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活跃于扬州周边农村的香火戏、花鼓戏艺人将自己平日演出的二小戏、三小戏带进了城市,并在三十年代的上海滩最终形成了现在舞台上所演出的扬剧。原本扎根于农村的地方小戏之所以能在上海的大舞台立足靠的就是不断的学习:向京昆学习文武场和程式动作、向其他兄弟剧种学习特色唱腔和身段……最终形成了以高秀英、金运贵、华素琴三大流派为代表的江苏地方大剧种。解放后扬剧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一时间形成了南京、镇江、扬州三大扬剧阵营,那时候名角荟萃,好戏连台。1954年华东戏曲汇演中高秀英的一折独角戏《鸿雁传书》轰动剧坛,让戏曲界的同行和专家对扬剧刮目相看。1959年的国庆献礼大戏《百岁挂帅》更是轰动全国,奉调晋京演出,并被上海海燕电影厂拍摄成戏曲影片全国发行,此后创排的《夺印》、《皮九辣子》、《王昭君》、《史可法》等一系列精品剧目都在各个历史时期为扬剧这朵戏苑琼花增色不少,但是戏曲的衰退是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戏曲的观众群不断萎缩,各地的剧团纷纷撤并,鼎盛时期扬剧的十多家院团最后也就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家。扬剧的演出市场更是不容乐观,南京、扬州、镇江三大扬剧重地在2000年前后几乎没有了正常的扬剧演出,扬剧老观众流失殆尽。2004年以后扬州率先恢复了正常的扬剧演出,为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打造了一块“周周看扬剧”的文化名片。扬剧老戏迷们的戏瘾逐渐被勾起,“梳妆台一响,脚板底发痒”的人也与日俱增,不仅仅是原先的那批老戏迷,一大帮年轻的新生代戏迷也接上看扬剧的接力棒;不仅仅是扬州的扬剧迷来看戏,周边的扬剧迷也闻风而动,上海、南京、镇江、天长、泰州的扬剧迷们每周都会汇聚在“周周看扬剧”的大本营——扬州友好会馆,观看由各家剧团演绎的精彩剧目,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扬剧在城市演出的又一个黄金时期,2009年9月以后友好会馆整体装修,“周周看扬剧”被迫暂停,至此扬剧在城市的定期演出活动再次停止。与此同时扬剧在农村的演出市场日益扩大,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富裕起来的农民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也进一步追求起精神文化生活,其中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就是扬剧的演出。 近几年来“扬剧之乡”——江都就兴起了一家有喜事,全村来看戏的新民俗,每每哪家遇到红白喜事都会邀请剧团,在家门口搭台唱戏,邀请全村的乡亲看戏,只要锣鼓家伙一响都能引来近千的观众,那携老扶幼全家赶来看戏的场面相当壮观。最初都是民间小戏班演出一些传统幕表小戏,随着观众的欣赏水平日益提高,现在的农村观众也要求看正规剧团的定本大戏,要求舞台美观、演员齐整,一些经济条件好的人家都以邀请扬剧名家来自家献艺为荣。农村市场的需求促生了众多的小剧团,他们的主要演员大多为以前国营剧团的名角,有着很强的市场号召力,这些小剧团中的佼佼者一年的演出场次都可以达到300场以上,这个场次数目是国营剧团的几倍还要多。丰富的演出实践锻炼了民间小剧团的演员们,因为小剧团中除了一些主要演员是专业科班出身外,大多都是半路出家,高强度的演出活动使得这些演员迅速成长起来,很多唱了一两年戏的年轻演员都能独挡一面挑起大梁。繁荣的演出市场还促使了剧团不断出新戏,因为久在一地演出,如果老是那几出老戏,观众肯定是不会买账的,逼着剧团不断排演新戏。俗话说:船小好掉头,演员们常常是在演出空档拿着其他剧种的碟片修改修改,一出面目一新的新戏新鲜出炉,高速度高效率令人赞叹。据业内人士透露,2010年春节期间,仅江都一地就活跃着十几家剧团,扬剧演出从早到晚从未断档,胡琴锣鼓声此起彼伏,家家剧团都赚了个盆满钵满。 (责任编辑:水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