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大事记 扬剧戏评 扬剧戏考网络E文 名家题词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网络E文 >

看《王昭君》忆江公蛰君

时间:2006-07-29 19:22来源: 作者: 点击:




    六月中,我携在美出生的孙儿、外孙返国度假,以增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所以一下飞机的次日,即冒酷暑与之去了北京,随后又观光了古城扬州、苏州……

 

 

 

 

  有幸,在此期间,欣逢省扬剧团经过五年精心雕刻的《 王昭 君》,即将晋京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行前进行最后一次彩排。我自然不能错失良机,一定要看,而且一定要带孙儿、外孙同看。他们都是首看中国戏曲。

 

 

 

  尽管两个孩子对剧情故事,对舞台上所发生的一切均不理解,但,他们却兴致勃勃地从头看到尾,并感到十分新鲜地向我提问个不停。我于是便从剧本的故事谈起……就这样谈着谈着,不禁使我忆起亡友 江公蛰 君……

 

 

 

  我和江公五十年代初同在省京剧团共事,他任副团长,我作导演。由于我俩都热爱戏曲,特别是京剧,加之,彼此生活趣味相投,闲时常把酒论戏,从而,几十年来,我们交住不断,成为挚友,直至1990年他病逝。

 

 

 

  江苏文艺界为什么都尊称他为江公:一是他出身革命世家,其六叔江上青为新四军皖东北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江公本人1939年即参加了革命;其弟江泽民早在解放前,就读上海交大时即秘密加入地下党。二是江公家学渊源,祖父系扬州名医,琴、棋、书、画俱精;江上青投笔从戎前乃是上海文艺大学高材生;九叔江树峰解放后长期任扬州文联主席,是诗、词高手;而他自己不但历史知识渊博,更对古典文学造诣极深,所以,几十年来,我写的剧本无不请他给予指点。但他始终虚怀若谷,为人和蔼可亲。八十年代初,他着手改编曹禺的话剧《 王昭 君》,从立意、结构、人物的安排和塑造,乃至唱词、唱腔都曾说与我听。其中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全剧的立意到底是沿用元曲中马致远的《汉宫秋》写,把昭君出塞写成一出缠绵、哀怨的悲剧;还是仍按曹禺作为喜剧来改编?因为1978年曹禺的话剧《 王昭 君》一问世,即引起一些争议,认为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 王昭 君不可能具有主动请嫁的思想境界,是违反了历史真实……

 

 

 

  在这一问题上,不但在当时,就是现在我依然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给予新的诠释和处理,不但允许的,而且是应该的,只有求新求变才有进步。何况戏剧并不等同历史,而对历史的认识,也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如果说剧中人的思想认识会受时代的局限,难道剧作家的思想就不受时代的局限的吗?

 

 

 

  远在四十年代郭沫若写的《屈原》,六十年代写的《蔡文姬》,不都是话剧史上的不朽之作吗!郭老在写《蔡文姬》时曾坦言:“蔡文姬就是我——是照着我写的。”特别是对曹操这个历来被作为奸雄的人物而加以歌颂,使曹操成为解决矛盾,变悲剧为喜剧的关键人物,不也是成功之作吗!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江公,虽然他为改编《 王昭 君》付出很多心血,但在上述“反历史”风的影响下,该剧最终没能付排。但他丝毫没有介意,泰然处之,这正是默默奉献一生的写照。

 

 

 

  1995年省扬剧团袁振奇同志,力排众议,以曹禺同名话剧为母本,根据江公的遗作重新改编,前后经过五年的辛勤劳动,多易其稿,精益求精,全团上下,团结一心,终就在1996年底进行首演,并被省委、省政府指定为当时召开的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专家演出。后又参加省第二届戏剧节,获优秀剧目奖等20多个奖项。1999年由省电视台摄制为四集电视剧,先后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奖、省五个一工程奖。2000年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中进行展演。 王昭 君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徐秀芳两次为江总书记视察工作及外事活动献演该剧片段,受到江总书记的亲切接见。现在又被选为江苏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我相信不久将会传来在京成功演出的喜讯。

 

 

 

  江公!虽然17年前你改编的《 王昭 君》曾被束之高阁十几年,但在改革开放的阳光照耀下,不但由省扬剧团全体同志为之再生,而且取得一系列的辉煌成果,我相信你在九泉之下,也会为这高兴不已!

 

 

 

  弹指间,你已离开我们十一年了,看扬剧《 王昭 君》,倍加忆念故人,你的大家风范和辛勤劳绩,永驻史册!

 

    2001911午夜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