而炫目的璀璨世界。来自天南地北的扬剧迷,与日俱增的年轻追星族,发自内心的赞美之辞,不断更新的热切期盼。在诸多荣誉...
道情源于道教的仙歌道曲,后衍化为民间曲艺的一个种类。明时,道曲、道歌传入扬州,迅即流行,至清代与扬州方言结合,独立于道教歌曲之外而形成为扬州地方曲种之一的扬州道情。扬州道情又为南方诗赞体道情的一个分支,因其亦雅亦俗,曲调易学易记,爱唱者甚...
已出版的剧本 《鸿雁传书挑女婿袁樵摆渡》 华东戏曲研究院编辑,新文艺出版社, 32 开, 137 页, 1955 《鸿雁传书》 何鹤、张月娥改编,江苏文艺出版社, 32 开, 27 页, 1955 《偷诗》 陈雪波、王健民等整理,江苏文艺出版社, 32 开, 1956 , 19 页 《...
扬剧四秀 1926年,黄永在上海成立永乐社,聘请了傅成德、谢义才、王秀清和范春奎等四人,教唱扬州小开口。第一批招收了四名农村学员,即筱秀英(高)、筱秀兰(王)、筱秀花(黄)、筱秀珍(陈)。其中,筱秀珍早于三十年代已告别舞台。 前不久上海曾发现由...
扬剧金派艺术特色谈 (王 红) 今年是扬剧艺术表演家金运贵诞辰 100 周年,笔者怀着对金运贵的崇敬心情,再谈扬剧金派艺术特色,以作纪念。 所谓流派就是有自己的特色,我在从事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工作时,通过整理分析金运贵扬剧唱腔,明显体会到金派艺术的独到之处,明...
本页的书籍均为PDF格式,阅读需要先安装免费软件Adobe Reader。请点击以下图标进入Adobe 的 官方网页下载阅读软件。 建议:由于各文件大小不一,部分文件直接点击连接打开可能等待时间过长。可以用鼠标右键 点 击相应书籍,然后选择“目标另存为……”将文件存入硬盘后...
如果大而化之地研究京剧,那就可以通过透视一个人(梅兰芳)进行。如果范围稍微扩大,就可以通过透视一个集团(如四大名旦)进行。四大名旦在1927年由报社组织戏迷自发选举产生(顺序依次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其作用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当然,它内部也发...
扬州扬剧网 扬剧戏迷网 联合发布 ★ ★ ★ ★ ★ 关于收集抢救扬剧老磁带的通告 一、...
点赞旦角 李政成 浅谈李政成老师的旦行表演艺术 上海阿丁 扬剧表演艺术家李政成老师应...
情真意切悲王后,义字当先 张爱华 写在张爱华老师与上海扬剧戏迷联欢之后 上海阿丁 应...
闲谈:原扬剧镇扬流派.传承.现状 传承 前几天我有一篇文章首发在扬剧网。不是以一个专...
宁可 张卓南:形神兼备的反一号 宁可 张卓南至今都记得,在戏校学戏时,学员们排的《...
2 第三次古琴打谱会,陈重先生介绍埙,左二为戈弘。 2 戈弘在创作中。 舞台上,光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