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志 勤
(施志勤团长<四排左二>代表天长扬剧团参加全国文化先进集体表彰大会)
我们天长扬剧团是安徽省仅有的两个专业扬剧团之一,始建于1951年。吴艳秋、岳佩峰等老一辈著名演员,曾为天长扬剧团创造了许多辉煌业绩。40年来,天长扬剧团几经坎坷,几经兴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扬剧团锐意改革,立足农村,步入了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振兴之路。
坚持面向农村、为农民服务
1986年,我们天长扬剧团也和其它剧团一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有不少次演出,窗口售票不到百张。不少演员相继改行离团,出现了行当缺失、正常演出难以维持的困境。在这关键时刻,我们扬剧团在县文化局领导下,深入调查研究,认识到广阔的农村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于是下定决心,走出城区,到农村去,为农民服务,
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
几年来,我们跑遍了全县的村村队队,邻省邻县的广大农村也遍布我们的足迹。剧团演员的名字也随之为所到地区的农民观众所熟知,剧团和农民的感情日益加深。1990年冬季的一个晚上,我团赶到湖滨乡演出,其时天上飘着雨雪,但场外还有300多名观众要进场,演员不顾一天的转点、装台、演出的疲劳,又为他们加演了一场,直到凌晨一点多钟才休息。由于我们全心全意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所以,每到一地,都有群众自发地燃放鞭炮欢迎。在长兴乡演出时,农民群众还给剧团送来了一块匾,赞誉我们“艺苑开红花,天扬吐芬芳”。1991年春,江苏省仪征市杨寿乡开人代会,想邀请我们去演出,剧场经理张久国到处找我们,并一直追到我市的仁和。每年插秧结束和年根脚下,我们总要收到二三十个乡镇剧场发来的邀请书。
我团长期扎根在农村演出,不仅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还使剧团的演出场次、经济收入得到了不断增加,从1985年的年演出184场、分成收入2.8万元,直线上升到1990年的年演出341场、收入15万元。1991年1~4月演出156场,收入7.45万元。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极大地振奋了全体演职员的精神,剧团出现了人心稳定、上下团结、士气高昂的局面,艺术生产、演出的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其时,我团每年都能排出4~5台新戏,演出时间10个月以上,行程超万里。剧团的装备也大有改善,群众风趣地称我们为“三新”剧团(人新、戏新、装备新)。在广阔的农村,我们终于找到了失去的繁荣。
将艺术质量当作剧团生命
我们的演出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靠“质量第一,信誉至上”。我们把艺术质量当成剧团的生命,把认真负责当成起码的职业道德。
剧团绝大多数青年演员来自乡级民间剧团,为了带好这支队伍,我们先后选送9名青年演员到江苏省戏校扬剧班进修、拜师。为了提高整体水平,又先后聘请名演员、导演、戏校讲师、教授21人次来团教戏、排戏,举办各种短期训练班。仅人才投资一项,就花去3.4万元。现在,剧团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四梁八柱已经形成。其中有三四个演员在省级艺术节上多次获奖,在扬剧流行区享有盛名,如青年男演员濮玉清,他戏路宽,表现力强,每到一地,观众总要他在戏前或戏后演一段,不然不肯离去。青年花旦徐爱萍,原是乡级“民营”剧团的演员,现已成为本团的顶梁柱,她的演唱声情并茂,生动传神,著名扬剧表演艺术家华素琴破例收她为关门弟子。青年小生尹树桐,潇洒俊逸,唱腔甜润,其“金派”唱法使许多观众为之倾倒。除了以上“三秀”,一批二三路配角也各有特色,观众称赞我们“主次和谐,艺术水平整齐,好听耐看。”
(扬剧《王瞎子算命》剧照)
为了做到剧目常新,我们长期约请数名团外编剧为剧团写戏,从而使剧目题材多样,满足了各地观众的多种需求,提高了上座率。有些剧团不愿排现代戏,生怕赔本不上座,我们看准时机排了宣传禁赌的《麻将啊麻将》、宣传计划生育的《盼儿记》,演出时到处受到群众的欢迎,实现了两个效益的俱佳。关塘乡的一位领导看了演出后曾深有感触地说:“一场计划生育戏,远远超过我们几场报告!”
由于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几年来,我们共收到乡级党政机关和农民群众赠送的锦旗、纪念匾达50多件,观众亲切地称我们为扬剧“小百花”。
(扬剧《情魂》剧照)
这几年,天长扬剧团多次参加了省以上举办的艺术节、大奖赛,如现代小戏《训草人》1987年在安徽省首届艺术节上,被专家誉为“精品”、“珍品”,荣获演出奖,剧中两个演员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1988年《王瞎子算命》等扬剧参加上海扬剧广播电视大奖赛,在高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夺得了白玉兰银奖,两个优秀表演奖和一个新秀奖。同年参加江苏省首届扬剧节,两个现代小戏获优秀演出奖、两人获优秀表演奖,加上音乐、舞美,共获集体、个人11项奖,为本届扬剧节获奖最多的剧团之一。1989年大型古代传奇剧《情魂》被选调参加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主会场演出,获演出奖、创作奖、舞美奖,一人获优秀表演奖,两人获表演奖。《情魂》和另一个创作剧目《寒梅怨》,一年内分别演出146场、123场,1991年被省文化厅授予“百场奖”、奖金1万元。中国唱片社上海分社还把《情魂》(全剧)和传统小戏《王瞎子算命》(全剧)、《龙女情》、《断太后》(片断)制成盒带,全国发行,我团由此进入了全面振兴的黄金时期。《中国戏剧》、《安徽新戏》、《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安徽日报》《文化周报》等国家级、省级报刊先后对我团作过报道。1991年11月1日,作为团长的我代表天长扬剧团参加了“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受到江泽民、李瑞环、李铁映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作者为原天长市扬剧团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