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与一个剧种的新时代
打开网络点击扬剧王子李政成,你会看到一片浩阔而炫目的璀璨世界。来自天南地北的扬剧迷,与日俱增的年轻追星族,发自内心的赞美之辞,不断更新的热切期盼。在诸多荣誉光环的辉照下,大梅花奖得主李政成,这颗年轻的戏剧新星,正以其画亭长廊般的迷人风景,为雅踞东南的扬剧,展现出一派新时代的风貌。
在众多宣传、评介李政成的美文中,较多的说法是他八岁习艺,同年登台。事实上,李政成出世之前,就已经享受到了得天独厚的扬剧艺术的胎教。他的母亲李开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她扬剧艺术的鼎盛时期,横亘江苏、上海、安徽一带,拥有难以计数的戏迷,她的音像专辑,发行超过百万盒,至今仍然畅销。自幼深受母亲言传身教的李政成,血液里流淌着对扬剧艺术的执迷与忠贞。让扬剧走向全国,饮誉天下,这是他的梦想,也是他甘付毕生的追求。由中央电视台、江苏省文联、扬州市人民政府联合摄制的长篇扬剧戏曲电视连续剧《十把穿金扇》,是李政成历经三年艰辛努力的结果,更是扬剧艺术通过荧屏赢得全国观众青睐与喜爱的一次契机。该剧热播之前,我们似乎更有兴趣了解主演李政成在拍摄过程中传承、弘扬、突破、创新戏剧艺术的精彩花絮与动人故事。
分身赖功力 文武两叫绝
民间传奇《十把穿金扇》长期来被评话、弹词、戏曲、故事等各种文艺样式所传播,其中两位男主人翁陶文灿、陶文斌,一个刚烈勇武,一个温文儒雅;一个侠心义胆,一个足智多谋;一个仗剑而行,一个以情致胜。他们携手走上一条惊险、崎岖、曲折、漫长的寻扇之路。同时,凭借两兄弟过人的胆识与智慧,他们各自赢得了五位女子的芳心。这两个人物,个个性格鲜明,光彩照人,能演好其中一个角色已属不易,而在扬剧戏曲电视连续剧中,李政成必须同时饰演性格迥异的两兄弟。显然,他将面临三大挑战:一是陶家两兄弟早已深入人心,在观(听)众印象中形成了固定的认同心理,表演的准确、到位难度很大;二是两兄弟一个豪爽、侠义、外向,一个文静、善思、内敛;一张一弛,一文一武、一动一静、一刚一柔,两个人物都必须演绎得形象生动、细腻丰满,一身挑两角,谈何容易;三是兄弟俩并肩而行,一道抗敌,同一时间、同一场景、同一画面,两个人有对话,有交流,文武两重天,必须在瞬间转换。还有,在戏剧舞台上,唱与演同步完成,而电视剧的拍摄须分两次完成,先是在室内录制唱腔,然后到现场完成表演。外场拍摄过程中,一字一词都必须准确无误,否则,就会有穿帮之嫌;而且,先期录制时的情绪表达必须与现场拍摄时的势态神情完全吻合,稍有偏离,便是败笔。
后期剪辑时,看着李政成出神入化的一组组精彩、精细、精准、精美的画面,导演野人感慨道:李政成不仅是一位勤奋刻苦的好演员,而且他精湛的功力,过人的悟性,实在罕见。
野人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胡子的故事。为了从形象上把陶家同胞兄弟区分开来,导演组与道具组研究提议让哥哥留胡子,这样,勇武的胡子哥哥陶文灿与白面书生弟弟陶文斌就可以一目了然了。结果李政成断然否决了这个创意。李政成认为: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差异,绝不能依靠道具来实现。塑造人物形象,有两个途径,一是由内向外,二是由外向内,而要真正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只有一种途径,那就是虔诚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揣摩人物的所思所想,才有可能赋予人物鲜活而真实的生命,才有可能塑造出独特的“那一个”。李政成坚信歌德的那句名言:“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叶子形状完全一样,一千个人之中也很难找到两个人的思想性格完全相同。”他的恩师,被曹禺誉为“国宝”的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对他说过:她演过林冲、武松、钟馗、哪吒等一系列人物,每个人的性格截然不同,如何做到的呢?每个角色的创造,比十月怀胎诞生新生命还要痛苦,艺术形象的塑造,来不得半点的马虎,每个角色都必须付出心血的代价。
每个角色的塑造都需要付出心血的代价,这个道理,李政成感同身受。他记得,早在二十三年前,年仅十八岁的他在上海首演文武老生戏《打金砖》,技惊满堂,结束时七次谢幕,观众仍然不肯离去。当时,上海京剧院武生名家李仲林赞赏他这位眼手身法俱精的武生后辈。称其即使在京剧界也首屈一指,并力荐他加入上海京剧院。然而,李政成心里清楚,成功塑造这个角色的背后,是他吃常人不能所吃之苦,受常人不能所受之累的结果。其间,他曾两度足大筋断裂,一度腰椎骨折,卧床三月不能动弹。他在台上表演的毯子功、靶子功、长靠、短打、串打、串翻身、摔岔、乌龙绞柱等等过人的功夫,无一不是千磨万练的汗水结晶。除了武戏之外,李政成在文戏上所下的功夫更多。央视戏曲频道播出的所有地方大戏,无论哪个剧种,他都会一场不拉地认真观摩,并且录制下来,挤出时间来一一研究每个角色的可取之处,融百家之长,为扬剧所用。《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单下山》是一段经典的文生戏,李政成虚心向扬剧前辈周小培学习,又加入了其他剧种的优秀成份,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梁山伯风格,回回登台,回回赢得经久不息的掌声。《赵五娘》里的《扫松下书》是白髯老生戏,李政成历经数年苦心揣摩,把这一角色演得入骨入情,其苍劲、沉稳、厚重、深邃的精彩演绎,令专家和观众拍案叫绝。
戏评家们都说李政成戏路宽广、文武皆精,然而,那几十部戏里的每一个角色,他都曾付出过艰辛的努力。正是有了如此丰厚的表演艺术的长期积累,李政成才有足够的自信否决了以胡子来区别陶氏文武两兄弟的建议。李政成这样说过:塑造人物最难的地方,是凸现不同人物千差万别的独特个性;刻画人物最难的地方,是熟谙不同人物真实细腻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最难的地方,是通晓历史人物丰富复杂的文化背景。为了《十把穿金扇》这部戏,他翻阅过明末清初的大量历史资料,通读过这一时期的许多文艺作品,探究过这一民间传奇的所有情节与细节,他有足够的信心以同一副面孔饰演出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他决心挑战自我,挑战这一艺术表演的极限。
全剧关机的那一天,导演野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赞赏道:李政成做到了!他说:双胞胎兄弟,长相一模一样,但李政成“举手投足之间,武兄文弟分明。”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李政成有许多令他惊奇的地方。其中之一,李政成一人扮演两个主角,戏份占全剧三分之一,其中主要唱段多达118场,而他的先期录音与现场口型分毫不差,神情自然贴切,这样的功力,即使从演几十年的影视明星也难以达到。惊奇之二,是数场兄弟俩在同一镜头下的同台戏,两兄弟之间的对白、对唱,两兄弟与其他角色之间的表演,在机器不移位、场景不转换的情况下,李政成十九次换卸服装,十九次文武入戏,每个镜头,居然全是一次通过。野人说,其实,惊奇之余也有必然,整个拍摄期间,李政成凌晨两点收工,清晨五点起床,在镜头的背后,他做足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功课。惊奇之三,是所有惊险激烈的高难度武打场景,李政成没有用过替身,完全凭借他过硬的武生功夫亲自完成,野人说,其中有一场精彩的打戏,动作繁复,招招见奇,拍摄过程非常顺畅,未见任何异样。然而,结束后,李政成已经不能动弹。原来,拍摄中途,他的脚筋重度扭伤,一到医院,医生也感到震惊,认为如此严重的损伤,还能继续完成各种高难度武打动作,简直是奇迹。
情浓曲更美 场场达意境
《十把穿金扇》是一部爱国戏,也是一部爱情戏。几乎每一个威胁着两兄弟生命的危急险难关头,都会出现一位才貌出众的女子倾情相助,从而化险为夷。美人与侠士,美人与才子,这是中国传统式民间传奇的永恒主题。在新编扬剧戏曲电视连续剧《十把穿金扇》的美女系列中,既有宦家闺秀,也有富商淑女;既有习艺名伶,亦有农家村姑;既有小家碧玉,更有江湖侠女;此外还有卖豆腐的,制扇的,采茶的,养鸭的,她们虽然拥有各自不同的美丽灵秀,却有着同一的善意追求,那就是她们的所爱,不仅是陶文灿、陶文斌的文武双绝,同时也包含着为了挽救民族衰亡,为了拯救百姓苦难的大义与大爱。应当说,剧中的每一段情感故事,都有着缠绵悱恻、回肠荡气的感染力。该剧最能牵动人情、打动人心的关键还不在这里,新编剧有别于历史传奇的创新之处是:虽然有十位美人心甘情愿、痴心不改地深爱着陶氏二兄弟,但他们却始终如一地只爱着原初的那一个。如何理解一群女子的真爱,如何处理一群女子痴情,如何坚守心中的那份唯一,使全剧的爱情故事跌宕起伏,悬念不断。而扬剧婉约动人、清丽传神的唱腔恰好适宜此类浓情深意的抒发与表达。所有这些,都为才华过人的李政成独具特色的演唱天赋提供了展示与发挥的无限空间。
凡看过该剧李政成唱段片花的人,无不被他优美的唱段,浓郁的感情,本色的表演,精妙的意境所感染、所陶醉。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正是李政成多年来对扬剧艺术唱腔在传承其精华的基础上矢志求变求新的结果。博众家之所长,融会贯通,为扬剧所用,这一善于继承、乐于借鉴、精于变通、勇于创新的做法,使他在多部大戏的经典唱腔中大获成功。在大型新编历史剧《史可法》中,他将京剧及美声的演唱技法恰到好处地运用到《城下劝降》的大段慷慨激昂、气吞山河的演唱中,从而使婉约有余的传统扬剧唱腔多了几分黄钟大吕的铿锵与豪放之美。《狱中诀别》一场戏,李政成又将越剧尹派唱腔风格揉合其中,委婉缠绵、细腻凄美的效果动人心弦,催人泪下。他还把扬剧的曲调与扬州民歌的元素加入到传统的《板桥道情》之中,其儒雅而洒脱的韵律之美,千回百转,仙风拂心,令人如饮琼浆,醺然陶醉。拥有扬剧头牌武生美名的李政成,他的文戏唱功,既秉承古风,又别开生面,有“开口能令风雨动,一腔赢得四座惊”之誉,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一旦唱到经典唱段时,台下掌声浪涌,喝彩雷动,数度谢幕,欲罢不能。难怪北京昆剧院欧阳导演会用对戏剧表演艺术家的最高评价“文武昆乱不挡,唱念做打俱佳”来赞叹这位才华横溢的后生新秀。
在《十把穿金扇》李政成的一百多段唱词中,我们更为欣喜地看到了他对扬剧唱腔艺术新的探索与突破。例如当深爱着陶文斌的美丽女孩曹秀儿为了夺得宝扇,毅然决定嫁给恶人严虎时,李政成的那段诀别吟唱,疼到切时,令草木落泪;情到真时,使山河动容。还有,听陶文斌与心爱之侣方瑞莲的数场言情戏,无论是花前月下,还是雪地风夜,真可谓:一字吐出,落地有回声,一语言尽,入天见云动。参与拍摄《十把穿金扇》的扬剧团演员这样说过:在现场看李团长演唱感情戏,不少人几乎场场掉泪,看到尚未剪辑的毛片时,仍然忍不住眼眶湿润。李政成的唱、念、表、做,投入的全是真心、真意、真感,是艺到精处、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本色表演。正如托尔斯泰所说:“艺术家越是从心灵深处汲取情感,其情感就越真实,其感染力就越强烈。”可以想见,当该剧播出时,一定会赢得全国观众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震。
扬剧飏清波 戏上重霄九
导演野人在剧本创作、拍摄过程、后期剪辑时,对该剧始终以六个字来强调,那就是:好看、动人、有味。好看,必须有曲折的故事与精彩的情节,这一点,原本的《十把穿金扇》虽有丰厚的基础,但野人还是对整体故事构架进行了革命性的改变。是怎样改变的呢?还是让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去揭秘吧。总之,用野人的话来说,是将传说故事中幻想式的浪漫主义改变为抒情式的现实主义风格,故事更趋真实性,更趋生活化,更加贴近人们的审美需求,更能引发观众的内心共鸣。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动人呢?野人认为:首先是人物的塑造,在故事进展中渐次出现的十位女子,个个靓丽、青春,且参演者均为梨园之花,绝对不缺动人之美,尤其是贯穿全剧始终的陶氏文武两兄弟,李政成把他们演绎得神形俱备,光彩照人,观众一定会自始至终挂念着他们的命运,担心着他们的安危,享受着他们的爱情奇遇,特别是两兄弟面对与各自有关的五位美女,却最终坚守着一份真爱,野人说:动人,是一定的。再者就是有味。野人认为:有味,传达给观众的是有别于一般通俗流行剧的境界与情怀,是艺术的韵味,是文化的品味。关于这一点,野人说:李政成的出色表演,一定会在观众心目中留下值得长久品味的个性彰显而又各领风骚的鲜明形象。
自2006年始,扬剧连台本戏《十把穿金扇》分七集搬上戏剧舞台,在戏迷与观众中引发强烈反响,不少上海、镇江、安徽的扬剧迷,不顾路途之遥,场场赶来扬州观看,如入迷境。其后,众多询问与期盼纷至沓来:《十把穿金扇》为什么没有下文了?《十把穿金扇》何时再上续集?
扬剧,许多文化研究者把她的历史约定为百年,事实上,扬剧之源,至少可以上溯到清康乾盛世。是时扬州,以富庶天下的经济实力为支撑,其戏剧繁华的局面,东南无敌。事实上,各地的优秀剧种长期汇聚扬州,为了市场与观众的需要,大多融入了扬州文化的元素,而扬剧的前世,吸纳了天下诸戏之精华,其胚胎汲取了百戏之丰富营养,既兼南北之刚柔双美,又容东西之雅俗两适。因此,一路成长的扬剧,不但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更富有醇厚的共赏芬芳,有史以来,扬剧始终拥有遍布海内外的忠实戏迷,而戏迷的人脉,正随着时代的兴盛而不断壮大。
扬剧《十把穿金扇》,能否借助现代媒介,以更广阔的舞台,赢得天下观众的喜爱?这个想法,在李政成的心中已经萌发三年之久,如今,他的夙愿终于成为现实,看过电视连续剧《十把穿金扇》未剪辑片断的有关专家认为:该剧亮点频闪,新意颇多,故事抓人,剧情感人,曲调动人,场景迷人,将会在全国引起预期的反响。
还没有完全从拍摄该剧的情绪中走出的李政成眼下异常繁忙,而其旋转的轴心,依然是扬剧艺术。眼下,虽然这位年轻的表演艺术家拥有省人大代表、市政协常委、市文联副主席、大梅花奖、国家一级演员、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一连串身份及荣誉,但他的内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他明白,已经获得的成就,是三十年来汗水与心血的结晶,是对扬剧艺术挚真至诚之爱的回馈。他非常赞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那句格言:“爱自己心中的艺术,而不是爱艺术中的自己。”身为俄罗斯及前苏联杰出的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和理论家、舞台艺术改革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当代世界戏剧舞台艺术产生过并将继续产生着巨大影响,一生执导、参演过120多部大戏的斯氏对演员这个职业有着最深刻透彻的了解,所以他才会这样说:演员往往会陷入阿谀与赞扬的泥沼而不能自拔。一向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怀有一份崇敬之心的李政成,当然明白他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所以,他更加赞赏彼得•布鲁克的一句话:“表演是一门为之彻底献身的艺术,是一种苦行僧式的和毫无保留的献身。”彼得•布鲁克被人们誉为现代戏剧实验之父、后现代主义戏剧导演的先驱,曾因导演过多部莎士比亚剧作而享誉世界。李政成研读过他的许多戏论,其中有一句话他愿意终生铭记,那就是:即使功成名就、名声显赫的明星演员,也必须“从零开始,才会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从零开始”,这是李政成每天清晨起床练功时口念的台词,这是他人生的台词。李政成说:他的恩师裴艳玲令他高山仰止,然而,在随中国大梅花艺术团赴全国各地演出期间,每当发现一个地方剧种有价值的唱腔或表演技巧时,裴先生虚心求学的精神,像孩童一样真诚与认真。李政成说:这就是大海钟爱每一滴水的博大襟怀。李政成明白:幸逢盛世,在政府的重视以及各方力量的鼎力相助下,扬剧的新时代已经拉开了序幕,但就他自己的艺术问鼎之路而言,就打造扬剧在海内外的地位与影响力而言,其路漫漫,求索无涯。李政成如是说:比勾栏戏台更宽广的是电视传播,比电视传播更宽广的是人生舞台,比人生舞台更宽广的是永远也难泅渡到彼岸的浩瀚艺海。他愿意用这样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戏山有路勤为径,艺海无边苦作舟。
我们知道,大师王少堂曾经成就了扬州评话的一代辉煌,然而,即使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重视,即使身居中国曲协副主席这样的高位,即使创建了流芳百世的王派水浒,王少堂的艺术人生依然是淡薄而宁静的。所以,今天,我们同样要赞赏李政成这种从零开始,志求高远的艺术境界。在通往艺术大师的征程中,在铸成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的磨砺中,在开创扬剧崭新历史的跋涉中,李政成,正奔跑在途中。借长篇扬剧戏曲电视连续剧《十把穿金扇》即将开播之际,我们真诚地祝愿风华正茂的李政成修成正果,终成大业。
(责任编辑:水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