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大事记 扬剧戏评 扬剧戏考网络E文 名家题词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网络E文 >

游走在扬剧边缘

时间:2012-08-25 13:06来源:扬州扬剧网 作者:半山居士 点击:




小的时候跟父母到剧场听扬剧,便知道那是自己的家乡戏;事隔多年后,我终于走进了扬剧网,成为一名扬剧戏迷。严格说起来,我对扬剧只能说有感情,有感觉,有感激,而关于扬剧方面的知识以及扬剧圈中的人和事,我知之甚少。我沉迷于一些扬剧的精典剧目和唱段,但自己却一个小段也唱不下来;我知道扬剧的一些曲牌,但往往又与唱段对不上号;我曾接触过不少的扬剧演员,但都是擦肩而过,没有深交的机会。弘扬算是我第一位扬剧界的好友,但我们至今没有见过面。回忆过往,扬剧曾带给我许多美妙的享受和温馨的回忆,我这个游走在扬剧边缘的人,愿将与扬剧有关的点点滴滴,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到林玉兰家串门
    我的老家在邗江瓜洲,父辈曾在南京谋生,所以我从小在南京上学。记得我们小学班上有不少同学都住在内秦淮河南岸的兴隆巷,其中有一位叫林凤霞的,住在兴隆巷西边的巷子尽头,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经常会到她家里邀她到白鹭洲公园去玩。她家所住的是一处老式住宅,有堂屋,有厢房,地方还比较大,只是屋内光线不大好。有次放学走在路上,看到路边广告栏里贴有江苏省扬剧团的演出公告,剧目记不清了,却记住了主演中有一个名字叫林玉兰,因为同行的同学告诉我,林玉兰就是林凤霞的爸爸。后来我每次到林凤霞家,都想见到她的爸爸,只是一次也没有如愿。我向她询问,她答复我说:爸爸长年在外面演出,基本上都不在家;不演出时,团里的事也很多,白天基本看不到他。后来我知道,林玉兰不但是省扬剧团的主要演员,而且还是省扬剧团的团长!我曾经在她家的镜框里看到过她爸爸的照片,由于当时年幼,没什么感觉,加上年代久远,基本没有印像了。这次在扬剧网里看到林玉兰的照片,感觉我那同学与她父亲真的很像,同时也了却了当年串门时未能满足的心愿。有了这段因缘,在扬剧网里欣赏到林玉兰的唱段,便有着不一般的感受。
二、看省青年扬剧团排练
上中学时,我们家从长乐路搬到平江府街,这是一条与贡院街垂直的马路,而江苏省青年扬剧团的团址就在平江府街与贡院街交叉的拐角处。由于老家是扬州人,便对这个剧团产生亲切感。记得当年省青年扬剧团的演员们每天傍晚时都要到平江府街上的一个茶水炉子打开水,来来去去都要经过我们家门口,只要我在家,我都会多看他们几眼;偶尔听到他们用扬州话交谈,心里面便会“喀噔喀噔”的。青年扬剧团当年排过一出现代扬剧《东风解冻》,给我留下较深的印像。剧中的一些人物名称我还有些记忆。感觉这个戏排了很长时间,很是下功夫。剧团排练场后面的一排窗户对着平江府北街,我曾经几次趴到窗户上看他们排练;为了排除干扰,剧团有时会把这一排窗子用布挡起来,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便只有隔帘听戏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青年扬剧团的那批演员真的很有才华,无论是长相身段、嗓音条件、角色行当、敬业精神,都是没得说的!后来遇上了文革,我回乡务农,这个剧团也解散了,许多演员都调到省扬剧团或者改行了,真是非常可惜。他们中的一些人,我至今叫的出名字,有的还曾经有过联系。偶尔我还会突发奇想:如若省青年扬剧团一直能保存到今天,扬剧是否能够更加兴旺一些呢?

三、与高秀英同台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被选调到扬州市文工团工作。在那个年代,除了正常的演出和排练外,经常会有一些配合重大活动的招待演出。记不清哪一年哪一月了,地点是在文昌楼工人文化宫会堂,好几个剧团凑了一台节目,并特邀高秀英老人家参加演出。文工团演的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高秀英演唱的《鸿雁传书》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像。那天好像是个下午,演出前夕,高秀英扮好了妆,捧着一个小茶壶,在后台客客气气地逐次跟不同单位的演职人员打招呼,一点明星的架子也没有。我看着她微胖的身躯、微笑着向大家点头,轻声说着“你好!”“你好!”感到非常亲切。轮到高秀英上场时,舞台两边也站满了人。高秀英的这段精典唱段,把全场的气氛都调动了起来。我当时也不大懂扬剧,只知道她是个名演员,唱的是最拿手的段子,听上去中气很足,声情并茂!演唱结束,台上、台下掌声雷动!后来我才知道,扬剧曲调中,原先的(大陆板)只有上下两句,高秀英在创作、表演《鸿雁传书》时,根据剧情和演唱的需要,在原先只有两句的[大陆板中间,穿插了大段的堆字清板,从而形成了流传至今并被广泛运用的(堆字大陆板)。在我所听过的扬剧中,有不少演员在不同的剧目中,都运用并演唱过[堆字大陆板,我个人以为,至今尚没有人能够超越高秀英对这一曲牌的掌控和演唱水准。她老人家在表演《鸿雁传书》时,将自己的全部心力都投入这个唱段中了,当时我站在大幕旁,听那行腔道白,看那举手运目,心情随着她老人家的唱腔跌荡起伏,跟着她老人家一起数板,直到今天回想起来,那高亢激越的声音,还会回响在我的耳边!
四、被李开敏感动
文工团的团址一度在新城仓巷,从仓巷大门进去,一直走到后面的大院子,实际上就已经到了丁家湾的中段了。后来团里将面对丁家湾的大门打开,进出就更加方便些了。那磨砖的门楼,微微凹进去一点,感觉曾经是大家人家的住宅。当年我们外地学员以及部分老师就住在团里面。我曾听扬师院的一位老师对我说:“你别小看你住的地方,那可是《海国图志》的作者魏源先生住过的地方啊!”
有一次,我从丁家湾大门出来,正好碰上李开敏老师向团里走去。我便主动对她说:“李老师,你到我们团来找谁啊?”李开敏老师不紧不慢地笑着对我说:“我是来找刘荣敏老师的,向她学习一些发声的方法。”我连忙说:“刘老师在哩!在哩!”说着便与李开敏老师匆匆告别。走在路上,我的心里却不能平静,反复思忖着:李开敏老师名气这么大,又是个戏曲演员,却与歌唱演员交流发声方法,真不简单!刘荣敏老师原来是前线歌舞团的独唱演员,后来转业到扬州文工团。在那个年代,她所独唱的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亚非拉人民要解放》等歌曲,高亢嘹亮,几乎每场演出都会引起轰动,一再加唱。李开敏老师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名角了,不仅演出任务重,家庭负担也很重,但她却摒弃门户之见,放下架子,挤出宝贵的时间,来与其他剧团的同行学习交流,这种敏而好学的精神,这种强烈的事业心,是许多人都做不到的!我与李开敏老师彼此认识,但没有什么接触,这件事情却让我增加了对李开敏老师的敬重。我曾听团里的老同志对我说,李开敏老师演出负担很重,经常在一些大型剧目中担任主角,有时一天两场,最多时三场,妆都来不及卸,演出时又特别投入,大段大段的唱腔,把李老师的嗓子都唱哑了。但李开敏老师从不叫苦,她希望通过发声方法的改进,来达到最佳的演出效果,为广大的观众服务!正因为如此,人们欣赏她的唱腔,佩服她的戏德,敬重她的人品,关注她的健康,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是广大观众对李开敏老师最高的褒奖!

五、听戈弘谱曲
  我与作曲家戈弘先生共事数年,而且同住在仓巷大院里,对于我们那批学员来说,戈弘先生既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领导,更是我们的朋友,我至今难以忘怀那朝夕相处的岁月。戈老师是一位事业心很强、悟性很高而又非常勤奋的文艺工作者,他老家在溱潼,长期在扬州工作,知识面很宽广,因而对扬剧、扬州民歌、扬州清曲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记得他经常会应邀为一些新创作的扬剧剧目作曲,每次接下任务,总是非常投入。他知道我对扬剧有点兴趣,又比较好学,便时不时的将他新谱好的曲调吟唱给我听,并征求我的意见。戈先生在扬剧的音乐创作上是个很有见地的人,他注重创新意识和乡土风味的结合,注重创新意识和历史经验的融合,注重创新意识和剧目人物性格的吻合,讲求戏曲音乐创作的专业化,并且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每次戈先生吟唱给我听,我也说不上什么,但我听的很认真,也因此提高了自己对扬剧的认识和了解。戈弘老师是个很敬业的人,只要感觉来了,往往饭也顾不上吃,一直要把一句唱腔基本定型,他才会停下口中的吟唱,放下手中的笔,匆匆忙忙走到饭桌旁。记得他曾经将《皮九辣子》等剧目新谱好的曲调吟唱给我听,问我的感觉如何?有时一段唱腔设计好,他还会反复的推敲,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他那种谦和的为人,严谨的作风、不耻下问的精神,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推动。后来我转业离开文工团,通过专业学习,闯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每当自己取得一点成绩或有所懈怠时,我便会想起人生路上诸如李开敏老师、戈弘老师这样的开拓者和成功者,总觉得他们那双眼睛在看着自己呢!
六、为李政成喝彩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调到南京工作,离开了扬州这座美丽而又难忘的城市。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工作的变动以及演出市场的变化,我与扬剧渐行渐远。但我的心里仍然装着扬剧,关心着他的发展和生存。有时观看央视11频道,总期盼着扬剧能有亮相的机会;每当省里会演或是举办艺术节,我都会关注有没有扬剧参演。当我发现扬剧市场的萎缩和扬剧剧团数目的锐减时,我的心里不免有着几份忧虑。我期盼着扬剧出人、出戏,我期盼着扬剧在戏曲百花园中争奇斗艳!我相信扎根于扬州这片文化沃土的扬剧,定会有重新“夺印”和“挂帅”的机会。
      李政成的出现,使我的眼前一亮!我在电视节目里和网络上观看了他演唱的《板桥道情》和《扬州小巷》,让我对扬州的思念、对扬剧的感情一发而不可收!后来李政成又在南京举办了“绿杨新声”李政成专场音乐会,我对李政成的演唱几乎到了入迷的程度!我毅然决然走进了扬剧网!我个人认为,像李政成这样有形像、有唱腔、有武功、有戏缘、有人缘的好演员,不要说扬剧界,整个戏曲界都是非常难得的!我听了他的《史可法》,听了他的《县长与老板》,听了他的《青春树》,听了他的《戏曲串烧》,听了他的《十把穿金扇》,后来又补看了白燕升对他的访谈,我情不自禁要为李政成喝彩!我觉得:李政成的出现,是扬剧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李政成以及他身边团队的崛起,是扬剧发展的重要契机!我衷心祝愿李政成领导下的扬州市扬剧团越办越好,并且期待着李政成先生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扬剧艺术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登陆yangju.cn聚集年轻扬剧迷 评点精品扬州戏】本文摘自: 扬剧论坛(http://bbs.yangju.cn)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bbs.yangju.cn/thread-13404-1-1.html

【登陆yangju.cn聚集年轻扬剧迷 评点精品扬州戏】本文摘自: 扬剧论坛(http://bbs.yangju.cn)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bbs.yangju.cn/thread-13385-1-1.html
【登陆yangju.cn聚集年轻扬剧迷 评点精品扬州戏】本文摘自: 扬剧论坛(http://bbs.yangju.cn)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bbs.yangju.cn/thread-13364-1-1.html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9)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