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大事记 扬剧戏评扬剧戏考 网络E文 名家题词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扬剧戏考 >

娱神娱俗香火戏

时间:2011-08-09 12:24来源:扬州扬剧网 作者:韦人 点击:




 

扬剧的直接源流之一扬州香火戏,源于香火。香火又称僮子、端公,也即古代的“傩”。“傩”原是驱疫的意思,“傩神”就是驱疫之神。《诗经·卫风》:“佩玉之傩。”《论语·乡党》:“乡人傩,朝服立于庙之阼阶。”《吕氏春秋·季冬》:“命有司大傩。”古代举行驱鬼逐疫的祭仪,称为“傩舞”。舞者头戴假面,手执干戚等兵器,表现驱鬼捉鬼等内容。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傩舞”逐步向娱人方面演变,加强了娱乐成份,题材也大为丰富,出现了表现劳动人民生活和民间传说故事的节目。在一些地方,“傩舞”发展为戏曲形式,称为“傩戏”。
扬州的傩文化由来已久,民间专司祈神驱鬼活动的神坛俗称“香火堂子”。李斗《扬州画舫录》说,香火就是傩:
傩在平时,谓之香火。
清初宗梅岑《同内人送腊》有“击尽细腰残腊鼓,贻君双股诱花刀”之句,原注中写到扬州傩舞的表演:
谚云: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假面,作金刚力士以逐疫。
晚清黄惺庵《望江南百调》更直接描绘了扬州傩舞的戏曲化倾向:
扬州好,古礼有乡傩。
面目乔装神鬼态,衣裙跳唱女娘歌。
逐疫竟如何?
这些乡土文献都表明,扬州香火一直拥有扮神弄鬼、化妆歌舞的表演技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清代扬州香火在演唱内容上已不仅是简单的“神祭词”,而是具有神话色彩的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他们往往在祭神驱鬼的仪式之后,以锣鼓伴奏,演唱《魏征斩龙》、《秦始皇赶山塞海》等故事,通宵达旦,观者云集。
乾隆甲辰(1784)年扬州香火戏神书《张郎休妻》手抄本的发现,证明那时扬州香火戏已有了完整的大型剧本。联系到李斗《扬州画舫录》所述:“本地乱弹,只行于祷祀,谓之台戏。”我们可以知道,扬州香火设坛演戏由来已久。据一些有家谱可查的世袭神坛所提供的资料,扬州香火戏艺人可以追溯到十代以上。借祈神降福、逐疫驱邪之机,行野外搭台、演戏娱人之实,其实就是焦循及其子焦廷琥所述的“湖村二八月间,赛神演剧,铙鼓喧阗”。扬州香火从傩舞发展为戏曲,时间很早,从乾隆抄本《张郎休妻》到笔者收藏的同治神书《陈光蕊》,均足以说明这一点。由于扬州香火戏有这样厚实的基础,才可能在清末民初盛行于扬州农村,并迅速在上海得到发展,最多时有十三个香火戏班在上海演出,成为深受旅居上海的苏北同乡欢迎的一大剧种。
扬州香火的起源,据出身于香火世家的老艺人潘喜云、周荣根、丁宝珊、王长坤等先生提供的神书所记:“先传木铎撞铜钟,唐朝留传锣鼓响。踏罡步斗请神驾,驱邪逐疫一柱香。”说是唐代扬州就有了香火,一直流传到今天。神书自然不可尽信,但许多著名香火堂子所提供的家谱,说明扬州香火的确源远流长。邗江香火艺人丁宝珊之子丁久高提供的丁家香火家谱,其谱名为“上、林、世、廷、国、万、长、久、兴、远”。到丁久高本人,已是第八代,在丁家第一代之前,还有“陈立堂”、“陈树堂”等香火坛方。高邮著名老艺人朱龙喜曾排出他家从朱康侯到他本人的七代香火名单,但他申明,朱康候并非朱家香火的第一代,而是再上面记不清了。江都邵伯杨家庄,有个刘家香火堂子,已成为当地古老的地名。据老艺人刘鹤童介绍,刘家香火也可追溯到“宏、天、林、学、登、耀、显、淯”八代之上,他本人属“淯”字辈。
据潘喜云、周荣根先生于1962年所写《扬州香火戏》介绍,唐贞观年间封“乡人傩”为“逐疫户”,北宋末年改称“香火”。满清入关后,“香火”一律重新登记,列入三教九流之类,属府县阴阳学管辖,从事迎新官上任、送退任官、护日护月、求雨求晴等活动。城市香火不缴税,因此要听差,乡间香火一年要完两季税。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做东岳大帝盛会,四月初一做狱神堂大会。香火有很多活动,如打扫狱神堂和将军马棚,咬鸡头,洒血酒,甩辫子,斩钢刀等。香火的儿子继承祖业要登记,先做会,老师给他在左膀上开刀,就像和尚烧戒疤一样,然后由阴阳学发给证明,无证就是私的。这种情况一直1949年建国以前,世袭继承的香火坛坊一直未变。所谓“坛坊”,就是各姓神坛都划定一定的营业范围,各个香火堂子都按照划定的区域承揽设坛做会的业务,互不侵犯。一方做会,当坊坛主是当然的“醮首”。人手不够,可请外坊香火帮忙,称为“客师”。后来,做会从室内发展到室外,从香火会发展到香火戏,但这种以坛坊为主的格局仍然没有打破。
香火的活动,主要是做会。“会”的名目繁多,有祈祷禾苗茁壮的“青苗会”,有祝愿耕牛肥壮的“牛栏会”,养猪的有“圈生会”,祭祖的有“家祖会”,生病求神的有“消灾降福会”,病好还愿的有“喜乐会”,过生日做寿的有“长生会”,怕小孩子出痧、麻、痘、疹的有“过关会”,砌房造屋的有“安土会”,渔民祈祷虾鱼茂盛的“七公会”,船民祈求顺风顺水的有“大王会”,此外还有疾病流行时的“都天会”、“城隍会”、“东岳会”等等。做会时,室内设神坛,当中供奉玉皇大帝(称为“化主张公”),旁侧同时从奉当坛神主牌位。如“青苗会”供奉蝗王天子(即“蝗虫之王”),“牛栏会”供奉金牛大王,“七公会”要供奉耿七公神位,“安土会”供奉土地福德星君等。神坛当中悬挂锦缎绣花欢门,两边挂四幅神幡。又用红、绿、黄三色纸剪成若干长方形小旗,上写神号或神符,用线在室内拉成井字形。红烛高烧,香烟缭绕,庄严肃穆。室外用长杉木(或长毛竹)竖一旗杆,尖端扎松枝和“元花”、“元宝”(纸制),用五色纸剪戳成龙形旗幡。若是“青苗会”,还要在这一坛坊所辖的秧田内,遍插五色小旗,一眼望去五色缤纷,气氛热烈。然后由香火三至五人,身穿法衣,手敲单皮鼓,口念“神祭词”,载歌载舞进行祭神活动。其内容为:
一、请神。唱歌颂神王之词。词的内容视请何神而定,如“七公会”唱耿七公救民升仙之词;“消灾降福会”唱都天吕岳舍身救人,被玉皇封为都天昊王的神词;“长生会”则唱“彭祖八百遐龄”、“王母蟠桃会”等神书。不管什么会,都要请“符官”,全称叫“三界值符使者”,据说请了“符官”才能把人间的愿望转达天庭,也才能转达玉皇旨意,降福人间。这“符官”就是唐丞相魏征的第九个儿子魏九宏,称之为“九郎官”。因此,香火在神祭词中必须唱“九郎官辞学救父”、“龙宫借马”等内容的神书。
二、十献。请神到位之后,要献香、献烛、献纸马、献酒、献茶、献盐、献猪、献羊、献鱼、献蔬菜,谓之“十献”。每献一样,都要专门唱出它的来历和用途,以及相关的故事。如献酒唱“杜康造酒”,献纸马唱“蔡伦造纸”和纸的用途,献猪头唱“五猪救母”,献蔬菜唱全国各地产生的各种蔬菜等。其中虽有不少迷信的东西,但也使人增加不少知识。
三、发表与打扫。即按照本次设坛做会的内容,把自己的意愿写成表牒,请符官转达天庭。形式上由本坛会首,在香火的引导之下,在坛前叩头礼拜,香火唱词、焚表,然后由其中一位香火扮女装,头扎蓝布头巾,两额插黄元纸马,身穿女褂,腰扎黑色女裙,手执九铃刀(刀背上有九个小环),在会首带领下到各户“打扫”(意即驱鬼)。每户人家事先准备好一只水碗,碗内放铜钱数枚,上放一双竹筷或柳枝,还要准备活公鸡一只。香火来时,在家前屋后,牛栏猪圈,来回窜跳,持刀挥舞,作驱邪捉鬼之状;然后抓住公鸡,咬破鸡嗓,遍洒鸡血,又用水碗上的柳枝,在门槛上一刀两段(有的香火在自己膀臂上将柳枝砍断)。最后,由其他随行香火,以石灰帚在大门两旁,大书“人口太平”四字,主家鸣放鞭炮,以示驱邪逐鬼,大吉大利。
以上香火所作的巫傩活动,笔者于七十年前亲眼所见,与清代有关“傩仪”与“香火”的记载,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与所谓“面目乔装神鬼态,衣裙跳唱女娘歌”也是一致的。至于为何要男扮女妆?是因为古代巫觋有分工,男觋祈神,女巫驱鬼,因扬州香火皆男子为之,故不得不男扮女妆,以觋充巫。
扬州香火有“五岳”、“洪山”两大帮派,各有活动范围。地区如何划分,笔者曾访问过许多老艺人,各有各的说法。有的说,东有洪山,西有五岳。有的说,扬州以西的天长、六合、仪征等西部丘陵地区为洪山派,扬州东部,江都、高邮、兴化、泰县等里下河地区为五岳派。也有人具体指出,扬州、江都、邗江、仪征、六合的东半部为洪山,六合的西部、泰州的东部以及高邮、兴化等地为五岳。
实际上,随着扬州香火向戏曲的演变,两派之间的区域界限已逐步打破。但从唱腔上来看,来安、天长、六合以及扬州西部邗江丘陵地区的【洪山调】,确是别具一格。可能由于当地方言,与纯粹的扬州话,有一定差异,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唱腔。建国前有一段时期,当地称香火戏为“洪山戏”,建国后安徽省来安县、天长县还专门成立洪山戏剧团和洪山戏学校,同时举行老艺人座谈会,收集、挖掘遗产。潘喜云、周荣根等老艺人曾应邀参加过天长县委宣传部召开的洪山戏座谈会。后来逐步倾向于认为“洪山戏”属于扬州香火戏的一个支派,才撤销“洪山戏”的名称,改称扬州戏和扬剧。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