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大事记 扬剧戏评 扬剧戏考网络E文 名家题词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网络E文 >

扬剧情怀

时间:2013-06-11 12:19来源:扬州扬剧网 作者:秦邮浪子 点击:




  淮剧名家陈澄说过“自古扬淮不分家,扬剧和淮剧,是江苏相依相存的剧种!”一样,似乎不少扬剧戏迷对淮剧也颇有一番兴趣!
     苏北地区辐射周边高邮,宝应一带,淮剧是主流剧种,我对戏曲的爱好也是起源于淮剧,儿时还是小学生,闲时就在家里收录机播放淮剧《吴汉三杀》,《王华卖父》,《李翠莲》。。。。似乎百听不厌。对于扬剧当时唯一在高邮农村听到最多的就是《王瞎子算命》和《王巧楼磨豆腐》,当然农村新春的民间送麒麟,也能听到扬剧的独特旋律“。。。。。锣鼓一打,格里渣滴渣,老太太对我笑哈哈,知道你笑滴是什么事纽,媳妇马上要娶到家。。。。。”。/ ^" P" P, P6 A( U3 o" a5 M
       在读中学时,对流行乐坛的谢霆锋,张学友,刘德华并不是太感冒,相比而言对马秀英,陈德林,何叫天,王志豪,裔小萍等倒是甚为了解,尤其是93年梁伟平主演的淮剧电视剧《金龙与浮游》播出后,更是如痴的追崇淮剧音乐。
     直到有一年,高邮扬剧团在当地巡回演出的现代扬剧《吴登云》,燃起了我对扬剧的浓厚兴趣。那是我第一次感受现场版扬剧的魅力,原来扬剧是如此的委婉悠扬。从此我对扬剧有了新的认识,初三那年文艺汇演,我演唱了一段扬剧《单下山》选段,博得了场下师生热烈的掌声。。。。老师眼里,别的小孩喜欢听歌,这个小伙喜欢听戏,这就是个性!5 ?( @! w7 X7 `/ i. k8 f
      很凑巧的机会,高中毕业后,有了来扬州读书的机会,这就意味着我与扬剧已经是零距离,扬城的夜生活少不了扬剧元素,公园,运河畔随处可见热爱扬剧的票友戏迷切磋娱乐,我会不由得被吸引过去,驻足欣赏直至人群散去。回学校,宿舍已经大门紧闭,只有跟管理员苦苦求情。。。。。二年级的时候,我担任了学生会主席,那年元旦文艺演出的时候,我在节目编排上,自私的以自己一段《板桥道情》压轴,气氛自然是我预期的效果,台下欢呼声,掌声不断!其实并非我唱的好,同学们也并非都听得懂,只是扬剧戏曲渗透出来的魅力,激发了大家的喝彩,带给他们的是耳目一新的感觉!
       工作后,我有了更多接触扬剧的机会,通过婚庆行业的朋友,也结识了很多民间,剧团的扬剧演员,我喜欢张卓南老师的歌曲《故人西辞黄鹤楼》,喜欢王冰老师的二胡《扬剧曲牌联奏》,喜欢张世新老师的独奏《江南春色》,喜欢赵紫君老师的《回娘家》,也喜欢吴顺林老师的主持 ,更喜欢李路老师和周小艺的《僧尼下山》。。。。。
       周周看扬剧,给了戏迷一个享受扬剧精神大餐的绿色通道,也是让戏迷更多领略各家剧团风采的有利平台。这是扬剧团领导的英明举措,周周看扬剧的办,停,再办,也体现出扬剧在本土戏曲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周周看扬剧,我了解了更多的扬剧新秀,欣赏了更多精选的剧目,结识了更多热心戏迷!总之,会馆扬剧响起,就有手举单反的“健康老人”,就有视频制作的“戏苑琼花”,就有戏评到位的“凤毛麟角”,就有背后支持的“阳光普照”,“じ蕃茄☆的梦々”等等等等。。。。总之论坛联系你我,扬剧欢乐大家!。。。。8 s& j2 e" b6 ~
       提前祝诸位扬剧界的老师,辛勤维护论坛运转的后台版主,票友,戏迷端午快乐,合家安康!
6 Y$ w4 M& R/ v+ _" E

- f- D$ p6 u, n: P! r0 i
淮剧是我的启蒙剧种,最后,为了致我终将淡去的淮剧情愫,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贴一小段手机录唱的陈德林版的淮剧<赵五娘--拜十拜>,第一次唱,陈老师的调有点高,我实在起不来,仅供娱乐!
9 i+ F8 c- \) K$ r1 L& q
  ]& L% k6 D* ~! C$ f

赵五娘把家乡对我言讲铁石人儿也悲伤我纵有千言万语难言讲,上前来施一礼细听衷肠,实指望上京城名登京榜,实指望得高中奉旨还乡,想不到入相府身陷罗网,传圣命逼我招赘牛桂香,我好似笼中鸟断了翅膀,我好似脱缰的马儿陷进泥塘,我好似失风舟无篙无浆。似哑巴吃黄莲有口难张,早知道蔡伯喈如此模样,我不拜圣人不进书房,不拜先生不读文章,不别爹娘不离家乡,不做高官侍奉爹娘,勤恳恳种田栽桑,夫唱妇随甘苦共尝,全家团圆欢聚一堂

# z& s) P4 m! K3 u, J0 s9 a; u* V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10)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