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人物传 表演 扬剧唱词 老资料馆 扬剧论文 报刊专著 舞台艺术 导演 传承谱系 行话习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扬剧戏考 >
  • [表演] 青衣知识介绍 日期:2007-05-09 00:51:16 点击:1534 好评:8

    青衣还有一个名词叫正旦。这跟前边说的正生,及后边的正净差不多的意思。就是说在一个行当里,是中心的、主要的部分。按照传统来说,青衣在旦行里占着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叫正旦,青衣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旧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没有老年,老年就变成老旦了。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一般不念京白,而且唱工相当繁重。典型的青衣戏例如《白蛇传》最后的一折《祭塔》,还有孙尚香听说刘备的死讯,到江边去哭祭的《祭...

  • [表演] 花旦知识介绍 日期:2007-05-09 00:50:55 点击:1001 好评:13

    旦行的第二大类叫花旦。花旦的情况跟青衣正相反,从服装上来说,都是穿短衣裳,或者是短褂子,短裤子,或者是短袄子,短裙子。即便是穿长衣裳也是绣着色彩鲜艳的花样。从年龄上看,都是扮演青年女性。从表演上来说,是以做工和说白为主。在说白上是以京白为主,当然也有说韵白的,可是说京白的比较多。人物性格一般都比较活泼、开朗,动作也比较敏捷、伶俐。这是从总的方面来说花旦与青衣的区别。如果再细说一下,花旦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花旦,指的是扮演性格上比较活泼、爽朗,举止上也比较轻盈伶俐的青年妇女角色。这样的角色,丫...

  • [表演] 小旦知识介绍 日期:2007-05-09 00:49:49 点击:754 好评:4

    在旦角里,除去青衣和花旦两大门类,还有一种小旦,本来可以附在花旦里,可是因为和花旦还不大一样,所以单列出一类。小旦在京戏里,现在还没有一种特殊的行当来应工。,所谓小旦,就是扮演一些年轻的小女孩的角色。一般都是配角,作主要角色的狠少,所以都是由次要的旦角来扮演。如果真找个小女孩来,恐怕也演不了。另外从形象上看,也不见得合适,因为这些小女孩虽然是配色;可始还有些戏,例如《御碑亭》里王有道的妹妹,《翠屏山》里的迎儿以及其他戏里一些扮演丫环的角色。你说他没戏吧,又有点戏,真正的戏也不多,用小孩来演,又演不了,用主...

  • [表演] 武旦知识介绍 日期:2007-05-09 00:49:09 点击:550 好评:2

    武旦是表演一些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也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短打武旦,穿短衣裳,这类的武旦,一般是不骑马的,也有骑马的,比较少。她重在武功,重在说白,还有一种特殊的技巧,就是打出手。有的还以跌扑取胜。在唱上和表演上稍为差些,不太注重,这样的戏很多,例如《打焦赞》的杨排风,《泗州城》的水母,《打店》的孙二娘,《无底洞》的白鼠精,《摇钱树》的张四姐,《三岔口》的店主婆等,都属于短打武旦。另外还有长靠武旦,就是妇女也穿上大靠,顶盔贯甲。这样的角色,一般都是骑马的,拿着一把尺寸比较小的刀,所以有个专门名词叫刀马旦。...

  • [表演] 老旦知识介绍 日期:2007-05-09 00:48:40 点击:784 好评:2

    老旦是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老旦的表演特点,就是唱、念都用本嗓,用真嗓,但不能像老生那样平、直、刚劲,而应该像青衣那样婉转迂回。《钓金龟》的康氏,《赤桑镇》的吴妙贞,《望儿楼》的窦太真,《遇皇后》、《打龙袍》的李后等,都属于唱工老旦,专门以唱工为主;而《清风亭》的贺氏,《西厢记》的崔老夫人,《李逵探母》的李母等都属于做工老旦。还有新移植到京剧里来的《对花枪》,其中老旦也扎靠,这似乎比较新鲜,其实传统京戏里有一出《雁门关》,里面的余佘太君就是扎靠的,不过这个戏,多少年没人演罢了。当然,老旦这个行当也在逐渐的扩...

  • [扬剧戏考] 巧云光彩照人 扬剧激情讴歌 日期:2007-08-01 09:02:42 点击:495 好评:0

    ——大型现代记实扬剧《陈巧云》观后 (刘家培) 江都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组织创作的大型现代扬剧《陈巧云》, 6 月 23 日在江都大会堂公演,获得了极大成功。这是江都扬剧团以实际行动向陈巧云学习,回报社会,答谢戏迷的一次免费演出。演出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数百戏迷。戏迷们为主人公的“情系国防,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自尊自强”精神所震撼,为演员的激情讴歌所打动。会场内十分安静,戏迷们大多是含泪看完了整场戏,情到感人处,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继大型现代扬剧《江上青》后,这是江都扬剧团推出的又一台七场大型现代戏。该剧集...

  • [表演] 彩旦知识介绍 日期:2007-05-09 00:48:08 点击:483 好评:4

    ...

  • [表演] 正净知识介绍 日期:2007-05-09 00:47:48 点击:473 好评:6

    正净还有好几种名称,一种叫大面,就是大花面的简称,又叫大花脸。正净的表演特点,一般是以唱工为主,所以又叫唱工花脸。唱工花脸还有两个专门名称,一个叫铜锤,还有一个叫黑头。因为京剧里有一出戏叫《二进宫》,戏里的花脸叫徐彦昭,他是典型的唱工花脸,基本上没有什么动作,手里拿一柄铜锤,所以人们就把铜锤作为唱工花脸的代名词了。黑头是怎么来的呢?京剧里有很多包公戏,例如现在人们常见的《打龙袍》、《赤桑镇》、《铡美案》等等。这些戏里的包公(包拯)都勾着黑脸,这黑色脸谱,在京剧里又叫黑净,又叫黑头,包公戏都是唱工戏,都以唱...

  • [扬剧戏考] 《安寿保卖身》结构再欣赏 日期:2007-07-25 12:12:37 点击:1991 好评:6

    《 安寿保卖身 》是一出优秀的传统戏,叙述顾凤英历经千辛万苦寻子并最终团圆的故事。 传统戏曲非常重视抒情的作用,编剧总是抓住能抒情的地方大肆渲染,而传统戏曲开放式的串珠结构,又能保证编剧将笔墨集中在能抒情的场次上。此剧尤见特色,如“金殿认子”一折中有四个角色的唱词都在百句之上,这在其他任何剧种的节目里是极为罕见的。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能“情”打动观众,而不是泛泛的抒情?如何在安排这么多抒情唱段同时,不让观众觉得重复?且看编剧是怎么做的。 首先是抓住抒情点安排唱段。《 安寿保卖身 》中的大量重点抒...

  • [报刊专著] 扬州的戏剧 日期:2007-03-02 16:52:24 点击:4048 好评:-2

    扬州的戏剧 柯林·马克林 [ 澳大利亚 ] 著 明 光 译 在中国戏剧史上,扬州是一个令人很感兴趣的城市,因为它极清楚地表明了盐商赞助戏剧所带来的影响。然而,我选择扬州给予特别的注意,还有更为客观的原因:除了北京以外,仅有扬州留下了足够的资料,使我们有可能详细的研究,最重要的资料是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该书是本写得很清晰的旅行指南。作者写它作了大约三十年的准备工作,完成于 1794 年。鉴于成书的年代,本章的论述将集中在 18 世纪后叶。 根据该书丰富的资料,我们能肯定地说,其他城市也享有戏剧的繁荣。离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