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大事记 扬剧戏评 扬剧戏考网络E文 名家题词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网络E文 >

扬剧铁杆戏迷颜岭烟花三月下扬州——赴扬散记

时间:2006-06-30 14:29来源: 作者: 点击:




网友篇

       初春三月,怀着一片忐忑之心,踏上了赴扬的行程。虽说家里祖辈都是扬州近郊人,小时候也常随祖母一同下乡,但真正进入扬城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这都是因为那让人魂牵梦绕的扬州家乡戏,不过等待我的将是什么呢?

      “颜岭……!”一声清脆的呼喊传到耳中,此时我还在一个德国的同学家里与其父母叙谈,这应该是扬剧网的站长汤玉祥来接我了。握手的同时我也打量了他一番,咦?!面前分明是一个精干、腼腆又有点羞涩的小伙子,不象往日论坛上那个风云叱垞、威风八面的版主嘛!待他把我接到家中,才知道原来站长还有这样一位能言善道、聪明能干的贤内助。

       汤汤也成了我这次赴扬活动的总策划和“专用司机”。在他那辆轻骑摩托上,我们跑遍了各个和扬剧相关的重要据点。剧场、剧团、电台、和演员名人的会面、盆景园的票友演唱、网友们的聚会……当然,最让人关心的还是那让我们能得以相识的扬剧网。这次总算有机会知道他是怎么做网站的了,原来到今年3月份之前扬剧网都是在网吧和扬剧团的电脑上在八小时之外一点点搭建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欣喜二次赴扬时,汤汤终于添置了电脑,可以在家庭工作室里大展身手了。这也给我们机会一起切磋网络技术,音频视频技巧。我这才发现原来我们还是有不少共同点的,比如在软件的认知和使用上、比如在器材的应用方面,还有一样喜欢的玩的电脑游戏,可谓是志趣相投了!

       看到散人的第一面是在我下榻的宾馆里面。他的确与其网络印象十分吻合——文质彬彬、富有学究风度。做起事来停停当当、有条不紊,一切看似信手拈来,却又处处体现出了成熟稳健。数日交流,才知道散人不仅是扬剧,还是扬州文化、历史、人文方面通才。知识渊博令人赞叹。

       说了这么多,看戏交流才是最主要的。更多的网友还是在剧场中第一次见面,即使是日后的聚会,也无处谈的不是戏。过目不忘的扬剧音乐专家暮林秋月、电台为扬剧传播作出巨大贡献的许艳老师、扬剧迷中年轻企业家代表吴桦先生(雷厉风行、果敢!)、扬剧迷中知识分子先进代表关先生(执着、好学、敢言!)、成熟稳健的苏本华(还为扬剧培养下一代戏迷——他的女儿)、活泼伶俐的二月青青、专业水准的票友朱勤……哪一个不是我们扬剧戏迷年轻一带中的菁英!英容笑貌活灵活现,往日的一个个虚拟人物却又实实在在于现实生活中再现,怎不叫人欣喜!我现在一想起你们,还经常会不由自主地痴痴傻笑。

----------------------------------------------------

名家篇

 

       这次通过各位热心人的引荐,能和众多的扬剧名家相识,感到非常幸福。前前后后在各场合会面的前辈名家有李开敏老师、汪琴老师、杨国彬老师、苏春芳老师、梁友发老师和夏桂兰老师。(当然还有相识已久的姚恭林老师,我将另辟新帖详述)。

       第一个感觉就是所有的这些名家都那么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然后就是感到他们和他们的众多舞台形象是那么地相似。

       李开敏老师一如她塑造的众多大家闺秀、贤妻良母一样,在生活中也是那么和蔼、慈祥。汪琴老师是在扬剧团时相遇的,适逢她的舞台生活50年活动前夕,被她那种对事业的执着深深折服,那股干劲,谁能相信她是60几岁的老人?杨国彬老师就像舞台上塑造各种角色的千面能手一样,言谈中诙谐但不失庄重、冷静而又不少轻松,往往一语中的,恰中要害!苏春芳老师则处处洋溢着生活的气息,与她的交流决不会感到沉闷。梁友发老师的功力大家一定熟知了吧,他就在饭局上给二月青青的“小和尚下山”配像、配动作,把我们包厢里的服务员小姐当场就逗得前俯后仰……

       深深为扬剧有这么一批热心的老艺术家而感到高兴,也祝愿他们健康快乐,永葆艺术青春!

       还有一个不是演员的名家——新兴金属的严总:这样一位企业家,对扬剧的热情投入不是光用金钱衡量的,而是一片心。他听到有我们这样的年轻戏迷,比什么事都高兴,一定要和我们认识一番,对我们加以鼓励。那天吃过饭,又和我们几个小家伙在茶室聊到子夜时分。现在真是有扬剧传媒的地方,都能见到他的身影。扬剧网也是在他的帮助下,结束在网吧里面搞维护,编程序的历史的。

----------------------------------------------------

看戏篇

       这次回来虽然时间不长,但有幸看到了扬州扬、江都扬和高邮扬三个剧团的戏,谈谈我看过之后的感想。应该说这回看戏看得还是很爽的,因为发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男演员在冒尖,甚是为扬剧感到欣喜。一方面,我自己偏爱男演员的演唱,另一方面扬剧的男腔更难唱,要让人感到听得舒服、好听更不容易。这回就我现场听到的而言、留下深刻印象的有扬州扬的李政成游庆芳,江都扬的凌宁和高邮扬的翟金银。

       对李政成的唱是从98年碟片里面的板桥道情开始的,当时就感觉是眼睛一亮,扬剧还能这么唱的!但99年他们到上海来演出的时候,没有他的大戏,只记得《冲天鸟》里面最后一场的唱得非常深情(好象用的是补缸),但不长没有成大段子,所以只留下他是武生的印象。然后就多年没有他的资料了,去年底从扬剧网下载了两段他的新唱腔,才感到确实中听。适逢37日的穿心扇头本李政成主演,这场戏让爱听唱的扬剧迷过足了戏瘾,又一次感叹,扬剧还能这么唱的。由于用的是淮剧本,唱词很多,怎么样用扬剧曲牌衔接好,怎么摆脱所谓的扬剧“不能(大段)唱”的问题?剧中他的核心大唱段共有三个,上半场里面的几排梳妆台接兰关,下半场到最后的大开口接联弹,特别是联弹部分,进行了加工改革,越唱越快,把淮剧里面有的一气呵成的激情用扬剧的曲调表现出来了,不容易,一个字“爽”!也许穿心扇这出戏从思想性这些大方面没有什么宏伟的意义,但对于爱听戏的人来说,不能不看,最好还是在剧场里面看。这种气氛不是在电视机前能够体验到的。

       游庆芳的唱是从99年扬州扬赴上海演出的时候认识到的。他当时也没有演大戏,但在演唱会时经常唱《方卿羞姑》的“三年前”,当时就觉得象,太象姚恭林了。而且这个人非常敬业,在沪演出的时候,一共10天吧,没有他的戏的时候,他就坐在观众席上场门一侧看戏,几乎都是从头看到尾。后来有一次加唱的时候,团长出来介绍他是姚恭林老师的学生,哦,原来如此!但那次加唱的周派的“单下山”,一样很有味道。后来在2002年的时候有幸认识姚恭林老师,在上海的顾友芳老师(化妆师)那里,姚谈起一次他和游庆芳一起在江都分演“羞姑”的事情,连他自己都说,象!就数他象得不得了!但游庆芳的嗓音游刃有余,因此他不局限在姚腔的象上面。非金派的唱腔照样拿得起来,这次在穿心扇的头本里面听到的有他的两段梳妆台,里面不仅仅有继承,还有很多自己的东西,中听!

       凌宁的出名我原先也想的多少有点因父之名吧。但这次看到剧场中效果确实好,演唱技巧继承凌贵泉老师的风格非常到位,特别是共鸣音部分。充分发挥了凌氏风格那种嗓音洪亮、共鸣好,音色圆润甜美,唱腔质朴纯真的特色,很多人确实要听的就是这口。而且和前几年相比较,凌宁的高音部更出色了,没有以往音像制品中高音区偶有发尖的现象,音色厚亮,声音一个字一个字砸在你的耳朵里面。

       翟金银在我的眼中是这两年迅速窜红的演员吧,是否为大多数观众都接受了,我不知道,但确实把我迷了一阵。音域高是他的特色,但又不是单纯的卖弄嗓子,在高音区的润腔还独具韵味,唱得很俏。音质也很有磁性和吸引力。特别是他的梳妆台,听得过瘾,大家唱得玩都知道的,梳妆台往往是从高音起腔的,一般唱起来容易吃力,但却正好发挥他的优势。伴随梳妆台特有的激情伴奏,在剧场里很容易吊起观众的胃口。

    另外扬州扬剧团的一个30多岁的优秀男演员群体不能不提。象陈俊的隽永(好象他的名字前两年还是用“隽”的吗?怎么扬州扬剧团近年来掀起改名大潮?),周斌的高亢激昂,张卓南的黄中大吕之势,王海的清新老生之风格,他们这几位加上我上面提到的几位应该乘着好时候出点专辑,带OK的,让大家好学唱学唱,现在花脸和老生的唱段有人想学都没有伴奏。

    还包括盛军李路两个丑角,也一身都是戏,我这两天看到他们和赵紫君合作的四大老爷打面缸碟片,这才让人体会到什么叫小丑不丑。许艳老师推荐我一定要看看《野猪林》里面陈俊和周斌两个小生演的丑角,非常出戏。看来这个群体攒在一起是到出戏的时候了。我个人认为,扬州扬的男演员现在总体要比女演员雄厚。众所周知,男演员要出名出戏出彩比女演员更难,扬剧的男腔又是那么难以驾驭得好,真是为有一个优秀男演员的群体感到欣喜,扬剧舞台上不能少了阳刚之气。但欣喜之后,不免还要忧虑一番:年轻男演员后继乏人啊!在过10年,年龄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那时等龚莉莉这批小旦们成熟起来,又要阴盛阳衰了!怎么办?

----------------------------------------------------

杂记

       来扬一次不容易,总结一下是原有的计划。但我自己也有惰性,疏于笔头,以至于今天才动笔,所以有些事情都一下子想不起来了,林林总总没有来得及写进去的慢慢拾遗补漏。

       我对旦角的描述不多,并不是因为我不喜欢旦角的唱。因为平时自己喜欢唱得玩,所以生角唱腔琢磨得比较多。在国外又没有什么及时更新的资料,主要还是对各大名旦的近况不了解。前几年的时候迷李开敏老师的唱腔迷得不得了,也学得玩玩的。而且发现她的一大段、一大段的套曲能学两段的话,对于发声用气还是很有帮助的。这次还有机会和葛瑞莲老师聊了几句,原来才知道她是网站的常客,我发的帖子也都看过,一见面的时候马上就进入话题了,一点也没有陌生的感觉。

       在扬剧团的时候还和陈俊老师寒暄了几句,问及他为什么最近上台不多?也是英雄最怕病来磨啊!腰有伤了。据说有一次排练的时候,唱着唱着就直站着动不了了。想当初99年的时候他一个人在台上唱《珍珠塔·跌雪》啊,大段唱作不算,还有带着雨伞的翻吊毛!又在李政成他们的武戏群戏里面走龙套翻小翻……

我再给你们看一张照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最右面的那个演员叫何锐,也就是我回国之前经常问起的99年在上海加唱的“小演员”。由于他长得后生,我把他当成汤玉祥他们一批的了,其实他也30多岁了。这次高邮扬演出的时候,也有幸和他聊了几句当年上海演出的事。他自己的话说是我唱的“老腔老调”,但我听过的决不是那种“土腔土调”,他唱的“雷打张继宝”、“五子哭坟”非常有扬剧的味道!现在上台唱的不多,但大家如果有机会能听到他唱的话可以饱饱耳福。市扬藏龙卧虎吧?!


(责任编辑:)
顶一下
(20)
87%
踩一下
(3)
13%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