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大事记 扬剧戏评 扬剧戏考网络E文 名家题词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网络E文 >

戏迷说梨园 之(一》天作之合

时间:2011-11-23 19:20来源:扬州扬剧论坛 作者:太阳雨 点击:




    如果我现在问你:“梨园”是什么意思?你肯定以为我今天喝多了,戏迷有不懂“梨园”之意的吗?这可不一定!我奶奶也是戏迷,你要是问她“梨园”是什么,老人家肯定会这样说:梨园嘛,长梨树的园子呗!从字面上解释也是这么个意思,可更深一点的意思呢?
    这个题目很大,也很专业、很深奥。我只能从一个普通戏迷的观点出发,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普通的词汇来谈谈梨园的古往今夕、谈谈梨园的清香、清雅和繁荣,以及自己沉浸于其中的种种乐趣。
    梨园本是唐朝首都的一处普通的梨树园,跟桃树园,枣树园一样。因为我国已故“国家主席”李隆基先生和他夫人杨玉环女士,在那儿培养过艺术人才,所以后来“梨园”就成了艺术界的代名词。到了现在,“梨园”一词就专指戏曲界了。
    开元盛世,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家家都住别墅洋房,开奔驰宝马,开比亚迪的直接吃低保去了。老百姓天天鸡鸭鱼肉,香槟红酒,腻了。于是闲下来大家就写写诗歌,作作对子;年轻人去泡吧、K歌什么的,自然文化产业也就跟着上去了。
    李隆基雄才伟略,是个治国理政的好领导。和平常人一样,繁琐的工作之余,“主席”也有许多爱好。当然领袖不能去KTV,只能在皇宫禁苑,选块地皮,玩他想玩的东西。李隆基是个艺术天才,编词、作曲、舞蹈、说唱都很在行;琵琶、二胡、笛子、架子鼓样样精通。可是天天这样玩,也没意思。为什么呢?因为皇宫里想玩的一大群,能玩的没几个。怎么办呢,放眼民间吧,以皇家的名义搞个全国海选。皇宫大舞台,有才你就来!
    在一块清静的梨树园里,办起了“皇家艺术学院”,培养音乐、舞蹈和戏曲的综合人才。皇上亲自任“院长”兼“总导演”。皇家的招生广告贴满了大街小巷,这下热闹了。扫马路的、端盘子的、看厕所的、擦皮鞋的、疏通下水道的、抗煤气罐的、卖老鼠药的,甚至还有酒吧的古惑仔,洗头房小姐,一下子全来了。强手如云,高手如雨!你说我会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您收我吗?你还是请走吧,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了。“我爱北京天安门”我们家鹦鹉都会唱,最起码得来首“青藏高原”吧。
    这样的层层选拔,最后入围的由皇上亲自面试,终于浓缩出了一些精华。民间音乐家李龟年,当年在地下通道谈吉他的;民间舞蹈家谢阿蛮,小歌舞团里面跳艳舞的。还有雷海清,公孙大娘他们,都是些顶尖的艺术家。还有位更顶尖的呢!
    杨玉环,十七岁嫁给了李隆基十八子寿王李瑁。五年后,丧偶的老公公看上了她这个胖媳妇,奉旨出家为女道士,表面上为窦太后荐福,暗地里是为了俩人约会方便。唐朝很开放,这种事情司空见惯。有人会问,那时候不是封建社会吗?是封建社会。可我们嘴里的封建伦理纲常,在唐朝还没那么规范。真正的三从四德,那是南宋以后的事,朱熹理学确立的一套观点,被官方奉为正统。很森严,也很可怕!
    二十七岁时,胖妞还俗,被册封为贵妃,实际上与皇后没什么差别,事实上的第一夫人。这对公媳终于能正大光明的在一起了。可那时候老皇上已经六十一岁了,我觉得俩人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寄托,艺术上的知音。
    李隆基也许一开始只是爱上杨玉环的外表,神仙妹妹嘛,谁不爱啊?再说了,最爱的老婆走了,心里空落落的,就想找个人说说话。交往中看到她不仅长得漂亮、聪明、善解人意,更会唱歌弹琴,编谱作曲。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夫人的肚皮舞跳得太销魂了。太好了,简直就是我的贴心小棉袄啊!得好好珍惜这份“迟来的爱”。杨玉环也一样,开始也就是觉得皇上咱惹不起,就顺从了。结婚后发现了,老帅哥不是空摆个造型,人家也有绝活儿,架子鼓打的帅呆了!
    两位艺术天才的结合,大大促进了梨园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梨园弟子三百,但凡演出中有丝毫失误的,都能被“院长”觉察并指正。李隆基亲自编写剧本,也指示一些国家干部或有名的文人参与编撰节目,如诗人贺知章、李白等。杨贵妃为唱词谱曲,编舞。夫妻二人还参与演出,乐在其中!
    俩人在生活中,常常是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不是在打麻将、斗地主。而是在探讨艺术,切磋技艺。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最著名的就是那支《霓裳羽衣舞》。可我个人觉得,最厉害要数谢阿蛮的《凌波舞》。
    谢阿蛮在《凌波舞》表现凌波中护驾的龙女。李隆基作曲,杨玉环弹琵琶,大哥李宪吹笛子,李龟年吹筚篥。这真正是一场艺术史上的盛宴!
    盛极必衰,这是自然规律。“安史之乱”的炮火摧毁了这一切。众将迁怒于贵妃,将她缢死于马嵬驿。三十八岁,一代大美人,一位大艺术家,香消玉殒,给人无限感慨。李杨二人的结合,在人伦上是个污点;可在艺术史上,却是幸运的。
    李隆基开创了“梨园”,被后世奉为“梨园鼻祖”。夫妻二人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梨园子弟,包括不在“梨园”正式编制里的皇家艺员,有数万之众!战火烧毁了梨园,可从里面流出了大量的文艺人才,大多散落民间,继续在老百姓中传播梨园艺术。“梨园”为后来戏曲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登陆yangju.cn聚集年轻扬剧迷 评点精品扬州戏】本文摘自: 扬剧论坛(http://bbs.yangju.cn)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bbs.yangju.cn/thread-10634-1-1.html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