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在上海召开的APEC会议上,各国的元首穿起了唐装。唐装是中式服装的统称,据说APEC会议所穿的唐装是由秦代的马褂演变而来的,其款式结构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立领,上衣前中心开口,立式领型;二是连袖,即袖子和衣服整体没有接缝,以平面裁剪为主;三是对襟或是斜襟;四是直角扣,即盘扣,扣子由纽结和纽袢两部份组成。现在穿着的唐装已经进行了很多改良。比如很少用连袖,那样肩部就不够美观;传统中式服装是不收腰的,女士穿着缺乏曲线美,现在的都改成收腰的了;过去的裙子下摆非常窄,走路只能迈碎步,现在把裙摆做大了,便于活动;还有像旗袍,传统的开襟特别高,穿起来有点别扭,现在开襟就低多了。此外,唐装的面料已不再局限于织锦缎面料,真皮唐装已面市并开始流行开来。尽管改变是如此之大,但却没人说唐装不是中国特色的了,它既吸取了传统服装富有文化韵味的款式和面料,从这一点上说它继承了传统的精髓;同时又吸取了西式服装立体剪裁的优势,有很大胆的创新,因此可谓对继承与创新辨证关系的一次很好的诠释。 扬州的传统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我们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名扬四海的主要资源。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总书记曾挥毫题词,“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扬州传统地方文艺也一直相当发达,“扬州曲部魁江南”,扬州自古便是歌吹胜地、戏曲名区,清代更成为全国戏剧演出的一大中心,前几年扬州还出土了汉代的说书踊人。这样算来,扬州文艺至少有几千年辉煌史了。至今仍存的永宁宫古戏台,何园水心戏亭都是扬州文艺繁荣的见证与缩影。 王资鑫先生在《明日锣鼓再闹台――扬州戏曲古今谈》一文中认为,颠峰时的扬州戏曲呈现出突出的“四名”状态:一、名班蜂拥。仅清中叶著名的家班就有春台、老洪、德音、百福、老徐、黄班、张班、汪班、陈班等等。清乾隆五十五年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四大徽班”相继从扬州出发进京,从而逐渐演变为京剧,敲响了开创戏曲新纪元的开锣戏。二、名曲丰蕴。有产生于清康、雍,具300年历史的地方扛鼎剧种——扬剧;有贴近生活、节奏鲜明的扬州乱弹;有委婉曲折、堪称音乐活化石的扬州清曲;有流行于文人骚客、品味高雅、檀板讴歌的扬州昆曲;有绮丽细腻、音韵并茂的广陵派古琴;有清代形成全国中心的扬州评话;有驰誉大江南北的扬州弹词、扬州道情、扬州鼓书、扬州香火、唱梨膏糖;有八匠从平民趣味出发创造的扬州花鼓戏;有结合重大社会新闻的扬州时剧,摇曳多姿,门类齐全,为繁荣舞台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戏曲产品,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观众听客的审美需求。三、名角林立。历史上的扬州戏曲人才辈出、名角荟萃。以月宫艺名领衔三庆徽班的台柱高朗亭,工旦角,色艺双绝,红遍京华,被清廷内务府委为类似戏剧家协会的精忠庙会会首;近现代扬剧名家高(派)秀英、金(派)运贵每来扬州献艺,万人空巷争说大陆板的盛况,老辈人还记忆犹新。四、名剧纷呈。以扬州曲艺为例,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评话有30部之多、弹词有10部之多,诸如王少堂的《水浒》、康国华的《三国》,似双峰并峙,红遍大江南北。 目前,扬州地区拥有扬剧团、木偶剧团、曲艺团、京剧团、淮剧团等数十家公办剧团民营剧团,主要演出扬剧、木偶剧、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评弹、京剧、淮剧、昆剧等。 扬剧是由流行于民间的花鼓戏(小开口)、香火戏(大开口)和扬州清曲融汇而成的,是最具扬州地方特色的剧种,在长江南北、运河上下有着很大影响。早在20世纪30年代拥有演出班社几十个、大小剧目近500个,分布在上海、杭州、扬州、镇江、南京一带的广阔区域内演出。建国后,扬剧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1960-1965年,单是扬州专区扬剧团就创作、改编和上演了大小剧目18出。《夺印》一剧专区扬剧团共上演500多场,被全国50多个剧种、500多个戏曲剧团移植、改编上演,影响巨大。文革之后,在全国、省、市获奖的扬剧剧目有《风雨潭》、《请客》、《解忧桥》、《盛世女丐》、《皮九辣子》、《史可法》等。 扬州曲艺历史悠久,演出历来繁盛,主要演出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评弹等。清咸丰年间,扬州曲艺艺人数量达600人以上,其中评话艺人约占半数。此后,名家辈出,流派纷呈。扬州评话艺术大师王少堂影响巨大,1958年8月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成立时,王少堂当选为副主席。建国后扬州曲艺推陈出新,佳作迭出,据普查统计,扬州曲艺长篇传统曲目共89部,其中记录存档的30余部;扬州清曲传统曲目400首左右,已记录存档的有100余首;建国以来上演的新编书目有126部(篇),其中长篇书目21部(至1997年)。“板桥道情”曲调优美,含义深远,流传广泛,一再受到江总书记的肯定。 扬州木偶戏在全国都有巨大影响。1985年12月,扬州市木偶剧团曾录制木偶剧《三打白骨精》、《嫦娥奔月》,提供给有关部门向各国驻华使馆宣传时使用。扬州的木偶剧演员曾多次出国演出、访问,还为来扬州访问的美国、日本、荷兰、朝鲜等国家的文化艺术团体人士接待演出,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创作的《嫦娥奔月》、《琼花仙子》、《三个和尚新传》曾获“文华奖”、“金狮奖”等全国大奖。 扬州的传统文艺资源是如此的丰厚,我们现代人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继承好这笔“遗产”,使之不致在我们手上失传。常静之《建国50年戏曲音乐发展概述》中说“对戏曲剧种音乐的记录、整理,是新音乐工作者向名老艺人学习传统,继承音乐遗产的基本功,从名老艺人身上学习与领悟戏曲及本剧种唱腔与伴奏音乐创作的规律、方法与技巧则是新音乐工作者从不明白到明白、从不会到掌握它们的必由之路。”这对扬州戏剧也很有借鉴作用。 扬州文化界人士为此做了不懈的努力。1984年9月,又在扬州成立了江苏省扬剧艺术研究会。为抢救艺术资料,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记录整理扬州评书代表作,“王派水浒”等宝贵资料得以整理出版。此外,还及时保留了整理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少堂、康重华、李开敏、汪琴等人的音像资料。1962年2月至3月,扬州市文化处、文联配合全国音协江苏分会在全市采风,记录曲谱190多首,编印成《扬州民间音乐》。3月,中国音乐研究所的工作者在南京、扬州两地采访调查扬州清曲,录音600多分钟,写出《扬州清曲采访报告》。1979年,地区文化局编成三集《扬州地区民间音乐资料》。2006年,扬剧、扬州评话、扬州清曲进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但我们继承戏剧传统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保存古迹,将来好放进历史博物馆,供后人瞻仰。而是为了推陈出新,更好的发展扬州的传统文艺,为实践“三个代表”、构建和谐社会、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创建文化扬州而做出新的贡献。 没有继承,就根本谈不上发展,继承传统是发展的基础。但一个剧种没有创新,也不会有发展,创新是发展的生命与源泉。 早在1961年,扬州市为进行地方戏剧的改革和研究,就成立扬剧改革委员会,委员会依靠艺人的支持,实现戏曲改革的工作,“改戏”、“改人”、“改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后来扬剧的生存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扬州扬剧界在扬剧的创新与继承上做了不少的努力,比如《史可法》编剧与导演采用了史诗扬剧的形式,将《史》剧的风格定位在“凝重、壮美、史诗、现代”这八字方针上,这在扬剧史上是很了不起的。“城破”一段,通过光影、烟雾、混响等舞台技术手段以及演员的舞蹈,艺术再现了当年城破时的悲壮、惨烈,把史可法“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绝望心情,刻画的入木三分,给观众极大的艺术震撼力。在音乐方面,作曲家们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扬剧由花鼓戏、清曲、香火戏合流发展而来,其中香火戏因为只用锣鼓伴奏,唱腔高亢粗犷,因此称为“大开口”,“大开口”也指原香火戏的曲牌。合流后的“维扬戏”以“小开口”为基础。而《史》剧则以“大开口”为主要曲牌创作全剧,克服了传统扬剧表现帝王将相戏的不足,也为史诗般的壮丽画面,找到了合适的主旋律。《史》剧的伴奏也是相当成功的,如斗蟋蟀一场,几个太监在轻快幽默的音乐声中粉墨登场,偏偏他们的动作又一本正经、煞有介事,真让观众又好气又好笑。《史》剧在大胆创新的同时,也注重发挥扬剧的特长,高杰的成功塑造就是其中一例。也许高杰并不能称作小人物,但他滑稽大胆的动作、粗俗可笑的语言,常常让扬州的观众发出会心的微笑,比如他饮下假毒酒后的洋洋得意(骗过了众人)、听闻吴将军赞妻后的手足无措(你又来添什么乱)、见到史夫人进城后的大喜过望(盼将妻女一同带出城去),都是扬剧舞台上小人物贯有的表现,高杰这个历史上毁誉参半的人物,在《史》剧中,变成了扬剧善于表现的李逵、程咬金式的喜剧人物,他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与掌声,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市文化局、市扬剧团开展了“周周看扬剧”活动,这对扬剧的演出来说,也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与尝试。活动以扬州市扬剧团为主,邀请江苏省扬剧团、江浦扬剧团、高邮市扬剧团、仪征市扬剧团、江都市扬剧团等省内所有专业扬剧团加盟演出,社会反响热烈,成为2005年文化扬州的亮点,受到市政府的表彰奖励。为确保“周周看扬剧”活动的成功举办,市扬剧团去年一年新创作、移植了《野猪林》、《三试浪荡子》、《珍珠塔》、《婆媳泪》等一批优秀剧目,全年上演的剧目多达27个,由李政成等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担纲主演,让扬剧迷过足了戏瘾。2006年在上一年成功运作的基础上,该活动继续开展,市扬剧团创排了连台本戏《十把穿金扇》。这种连台本的演出在戏剧舞台上已经多年未见,在一批老扬剧观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扬州市木偶剧团在勇于创新方面一直做的比较好。他们几乎每年都要拿出一个“绝活”来奉献给观众,先后创作了“板桥作画”、“长袖舞”等节目,这些都是以前木偶戏所没有表现过的。2005年他们将变脸、喷火等杂技巧妙地揉合在木偶表演中,重新打磨了《生旦净丑》这一节目。经过演员的刻苦排练与多次的演出实践,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赢得了观众的赞誉,在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中获得金奖。 《白雪公主》是扬州木偶剧团2006年着力打造的剧目,也是该团建团以来首次排演的人偶同台的大型剧目,由中国木偶剧院一级编剧仇英俊,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一级导演钟浩,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边文彤等人组成创作班底,以扬州市木偶剧团青年演员担纲主演。在演出样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人和偶同站在一个水平线上表演,综合运用了话剧、音乐剧、杖头木偶、手偶等多种表现手段。舞美设计绚丽多姿、虚实结合,具有童话色彩的奇异与浪漫,木偶造型时尚、夸张,个性鲜明、生动可爱。该剧剧情流畅、节奏明快,揭示了“美丽不仅仅体现在外表,善良永远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的主题,深受小观众的喜爱。自5月1日首演一个月以来,先后在扬州、镇江、苏州、南京等地演出数十场,收入上百万元。 扬州曲艺界近年来喜讯连连,扬州评话《挺进苏北》、清曲《扬州小巷》在央视《曲苑杂谈》栏目播出,被专家称之为“在传统艺术上拓展新形式的典型”还在中国曲艺节南京分会场和进京专场展演中获得专家、观众的一致好评,该节目参加了全国“四进社区”颁奖文艺晚会的演出,获得江苏省“四进社区”节目金奖。长篇评话《陈毅》(10回本)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惠兆龙同志还获得了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以前的曲艺都是说传统的段子,新段子罕有取得重大突破者,扬州市曲艺团的演员们不得从前辈艺人那里学习经验,还注意从扬剧、京剧、昆曲等其他戏曲样式里汲取养分。 《一代儒将——陈毅》实现了两大历史突破,第一,首次实现了“南话”、“北书”的交融交汇。北方评书大师刘兰芳先生以其高超的艺术天赋和深厚的文学修养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栏目用90回的篇幅播演《一代儒将——陈毅》,既使扬州评话在演说该书时得益匪浅,更为评话、评书作品如何发挥更大价值开了先河。第二,实现了“空中剧场”与“平面剧场”为评书、评话拓展更为广阔的舞台领域的尝试。刘兰芳大师的演播以先声夺人之势先于该书的出版发行,据有关方面测算,听众人数将近一亿人。各省市电台纷纷请求播出《一代儒将——陈毅》,其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影响为近年来少见。此后,《扬州晚报》、《泰州晚报》分别进行了长篇连载,读者人数超过20万,“平面剧场”的特殊效应也为评话艺术的播扬赢得深远而广泛的社会影响。目前,全国各省市广播电台也开始陆续转播《一代儒将——陈毅》。 最近,扬州市曲艺团借鉴苏州《大脚皇后》成功的经验,有意灵活运用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弹词等扬州传统曲艺样式,并借助伴舞、音乐、灯光、特效,在保持特色与原汁原味的韵味的基础上,对《一代儒将——陈毅》进行全新的包装与打造,争取取得新的突破。 民营剧团是扬州戏曲界近年来的一个新生事物,它从机制以及管理制度上,对扬州戏曲做了一次大刀阔斧的创新。从第一个民营剧团汪琴艺术团1996年建立以来,扬州市已有十余家民营剧团,涉及扬剧、木偶戏、歌舞等内容,民营剧团已经成为传播、发展扬州戏剧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民营剧团机制较活,实行演出劳务费制度,活力非常强。在江苏省第三届扬剧节上,爱华扬剧团的《雁归何处》获得了专家与观众的一致好评。汪琴艺术团聚集了汪琴、姚恭林等国家一级演员及国家二级编剧刘葆元等一批艺术家,先后创作了《帕米尔赤子》、《好民警陈先岩》、《好人高仁林》、《地平线下的彩霞》等一批优秀剧目,该团成立后共表演300余场,观众达2万多人次,在2005年中宣部、文化部联合举行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表彰会上受到表彰,这也是省内唯一受全国表彰的民营剧团。 在目前的形势下,扬州戏曲界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剧种萎缩、观众流失、演员老化等问题困扰着包括民营剧团在内的各个剧团。探寻扬州戏曲界近几年走的道路,我们深切体会到,要发展扬州的文艺,就必须注意继承、挖掘传统,这是我们扬州先民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继承的不仅仅是传统戏剧,扬州的传统文化曾经对扬州戏剧的产生、发展、繁荣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也要继续从传统文化里汲取养分。同时,我们也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大力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注重继承。我们借鉴、吸收、创造新的东西,并不等于生搬硬套,而是要融合、发展、丰富,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