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闹的节日里静静地思考
时间:2010-01-08 23:13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赵忱 点击:次
事实表明,选择厦门,是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气候宜人,是12月厦门最迷人的优势。来自大江南北的戏剧团队在厦门12月和煦的冬风里绽放着如春的笑颜。
观众可人,是12月厦门最暖人的风景。从市中心的人民会堂,到远近不一的郊区的大小剧场,中国戏剧人遇到了爱戏剧懂戏剧的观众。来自北方的大嗓门秦腔以及异地生存的福建的细声细语的越剧,都意外地受到了罕见的礼遇。
事实同样表明,承接中国戏剧节,是厦门聪明的选择。厦门是一个不缺乏节日的发达地区,名目繁多的各类经贸、文化节日经常在厦门落地。但是,厦门人民没有想到他们第一次承接的中国戏剧节是这样的丰富、多元、热闹,它们以戏剧艺术的样式,独特而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传统戏剧文化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努力。
中国戏剧家协会每一个参与本届戏剧节活动的领导和普通工作人员对此都深感欣慰。把一个具备优良传统的节日办得有声有色、深入人心,这是他们所希冀的,他们如愿以偿——他们和莅临厦门参加戏剧节评奖的专家、参加戏剧节演出的演职人员,和走进剧场的年轻及年长的观众一起,对中国戏剧的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阅。他们分享胜利的喜悦,分担探寻的风险,总结得失,为优胜者欢欣,为落榜者神伤,为中国戏剧如何在当下获得最适宜最能俘获人心的手段而左思右想。
还戏于民,这是曹禺生前的大声疾呼;而今,厦门人民发现:中国戏剧带着优雅的身段来到了他们面前。而记者,在不全面的观赏与不彻底的采访中留下了不系统的体会与思考,算是对中国戏剧人艰苦努力的致敬,对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组委会的致敬,对未来更加成熟的中国戏剧作品的致敬。
百花齐放
天南地北戏剧人厦门聚首
本届戏剧节集纳了来自北京、上海、台湾等18个省、市、区及部队系统的21个剧种共28台剧目,既有众所周知的京剧、昆曲、越剧、歌剧、话剧,也有比较冷僻的高甲戏、歌仔戏、山东梆子、琼剧、龙江剧、扬剧……正所谓:姹紫嫣红开遍。
在参评的28台剧目中包含21个剧种,这是本届中国戏剧节与以往十届相比比较鲜明的特色。戏剧节评委们每日下午看一场戏,晚上看一场戏,比如下午看评剧《我那呼兰河》,情系黑土地,情系不屈不挠的东北人;晚上看的是琼剧《下南洋》,魂牵海南,魂牵南洋,魂牵漂洋过海的沦落人。坐地日行千万里,感慨万端入心扉。
90岁高龄的戏剧专家刘厚生带着比他还要年长3岁的老伴日日奔波在各剧场之间,一场戏也没有落下,而且每看戏,必聚精会神。在12月9日的研讨中,刘厚生说:戏剧节上最大的亮点还是演员好。十分中肯。评剧《我那呼兰河》中王婆的扮演者冯玉萍、秦腔现代剧《大树西迁》中孟冰茜的扮演者李梅、历史晋剧《龙兴晋阳》中薄娘娘的扮演者胡嫦娥,无论唱腔、表演,都臻于戏曲演员的极致,对于弘扬她们所代表的流传并不深广的剧种,实在是劳苦功高。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她们,都是中国戏剧舞台上持久释放梅香的“梅花”,她们视戏曲为生命,但她们的艺术生命确乎已经不再年轻。记者在闻到她们崭新的芬芳时发现,是时候该保护她们了。杰出的男演员如凤毛麟角,扬剧《县长与老板》中县长的扮演者李政成格外突出,其形象、声音与气质塑造的清官县长博得了观众异常热烈的掌声。他的幸福还在于,同样是生于上世纪60年代,他的艺术生命应该还长着呢。
即使对于拥有很多观剧经验的记者,在几天之内连续看扬剧、闽剧、秦腔、晋剧、歌仔戏的经历还是显得有些神奇。借助一个剧种,了解一个地域的语言、音乐、文化,借助若干个剧种,了解若干地域文化与风物的差异,这或许是地方戏曲的魅力所在。一个地方的戏曲品种,一个剧种的领军人物,一定不能背离他们所代表的文化,在坚持地域性和艺术个性的同时,向先进的艺术手段靠拢,做恰当的艺术更新,彰显剧种的时代性,或许是地方戏曲的常胜法宝。
百舸争流
台湾方阵精彩
民营团体惊人
报名参演本届戏剧节的台湾剧目共有6出,台湾国光京剧团的京剧《金锁记》、台北艺术大学的话剧《呐喊窦娥》、台湾戏曲学院京剧团的新编昆曲《李香君》最终入选。台湾剧目整体参演中国戏剧节尚属首次。除此之外,由台湾唐美云歌仔戏剧团与厦门市歌仔戏剧团合作的歌仔戏《蝴蝶之恋》,还获得了本届戏剧节的“优秀剧目奖”。
京剧《金锁记》首次将张爱玲的小说搬上京剧舞台,该剧此前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时已引起普遍关注。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秘书长季国平对于台湾京剧《金锁记》的感慨发人深思:这是一出站在一定文化高度上的戏曲作品,国光京剧团历来十分重视学人对于戏曲具有本质意义的提携,这种提携提升的不仅是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段,更是戏曲故事的文化内涵,是无论现代戏还是传统戏的贴近当下情感的重要元素。而梅花奖演员、梅派传人魏海敏多年在与台湾文人的深入交流中已经跃出戏曲的囿限,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文人兼演员的特征,使得其表演走出“表演”的程式,深入角色的骨髓——张爱玲笔下的所谓“华丽而苍凉”的意味,自然喷薄而出,此番取物造境神化功力,非一般大陆演员能及。季国平作为戏剧学博士,更加强烈地呼吁,中国戏剧界要更加主动地打开界门,迎接仁人志士探身而入,为时常因为急于寻觅新途而陷入窘境的中国戏剧人除雷问路。
本届戏剧节的队伍中走来了两名来自民营剧团的“新兵”,戏剧节组委会对新兵似乎格外呵护。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晋剧《龙兴晋阳》获得戏剧节优秀剧目和优秀演员奖,上海保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话剧《梅兰芳》虽未获得剧目奖,但主演白永成美滋滋地获得了优秀演员奖,在话剧《梅兰芳》的舞台上,他除了扮相不太“梅兰芳”之外,其唱、念、做、话还是非常被认可的。
民营剧团的两出戏引发出转企改制的话题。尤其是民营剧团和他们的作品出手不凡,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大手笔,甚至有“国有大团”的气势。季国平认为,民营剧团的蓬勃成长给我们带来了启示,相比之下,国有剧团应该怎样进一步贴近百姓、还戏于民,值得认真思考。还戏于民并不意味着剧目会失去质量,两者之间并不冲突。
百家争鸣
评论不止是表扬
历时16天的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举办了4场评论会,戏剧节评委、点评专家在连续观看了一个阶段的演出后汇聚一堂,对刚刚观看过的作品进行专人点评,有意思的是,参与投票的评委只是评论会上的听众。这是记者最为欣赏的本届戏剧节的环节,虽然由于不可避免的人情、无法统一的审美标准的缘故,必然地存在些不尽如人意的言语、观点,但是,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因此具备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幸运的是,记者到来的第二天就赶上了据说是高潮迭起的阶段。
评委叶之桦是来自厦门当地的权威人士。她向记者重点提及的两出戏是京剧《金锁记》和京剧《响九霄》。厦门大学是她的母校,近水楼台,校友们希望搭她的便车要票,一票难求的正是上述两出戏。学子们十分好奇,不知道张爱玲如何被“京剧”,学子们很佩服,裴艳玲浑身的功夫把厦门大学、把厦门都给震了。迷惑厦门、震撼厦门的两出戏证明:戏曲并不是特殊的艺术种类,它也应该关注大家都关注的题材;戏曲也是特殊的艺术种类,它要求从业者具备特殊的功力。台湾国光剧社和河北的裴艳玲是中国戏剧人的榜样。
评论会时常提及大制作与小成本,盛大的包装与精致的舞美,其实是现代化的步伐,穿什么样的鞋子,走什么样的路。综合专家的意见,结合观剧的体会,记者的结论是,戏剧尤其戏曲的现代化与否,与500万元、100万元投资没有直接关系,问题是你的审美观停留在哪个时代。就像穿衣服,最时髦的未必是最适合你的。耐人寻味的是,越是相对闭塞的地方,越是要追赶时尚,就连传统戏,也弄得花枝招展;越是开放的地区,越是求低调的简约,背景往往只是一幅水墨。在艺术上,我们似乎可以规避“发展中”的盲点,直奔“发展后”境界,回归题材与人物的本质需求,去掉费力不讨好的土气。
评论会还时常提及现实题材。其实早就有专家指明,现实性比现实题材更要紧,可是,现实题材还是时常被突出出来。原因是现实是近的,是敏感的,是复杂的,是难的,所以,难得。本届戏剧节有很多现实题材。秦腔《大树西迁》讲的是上海交大知识分子西迁西安后的命运,若是没有看戏,只是把秦腔与知识分子联系在一起,便会觉得怪异。然而事实是,《大树西迁》在评委那里、在观众那里获得了首肯。
也有别样的景观,越剧《唐琬》在12月12日的中外交流会上,成为来自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几国嘉宾最喜欢的作品,这样的喜欢与现实不现实无关,与盛大不盛大无关,他们看中的是纯粹的美、人性的美,是情感的现实。需要说明的是,《唐琬》在本届戏剧节上名落孙山。
还是在中外交流会上,来自陕西的评委把这样的问题递给了俄罗斯剧协委员会委员叶卡捷琳堡音乐剧院总监米·萨弗洛诺夫:在俄罗斯戏剧历史上,曾经有很多杰出的文艺批评家,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他们对俄罗斯的文化和艺术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知道现在俄罗斯的批评界状况怎么样?总监的回答简单而有趣:评论家的情况很复杂, 通常对一个戏的评论不是很多。叶卡捷琳堡负责戏剧评论的专门人员也就十几个。大家对批评不太重视,年轻人看完戏喜欢自己讨论,演员则不喜欢批评家,演员都喜欢被表扬。
不禁让人想起我们的批评状况。我们的批评几乎就是表扬,所以,演员不是不喜欢批评家,而是很需要批评家的表扬。
戏剧节欢欢喜喜,却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深思,这就是记者花时间采访、看戏、撰文的原因。 |
(责任编辑:水易)
|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