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粉墨一世纪笙歌
扬剧的年龄有多大﹖有人说它是初出茅庐的村姑,有人说它是饱经忧患的长者。扬剧的故乡在何方﹖有人说它在二分明月的扬州,有人说它在十里洋场的上海。 面对种种互相抵牾的说法,我们寻觅。扬剧自有自己的身世,人们缺少的只是发现。 清代是一个地方戏曲兴起和盛行的时代,清初的扬州,舟楫便利,人文荟萃,凡事皆能得天下风气之先。一班班代表着全国各地艺术精华的梨园弟子纷纷来到扬州,他们带来了昆腔、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这些操着南腔北调的艺术家们不但给扬州市民以欢乐,而且给扬州文化以滋养。 扬州本来是一个歌吹之乡,市井间咿咿呀呀的清曲、乡村里咚咚锵锵的香火、城镇上蹦蹦跳跳的花鼓、书场中说说唱唱的评弹,以及街头的杂耍、野外的秧歌、逢年过节时的荡湖船、红白喜事时的十番鼓……五花八门的乡土艺术使人眼花缭乱。这种种艺术,有的与戏曲有密切关系,有的包含着戏曲的因素,有的自身正在形成戏曲。它们是如此丰富多彩,再吸收了南北戏曲的营养,接受了四方艺术的浸润,从它们当中孕育出一个扬州地方戏来,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扬州历史上第一个地方戏呱呱出世了。它的名字,董爱江《扬州竹枝词》称之为“小乱弹”,李艾塘《扬州画舫录》称之为“本地乱弹”,焦里堂《花部农谭》称之为“郡城花部”。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史》?下册?明确地写道,“除了上述梆子、皮黄、弦索三种主要声腔剧种的兴起与发展之外,‘乱弹’诸腔所包括的地方戏还有不少,如在扬州兴起的扬州乱弹……也莫不是适应当地人民群众的需要和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和有利的艺术条件及社会物质条件之下产生和发展的。”至此,“扬州乱弹”的名称可以说是确认无疑的了。 扬州乱弹说的是扬州方言、唱的是扬州小曲、用的曲牌如?银绞丝?、?四大景?、?鲜花调?、?凤阳歌?、?花鼓曲?、?耍孩儿?等都是扬州清曲传统曲调、它的班社遍布扬州城内外。 清嘉庆年间,扬州的形势忽如江河日下。盐业萧条,经济崩溃,商人破产,市民困顿,扬州乱弹失去了原来的经济基础。班社瓦解,艺人星散,扬州乱弹在一百多年之中积累起来的艺术,不能不暂时地退出舞台,而同民间固有的香火、花鼓相结合。于是在中国戏曲史上出现了一个百年难遇的现象——在同一土地上,产生了两种戏曲:扬州香火戏和扬州花鼓戏。 香火戏源于“傩”。本是迎神驱鬼的,不但扬州有,全国各地都有。那么在扬州,它是怎样从一种巫术演变为戏曲的呢﹖1957年在扬州曾发现清代乾隆甲辰年?1784?手抄神书《张郎休妻》,实为戏曲演出提纲。这证明在乾隆年间,扬州的巫术已有明显的戏曲化倾向。但扬州香火戏的进化很缓慢,它在很长时期内都只有半职业性的艺人,它的演出始终含有祈祷神保佑平安的目的。 扬州花鼓作为一种载歌载舞的艺术,它开始向戏曲转化的时间,大约在清代康熙年间。扬州花鼓戏的发展同样很缓慢,经过了一二百年艰难历程的扬州花鼓戏,仍然处在街头卖艺的境地。如果说香火戏是为神的艺术,花鼓戏则是为人的艺术。为神的艺术多正剧,为人的艺术多喜剧。在扬州花鼓戏剧目中,除了继承自扬州乱弹的《打花鼓》、《打面缸》、《探亲相骂》、《瞎子观灯》、《张古董借妻》、《王道士拿妖》等诙谐剧目外,更突出的是《小上坟》、《小放牛》、《种大麦》、《打城隍》这些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小喜剧。它的那些名为“跌怀”、“撞肩”、“跨马”、“背剑”的动作,生动而又风趣。它的那些称做“喜鹊登梅”、“蜻蜓点水”、“玉兔拜月”、“骑驴上坡”的舞姿,源于生活又美于生活。以丝弦伴奏的?种大麦?、?磨豆腐?、?青纱扇?、?隔垛垛?、?相思调?、?跌怀调?、?撞肩调?等扬州花鼓戏曲调,无不悠扬婉转,活泼轻松。 清末民初,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艺人们沿着长江浪迹他乡。1911年,扬州香火戏艺人崔少华等率班到上海演出;1917年,扬州花鼓戏艺人陆云霞等率班到汉口演出。自此,长江中下游各大商埠,如上海、镇江、南京、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武汉等地,都留下了扬州艺人的足迹。有些远征者,甚至到达重庆、成都、杭州、天津。 在所有留下扬州艺人足迹的城市中,最重要的是上海,上海成了扬州戏曲的复兴基地和第二故乡。 (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