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被誉为维扬戏“四大名旦”之一、“苏北梅兰芳”的著名扬剧演员——张月娥离开我们已整整六十年了。然而,对于张月娥的的故事,我们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不同凡响的为艺人隆重吊唁之举 因突发急性心脏病与世长辞了。就在6个小时前,他还在南京军人俱乐部为驻宁军地首长进行纪念“八一”建军节的演出。噩耗传出,中国戏剧家协会及主席田汉、 副主席梅兰芳均发来了唁电。梅兰芳大师还委托“中国京剧院四团” 著名扬剧演员——张月娥 向张月娥敬献了花圈,並参加其丧事活动。《新华日报》 发了讣告,成立了以江苏省文化局长钱静人为首的22人“ 张月娥同志治丧委员会”,隆重的祭奠活动进行了三天。 1956年8月4日上午,张月娥追悼会在南京殡仪馆(中山南路三元巷)举行,当时会场内外及马路两旁聚焦了大批的群众在等候灵柩出来。中午时分,酷热难当,门外的人却越来越多。当灵柩抬出向城外墓地前进时,江苏省及南京市各文艺团体组成的送葬队伍已长达两百多米,沿中山南路途经内桥、三山街、中华门、雨花路的街道两侧数以万计的群众目送灵柩而过,灵柩走了好远他们才逐渐散去,但仍有不少市民自动参加到送葬的队伍里。这样隆重的祭奠活动,在扬剧界是绝无仅有的,即便是江苏省整个文艺界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在我国繁花似锦的戏曲百花园中,扬剧并非艳丽夺目的奇葩,张月娥也只是诸多较有影响的老艺人中的普通一员,何以受到党和政府的如此器重,受到戏剧界同行的如此尊重,更受到广大群众的如此喜爱呢? 才艺俱佳的“苏北梅兰芳” 张月娥自幼刻苦学艺,博采众长,大胆创新,独树一帜。从事扬剧事业30余年,成功地塑造了多位鲜活舞台人物,得到观众好评。 张月娥(1909-1956),原名张文龙,字海清,扬州市邗江县公道桥人,出身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自幼受香火戏熏陶,十分聪颖,稍长在启蒙老师许云山指导下学唱香火戏专攻花旦,并感悟月宫嫦娥之不凡,取艺名“月娥”。后经丁宝珊指导,进步很快。1920年11岁与义兄潘喜云一起离开家乡赴上海闯荡江湖,到上海后入香火戏班(后称维扬大班,也叫'大开口'')边学边演旦角戏,糊口谋生。 在学戏过程中,当时香火戏最有名的花旦胡玉海(艺名小皮匠)俏丽流畅的唱腔,特别吸引着张月娥。张月娥曾经下了大力气反复模仿胡玉海的特征音调和润腔方法,反复加以吟唱和运用。所以,他的演唱风格是从胡玉海唱腔的衍变、发展中“化”出来的。《吴汉杀妻》是他常演的剧目。张月娥在剧中饰演王兰英。他那如泣如诉、激动人心的唱腔,凡是曾经听过的戏迷都有深刻的记忆。在“大开口”唱腔上继承和发展了胡玉海唱腔,行腔自由明快。所唱大开口(七字)、(十字)、(船凋)、(泼水调)、(斗法调)诸腔,一改过去大开口雄健高亢有余,抒情婉约不足之病,刚柔相济,腔里含情。如《白蛇传 -水斗》既唱出对法海的忿怒,又唱出对许仙眷念的复杂感情。他把大开口的粗犷风格和善于叙述的特点融合其中,使他那明亮的嗓音、激情的堆字,感染着广大观众。大、小开口(维扬文戏)合并之后,张月娥很快掌握了小开口的曲调,20世纪30年代,仰慕名旦臧玉梅(堆字梳妆台)、(数板)及《五子哭坟》和《化钗》诸名唱腔,字斟句酌,刻意揣摩;他刻意学习臧雪梅流畅自然的“堆字穿板”的唱法,锐意创新。他设计的“半句相错”的对唱形式,尤受同行和观众的赞赏。表演中注重人物塑造,声色俱佳。 他效仿胡玉海腔之妩媚甜柔,撷取十岁红唱腔爽朗清新,又博取众长,融会贯通,锐意创新,独成一格。同时倾心于扬州清曲名家王万青演唱清曲之“字清、腔纯、板正”,并引用于自己演唱实践中。在《斩经堂·吴母》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中的[梳妆台]、[大陆板]中,不仅运用了“堆字”唱法,还运用了传统“摊破”的方法,将原只用一句唱词的句幅,逐句摊成二句或三句唱词,而且句逗分明,字准腔顺。 张月娥年轻时有一条好嗓子,不但音域宽,而且高音突出,音色细而圆,真假声并用,转换自然。通常张月娥演唱用降B调,这是一般男演员无法做到的,因而,他与女演员同台演唱时不用翻弦,特别是在男女紧口对唱,可以避免翻弦而产生的不协调感。张月娥的唱腔格调鲜明,以高昂、奔放、朴实著称,始终保持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他在演唱时,根据人物感情,对旋律和节奏进行变化,给人深刻的印象。他演唱的另一特点是“先字后腔”,善用“堆字”,灵活多变,常把多句唱词连在一起,越唱字堆得越紧,没有一点间隙,最后用一个甩腔博得满堂彩,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张月娥的演唱口齿清楚,咬得准,送得远,吐字清晰。他的嗓子很少有沙哑的情况。解放前为谋生计即使每天两场演出,也能保持声音响亮自然。 张月娥的戏路很宽,他先演花旦,后改小生,还能演老旦和丑角。他演的《单下山》一剧,别具一格。他塑造的梁山伯淳朴、憨厚,所唱曲牌以善于叙事、富于动感的[大陆板]为主,如他在“走过一洼又一洼”一段唱中,只用了一排[大陆板],却堆上了多句唱词,唱得生动、活泼、诙谐。解放初,他与王美云(饰祝英台)合演的整本《梁山伯与祝英台》,无论是在南京下关,还是在夫子庙,只要一挂牌演出《梁祝》,就一定客满。张月娥在《秦香莲》一剧中饰演国太,属老旦行。在《铡美》一场中,包拯要铡陈世美,公主搬来国太,国太唱的也是用[大陆板],演唱时节奏紧、速度快,并把下句后半段提高,把原来尾音提高四度,表达出为救驸马陈世美的激动感情。张月娥唱时激昂、豪放、苍劲、大方,把既是国太,又是一个老年妇女的特征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张月娥还向京剧学习武功,制备新颖的服装、道具,在他每次出台之前,舞台都焕然一新。据老艺人潘喜云回忆,张月娥曾以老乡学戏人身份拜会京剧大师梅兰芳。在梅大师精心指导下,受益匪浅。抗战胜利后,在沪的梅兰芳大师立即剃须登台上演《斩经堂》以庆祝抗战胜利。因其班底不在沪,遂邀麒麟童饰吴汉,扬州老乡张月娥客串吴母,自演王兰英。这场戏演出之时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客串助演的张月娥在戏中人物塑造别具一格,声色具隹。演出后梅大师对张月娥说,张先生你不仅扬州戏唱得好,京剧唱的也很够味,真是好样的! 由于张月娥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反复揣摩,锐意创新,终于自成一体,形成了自已特有的艺术风格。在三十年代中期,上海维扬戏舞台上的张月娥已经是一位唱、做俱佳的演员。他演出的《三请樊梨花》、《十二寡妇征西》、《王宝钏》等戏,得到广大观众喜爱,被誉为维扬戏“四大名旦”之一,“苏北梅兰芳”的雅号亦迅速唱红长三角。 在21世纪初陆华云所撰“我国诸多‘梅兰芳’”一文中,“苏北梅兰芳一一张月娥”霍然位列第五。 善出新招的团队“掌门人” 张月娥不仅在扬剧艺术上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演员,而且无论是解放前牵扯小戏班的班主,或是解放后担任剧团的领导职务,都展示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这在众多的扬剧著名演员中是难得一见的。 扬剧在旧社会称为维扬小戏,不论国民党统治时期还是日伪政权下,都长期遭受歧视,只能到设备低劣的演出场所上演,有时甚至被当权者无理下令禁演。当时国难当头,民不聊生,业务清淡,卖座不佳,许多艺人难以养家糊口。为了稳定艺人情绪,切实解决艺人吃饭难的问题,张月娥一方面向老家堂弟张文宣借用十担稻米作为戏班生活备用,又借鉴京剧界的经验,在演戏收入中预提留吃饭钱,集体开伙,保证戏班里人人有饭吃,张月娥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组织班子,坚持演出,进而扩大扬剧的影响和流传地区,同时也为诸多维扬戏班稳定队伍,渡过经济难关提供了成功经验。1941年张月娥带着他的几个徒弟,从上海辗转扬州、镇江,后来落脚南京。他们挂牌的下关二板桥共乐戏园虽然是个小场子,但却成了维扬戏张家班的南京发祥地。为了招来观众,张月娥先后邀请了多位名角前来搭班。参加搭班演出的有臧克秋(小狮子),陈立祥、华素琴、王月楼、房竹君、朱龙喜、高玉卿、高秀英、武麟童、金玉昆、王美云、石玉芳、夏玉楼等,还请了著名琴师鲍有为、王少华、陈大有及鼓师刘一飞。张月娥领导的班子在下关站住脚、扎下根后,他又分一部分演员到城南夫子庙一带演出。文德桥旁的老秦淮(鸿运楼)成为又一个经常演出点。有时张月娥还组织第三个班子在城中转场演出。这样,张月娥班就在南京地区很快为广大扬剧观众所熟知。同时,张月娥还经常组班到扬州、镇江、蚌埠、芜湖等地演出。为提高知名度,扩大演出影响,张月娥十分注意提升戏班的组织、管理水平。南京解放前,他效仿兄弟剧种的做法,把班子改为以他的“字”命名的“海清剧团”,意喻“世虽混浊,艺海当清”,此举在诸多维扬戏班中一鸣惊人。“海清剧团”不仅人员初具规模,演职员达三、四十人,而且编导策划、名角担纲、行当齐整、演出规范,这与传统的家庭班、师徒班、草台班确有很大不同,在宁镇扬一带名声鹊起。 南京解放后,张月娥努力学习,提高觉悟。1950年底,张月娥在文化部召开的全国戏曲工作大会上听了田汉所作《为爱国主义的人民新戏曲而奋斗》的报告后,立即行动,回南京就将“ 海清扬剧团”更名为“力进扬剧团 ,意取“紧跟共产党努力向前进”。 一次剧团去六合演出,恰逢当地遭受自然灾害,张月娥当即决定将团里的不多的演出收入进行赈灾,引起团里部分演员的不满,有人甚至为此向上级领导告状,这时有关部门才知道张月娥的赈灾之举。南京市文化处的领导认为这真正体现了“人民政府爱人民,各行各业为人民”的社会新风尚,应该弘扬光大,并对这部分演员进行了说服教育,提高了大家的认识。 张月娥作为剧团团长,经常同市文化处领导接触,对党的方针政策比一般演员了解得多,当著名扬剧演员高秀英对是否应招去省扬剧团发生犹豫时,他竭力劝导高秀英不能太近视,必须从大处着眼。他为高进行这样分析:虽然民间职业剧团可能在经济收入上一时比国家剧团高,但它毕竟发展受限,经济上也难有长久保障,而省团则不同,政治地位,演出条件,发展前景都要好得多。最终高秀英来到省团,不仅成了省扬剧团主要台柱之一,还当选为江苏省第一届人大代表。 张月娥是当时江苏地区屈指可数的首届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并担任了南京戏曲统一公会会长。他利用这一条件,积极参加挖掘传统剧目工作,组织全市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同时广交各界朋友,推动建国初期江苏演艺事业发展。其中与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交往特别令人难忘。1956年初,他在获悉京剧大师梅兰芳计划解放后首次回故乡省亲,并于3月在南京举办首演的消息后,当即向领导建议请梅大师与本省演员会见,聆听其教导。领导同意后,委派他在江苏省第一屆职工业余文艺会演第四天演出第五场时,安排梅大师与众演员会面。那天上午,江苏省专业文艺团体为职工业余团体和业余演员作示范演出。由江苏省扬剧团、锡剧团、歌舞队、京剧团、工人文工团演出《海上漁歌》、《庵堂认母》及民歌、舞蹈等十余个节目。幕间,京剧大师梅兰芳专程到会场与众演员见面,並致辞说: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提高艺术水平,來迎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示范演出后,江苏省属各剧团优秀演员姚澄、沈佩华、王兰英、高秀英、华素琴、费兴生、雪飞等十余人,也和职工业余演员会见。这次不分专业业余,相互观摩学习,大师亲临指导,行业开拓眼界的会见之举,令众多业内人士兴奋不已,一时传为佳话。 德艺双罄的扬剧“园艺家” 扬剧曾在我国戏曲百花园中芬芳绽放,而现在已是我国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月娥将毕生精力献给了扬剧的发展传承和演艺耕耘。他以男旦为始,后改小生、兼唱老旦和丑角而苏沪闻名。他演出过的《袁樵摆渡》、《鸿雁传书》、《王宝钏》、《偷诗》、《三请樊梨花》、《十二寡妇征西》、《洋烟自叹》、《宋江杀惜》等剧目,让众多扬剧戏迷久久不能忘怀。1954年出版的《扬剧曲调介绍》收录了7首张月娥所唱曲调;1992年10月出版的《扬剧音乐》收录了11首张月娥所唱曲调。1997年3月出版的《扬州市志》“戏剧音乐”中指出,著名乐师江腾蛟,前輩艺人葛锦华、张月娥、臧雪梅、金运贵、叶兰芳等,均对扬剧唱腔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江苏戏曲志·南京卷》中说:“ 他(张月娥)的嗓子音域宽,高音突出,音色细而圆,真假声并用,转換自如。他的唱腔格调鲜明,具有高昂、奔放、朴实的特点,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並能根据人物感情变化演唱。他擅长‘堆字’唱法,常把多句唱词连在一起,越唱字堆得越紧,最后用一甩腔,把情绪推上顶峯,往往获得观众热烈掌声”。 张月娥积极参加挖掘传统音乐、剧目工作,做出了成绩。解放前,扬剧没有文字剧本,唱腔没有曲谱,完全用口传心授。解放后,南京市文化处派文艺工作者下团帮助艺人学习文化知识和识谱知识,记录唱腔和剧本。张月娥积极提供传统曲调,包括花鼓调、清曲曲调、香火戏曲调,其中不少曲调被收入扬剧音乐一书。他还先后整理、改编、提供了《张古董借妻》、《鸿雁传书》等传统剧目,为扬剧的发展宁愿替她人做嫁衣。 以《鸿雁传书》为例,当今人们大多知道这是高(秀英)派名剧,因为正是这出戏,使高秀英在华东戏曲会演中一举夺魁,名扬江苏戏曲艺坛。但这出戏幕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扬剧传统剧目《王宝钏》是张月娥从三十年代起就经常演出的一出戏。《鸿雁传书》是《王宝钏》剧中的一折。正当高秀英为参加华东会演的剧目尚无着落,领导和演员都十分着急之时,张月娥果断无私地拿出自己挖掘、整理多年的这出戏交由高秀英主演。为了让领导和剧目审定组对戏份有更直观的感受,张月娥还粉墨登场作了专场演出,邀请省局领导和剧目审定组的同志观看,得到大家的支持和赞赏。因为他提供的不只是单一文字本,而是包括曲调、表演、化妆等一个完整的演出记录鲜活模本,为参演剧本的整理、加工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整理过程中,张月娥自始至终都和整理者仔细推敲和研究。正是在这个剧本的基础上,经高秀英和其他参与同志的认真排练和精彩表演,才取得骄人的成绩。为此张月娥亦获大会颁发的优秀剧本奖状。1955年由张月娥,何鹤改编,何鹤执笔的江苏民间戏剧丛书《鸿雁传书》出版发行。这是扬剧第一本带有曲谱的单本正规出版物,而后又再版,可见该剧的艺术影响和观众喜爱非同一般。 在最容易滋生争名夺利思想的文艺界,能拿出自己多年辛苦劳动的成果去助别人夺魁,是难能可贵的。张月娥确有这种难能可贵的思想境界。老艺人刘一飞回忆称赞说,“张月娥风度翩翩,待人宽厚,广交朋友,团结同仁,深受扬剧界同行的赞誉,是个德艺双罄的扬剧老艺人!” 此外张月娥还力荐本团主演房竹君与上海友谊扬剧团主要演员顾玉君合作上演《上金山》。1953年周恩來总理观看《上金山》后,赞扬说“扬剧美,曲调丰富变化多,耐听耐看。它和淮剧的家乡距离那么近,可是两个剧种的特点又是这样鲜明突出,足见地方戏曲中劳动人民的创造性真是各有千秋,万不可一概而论,抹煞特点。”周总理的话不仅是对《上金山》的演出肯定,而且对扬剧作了高度赞赏和评价。作为南京实验扬剧团团长的张月娥,与上海友谊扬剧团团长华桂生是多年好友,为了迎接华东戏曲观摩大会,心照不宣,倾力支持沪宁两地“两君”姐妹花同台献艺,成就了又一段合作双赢的佳话。当年顾玉君饰白素贞喜获演出一等奖,房竹君饰小青喜获演出二等奖。1955年,两位团长为向敬爱的周总理表达敬意,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大力支持下,又力挺“两君”演拍舞台艺术片,让扬剧登上银幕,献给敬爱的周总理和亿万观众观看。正是张月娥的促成,使《上金山》成为了首部扬剧戏曲电影,有力助推了建国初期苏沪皖地区扬剧的发展与普及。 此间,由武俊达担任执行编辑,由张振亚、陈彭年、陈大琦、黎延方、黄河等参加编选的《扬剧曲调介绍》一书,1954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中收录了张月娥7段唱腔。分别为“双蝴蝶”和大开口“七字句”、“十字句”、“ 船调”、“快板”、“ 漁调”、“ 水斗”。1986年6月由刘一飞口述、陆声洪整理的“ 苏北梅兰芳一一张月娥”发表于《扬剧艺术史料》 第10期中,刘一飞还追忆摹唱张月娥大丶小开口各一曲唱腔。 拓宽戏路的“三改”带头人 1951年5月周总理签发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提出了改戏、改人、改制方针。张月娥在任南京力进扬剧团和南京市实验扬剧团团长期间,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倡导全团的演职人员,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搞“三改”,创作排演了许多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戏(当时称时装戏)。主要演出的剧目有:配合禁烟禁娼的《洋烟自叹》,配合农村土地改革的《枪毙恶霸地主萧月波》,配合户口登记工作的《黑户》,配合新婚姻法的颁布的《小女婿》, 配合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大豆丰收》和《葡萄熟了的时候》,配合反特工作的《镇压特务缪凤池》、《两脚狐》和《东海最前线》,歌颂革命英雄人物,创作演出的《刘胡兰》,配合教育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人往高处走》,配合抗美援朝运动,创作演出的《志愿军的未婚妻》, 配合粮食统购统销运动,创作演出的《送粮路上》等等。这些剧目的排练与上演,不仅使“三改”方针得到贯彻落实,同时也推动扬剧从传统幕表戏跨入编剧、导演、演员三位一体的新时代。 特别是现代剧《枪毙恶霸萧月波》,该剧真实深刻地揭露了南京市七里洲恶霸地主萧月波的罪恶人生,紧紧配合土地改革,体现了南京人民当时敢于斗争和当家作主的新时代精神。由于该剧人物真实、事件真实、细节真实,反映的是发生在南京人民身边普遍关心的重要事件,因此在春节戏曲竞赛上一经问世,立即引起轰动,形成十乡八村的乡亲成群结队远足数十里赶到城区鸿运楼剧场,彻夜排队购票。该剧连演83埸,埸埸满座,观众达4万多人,是南京解放初期演出场次最多、观众人数最多,被其它剧种移植最多的新剧目。该剧获当年南京市春节戏曲竞赛演出第一名。 再说《志愿军的未婚妻》一剧,讲述的是一个叫赵淑华的女共青团员,在鼓励未婚夫郑永刚参加志愿军后,能够紧密依靠组织,团结群众,坚持与农村中的落后思想作斗争,积极帮助未入门的婆家耕种收割,鼓励未婚夫在朝鲜前线立功,终于以自己实际形动,扭转了母亲的悔婚思想,消除了公公的疑虑,打破了老年人的封建观念,取得了思想上的胜利。这出戏,通过一个农村女孩子在婚姻问题上的斗争,突出地宣扬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反映了集体主义在斗争中必然胜利,批判了农村中某些残存的封建意识以及部分农民自私落后的观念。剧作者对题材处理思想超前演绎朴素,使该剧在演出过程中能够始终吸引观众,给人以较深刻的印象和较強烈的艺术感染。尤其是对赵淑华这一人物的塑造,以及她周围环境的安排,具体地反咉了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在我国广大农村中所引起的巨大变化,刻划了在这样巨大变化中新的一代妇女的成长典型。是一出宏扬抗美援朝精神的好戏! 张月娥在任南京市实验扬剧团团长期间,不仅积极支持编导人员大胆创作现代戏,还亲自担任一些戏里的角色。如《洋烟自叹》是出扬剧独幕戏,张月娥饰包人了,就这一个人的戏,运用其独特的唱念做舞,将包人了因吸鸦片造成家破人亡、险些伤命的经历,以及后来决心听共产党话,戒掉鸦片,重新做人的思想转变,演绎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再有反映粮食统购统销的《送粮路上》是出三个人的戏,张月娥饰陈老爹(农民代表)、李华饰陈女、陈立祥饰奸商。由于三个演员都是著名艺人,围绕送粮路上争购粮食和将丰收后的粮食缴公还是私卖的过程演得环环紧扣,十分动人,既歌颂了翻身农民粮食丰收后将粮食卖给国家、支援国家建设的爱国主义精神,又鞭笞了“只顾小家不顾大家,只卖高价不顾国家”小农经济思想。此外,他在《刘胡兰》中扮演村长一角,“大青松”一段唱,表现出村长在残酷敌人面前,沉着、坚定、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该唱腔由一支民歌风格较强的[割朵朵]改编,通过他的演唱,改变了原曲的轻松、活泼的情调,显得节奏沉稳,庄严而有气势。 张月娥在任团长期间组织创作如此之多的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的现代戏,足见他政治觉悟高,艺术功底厚,组织能力强,对推动扬剧事业发展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颇具影响的积极作用。 远见卓识的“三下扬州招新人” 张月娥深知一个剧种的发展离不开两条:一是好的剧本,二是优秀的演员。因此在狠抓发掘传统剧目,创作新剧目的同时,特别注重扬剧人才的培养。 1951年冬,南京市文化事业管理处决定把力进扬剧团改建为南京市实验扬剧团,张月娥被委任为团长。实验扬剧团建团之后,上级拨给剧团一批补助款。当时演、职员的收入还很低,团内也有许多东西应该添置。这笔补助款如何用?引起大家的争论。张月娥首先想到的是培养新演员,他和大家商量,决定克服其他困难,用这笔钱招收和培养扬剧新学员,为事业的发展增添生力军。这在当时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决策。他一改过去演员个人收徒传艺的形式,变为剧团统一招考系统培训。从1952年到1955年,他三下扬州招收学员,在扬州、邗江、仪征一带应试学子趋之若鹜,哪家子女有幸选上,街坊邻里都为之喜贺。在首批招收了20名男女学员的同时,还请来清曲名家王万青、尤庆乐、韦少章等老艺人任教。后来这批学员单独成立演出队后,他还经常派有经验的演员到学员队帮助排戏助演,言传身教。 1956年3月,张月娥经组织上同意,亲率演出队青年演员观摩梅兰芳在宁演出,圆了大家多年想看梅大师演出的梦。学员们观摩回来后进行了座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在“凤还巢”中的程雪娥这个角色,梅大师表演出來是个温厚端重、美丽而多情的少女,他的举止动作,使观众觉得在台上演戏的不是梅大师,而是和我们一样的大女孩子。在“洛神”戏中,对洛神这一神女,表演的是那么细致、那么美妙,而洛神的情思,也很深刻地表达出來了。在“穆柯寨”戏中,梅大师表演的又是一个勇敢多情的穆桂英,巾帼女杰英勇善谋的性格又显得那么鲜明。看了三个戏后,觉得梅大师的表演艺术必须用全身心的努力來学习。我们过去在艺术上有了一点微小的成绩就会自满起來,在艺术学习上,还未能做到勤学苦练。通过这次观摩后,我们都下决心要好好学习。梅大师勤学不倦的精神,谦虚的品格,卓越的表演艺术,就是我们好榜样。 张月娥对学员们不仅注重表演艺术的提高,也很重视对青年演员的思想品德的教育,经常用亲身经历向青年讲述扬剧艺人在旧社会所受的屈辱和苦难,我们这些在旧社会常被嘲讽的“戏子”,如今成了受人尊重的演员。沒有共产党就也没有扬剧艺人的新生!他还多次对青年学员提出希望“演好戏、做好人”。 经过几年的严格培训,这批青年演员后来全部输送到省扬剧团, 1959年又以这批演员为主组成了江苏省青年扬剧团直至两团合并。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这批学员大多成为江苏省扬剧团的主要演员或艺术骨干,有的还在省戏校担任扬剧教师,继续为扬剧的发展与传承发挥接力棒作用。 后记: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笔者自幼曾得前辈张月娥教诲,对其德艺双磬二三事记忆犹新,即使以当代的眼光审视60年前张月娥的演艺人品和行事风格,仍可以“与时俱进”概而习之。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党和政府提倡编史修志,弘扬民族优秀历史和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笔者遂从《中国戏剧史》、《江苏戏剧史》、《扬州市志》、《邗江县志》及《公道镇志》等志书和有关扬剧的图书、网站、报刊等传媒,淘得不少有关老艺人张月娥介绍文章和事迹片段,特整理汇辑成文,并以此纪念为扬剧的传承和发展毕尽一生的表演艺术家张月娥。 (责任编辑:水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