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人物传 表演 扬剧唱词 老资料馆 扬剧论文 报刊专著 舞台艺术 导演 传承谱系 行话习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扬剧戏考 >
  • [人物传] 李政成:出人出戏出精品 扬剧也有大作为 日期:2025-03-06 09:00:29 点击:1225 好评:14

    李政成 一级演员,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剧)代表性传承人;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扬州市扬剧研究所所长。曾荣获第二十一届戏剧梅花奖、2010年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第二十一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榜首等奖项;李政成扬剧生行表演艺术获第三届张庚戏曲学术提名;领衔主演的扬剧《郑板桥》...

  • [扬剧戏考] 创作谈 | 彭楷仪:于《郑板桥》中邂逅饶五娘 日期:2025-03-06 08:57:04 点击:1217 好评:0

    于《郑板桥》中邂逅饶五娘:我的创作感悟 文 | 彭楷仪 作为一名青年演员,能参与扬剧《郑板桥》的创作,对我而言是一次充满挑战的艺术修行。当初接到剧本,我在兴奋的同时,也倍感压力。排一出新戏,不仅是简单的把唱念做表编排出来,更重要的是找到有别于其他角色的风貌与气度。我曾试图在文典中寻找一个名为饶五娘的女性...

  • [人物传] 小剧场里演扬剧 先锋亦传统 扬剧《千里江山》主演游佳琦 日期:2024-07-23 16:38:34 点击:1685 好评:16

    传统戏曲如何与年轻人产生链接?在保持本体艺术特色前提下,融入年轻人的审美趣味,或许是一种尝试。2022年,百年扬剧史上诞生了首部小剧场剧目《千里江山》。剧中主角之一王希孟的扮演者,就是扬州市扬剧研究所青年演员游佳琦,这也是他主演的第一部戏。 家传小生却偏...

  • [人物传] 拉好我的琴,傍好台上“角儿”“00后”主胡王安琦 日期:2024-07-23 16:37:57 点击:1945 好评:16

    在传统扬剧配乐中,有两个主奏乐器司鼓和主胡。 主胡要托住演员的所有唱腔,协助情感表达,随机应变带领整个乐队。在扬州市扬剧研究所乐队中,有一位00后主胡王安琦,她16岁时便拉满《白蛇传》整场,也是《郑板桥》《千里江山》等剧目的主胡。 选择源自热爱 王安琦7岁开...

  • [人物传] 卓荃颢:“00后”鼓佬 日期:2024-07-23 16:22:54 点击:1499 好评:10

    【凡人小传】 卓荃颢,2002年出生,现任扬州扬剧研究所青年演奏员,司鼓,曾获江苏文艺大奖铜奖。 【凡人自述】 甘当舞台绿叶,享受寂寞荣光。 【版面欣赏】 22岁的他,担任新编扬剧《郑板桥》司鼓 卓荃颢:00后鼓佬 上月底,扬州扬剧研究所带着新编扬剧《郑板桥》和《折子戏专...

  • [人物传] 李开敏让扬剧艺术放光彩 日期:2024-04-10 10:04:03 点击:12982 好评:108

    李开敏让扬剧艺术放光彩 扬剧是扬州著名的地方剧种,它与扬州评话、扬州弹词、扬州古琴等艺术形式一样,早已名闻遐迩,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特别是老年听众对扬剧更是情有独钟,而扬剧界的李开敏,则以形如流水、婉转柔美的唱段、醇厚素朴、含蓄深沉的表演,...

  • [人物传] 【凡人传】卢小杰:误入行,爱一生 日期:2023-09-15 08:59:17 点击:5016 好评:10

    【凡人小传】 卢小杰,著名扬剧琴师、胡琴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二胡学会理事。现任扬州文化艺术学校特聘教授、扬州市扬剧研究所首席主胡等。 【凡人自述】 学习艺术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每个阶段都要学会把握一个度。刻...

  • [人物传] 老艺人人物介绍大全 日期:2022-09-30 20:28:54 点击:35566 好评:51

    本版主题怀念为扬剧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己逝艺术家。 因资料所限,尚有不少已逝艺术家未能收录,谨致歉意。 欢迎对本版艺术家简介和图片资料提出宝贵意见。 欢迎提供有关艺术家的简介和图片资料。 本版文字资料和图片,部份摘录已出版的报刊书籍,部份选自江...

  • [人物传] 扬剧玉字辈名旦 公道好媳妇潘玉兰的传奇人生 日期:2022-09-30 18:43:27 点击:6656 好评:49

    一、扬剧早期女演员的基本辈分 1925年之前,扬剧的前身维扬大班(大开口)和维扬文戏(小开口)的演员均系男性。 自1925年农历正月十七日起,先后成立了新新社、民鸣社、永乐社,方出现女性扬剧演员。她们是七贞一凤、十香十五玉、八秀四兰、七霞一芳、十二鸾等...

  • [人物传] 李开敏扬剧的 “小窍门” 日期:2022-08-17 17:47:25 点击:2179 好评:42

    李开敏扬剧的 小窍门 ■金沙人 国粹京剧的形成,扬州功不可没。徽班进京从扬州出发,当时也许没人注意,一干戏班子乘船沿运河而上,车马劳顿,走一路,演一路,吃尽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京城,后来成为中国戏剧界惊天动地的大事件。由此开始与秦腔、昆曲、汉剧等全国各地剧种切磋竞技,借鉴吸收,融会贯通,自成一派,铸就京...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下一页
  • 末页
  • 37363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