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大事记 扬剧戏评扬剧戏考 网络E文 名家题词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扬剧戏考 >

扬剧团50年发展历程

时间:2010-01-01 23:13来源:扬州扬剧网 作者:韦人 点击:




 

维扬戏正式称为扬剧,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扬剧之名的由来,一是受其他兄弟剧种的影响,如京剧、越剧等;二是当时设在扬州的苏北行政公署文教处,曾帮助在扬州的维扬戏班和流散艺人建立几个共和班式的剧团,名为苏北扬剧联合一团、二团、三团。从此,扬州地区的维扬戏有了正式的名称——扬剧。而在上海、安徽的维扬戏剧团,仍习用旧称。如1950年上海成立维扬戏联合组织,仍称“上海维扬戏改进协会”。直到1951年5月5日政务院以周恩来总理的名义发出《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地文化部门加强对剧团的管理,地方剧种的名称才得以正式确定下来。从此,各地的扬州戏、维扬戏,统称扬剧。
维扬戏改称扬剧,不仅是名称的变更,而且在政治、思想、艺术都发生了除旧布新的变化,它标志着扬州戏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但是数十年来,扬剧并非一帆风顺,它有过辉煌,也有过挫折,甚至大起大落。
新时代的扬剧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建国伊始,万象更新,扬剧事业充满生机,蓬勃发展,艺人的激情空前高涨,极大调动了他们艺术生产的积极性,创作了一批优秀剧目,也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才;二是六十年代以后,由于天灾人祸,扬剧事业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历经磨难,惨遭灭顶之灾;三是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扬剧出现新的转机,当艺人们正欢庆二度解放,重铸辉煌之时,又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建国后的扬剧,可谓一波三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对于地方戏曲十分重视,大力扶持濒临绝境的地方戏曲剧种,扬剧也和其他剧种一样,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早在1949年底,扬州刚解放不久,苏北行署文教主管部门就关心维扬戏的班社和艺人,组织他们学习,帮助他们建团,鼓励他们演出。
1951年5月5日,政务院正式发出《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颁布有关戏曲工作的方针政策,明确指出:“中国戏曲种类极为丰富,应普遍加以采用、改进和发展,鼓励各种戏曲形式自由竞赛,促成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地方戏尤其是民间小戏,形式较简单活泼,容易反映现代生活,并且也容易为群众接受,应特别加以重视。”由中央政府发布关于重视地方戏曲的指示,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充分体现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于地方戏艺人的关怀和爱护。指示中特别提出:“戏曲艺人在娱乐与教育人民的事业上负有重大责任。应当在政治、文化及业务上加以学习,提高自己。”戏曲艺人从旧社会遭受歧视、地位低下、充满自卑感的精神状态中摆脱了出来,获得极大的鼓舞。
建国初期,扬州、镇江、南京、上海等地都举办各种形式的维扬艺人学习班,并开始把流散艺人集中起来,重新组班。1949年,扬州成立了第一个联合扬剧共和班,从十二人发展到八十多人,在此基础上建立扬剧联合第一剧团。后又陆续成立扬剧联合第二剧团和第三剧团。1950年11月8日,在苏北行署文教处和苏北文联的领导下,将联合一团改为苏北实验扬剧团,并派专职干部,加强对该团政治和业务领导。这是扬剧界出现的第一个国家主办的剧团。该团在政府的支持与资助之下,以整齐的演员阵容、崭新的服装布景、优良的上演剧目与观众见面,连续演出《借红灯》、《快活林》、《守扬州》等十多个经过改编整理的新剧目。这一新型剧团的出现,对扬剧界产生很大影响。一些在苏北地区巡回演出的小型班社,纷纷要求政府帮他们改组,有些已经转业回乡艺人,也陆续要求归队。那时仅扬州一地,就陆续组建成联合一团、联合二团、联合三团、联友、柳村、团结和江都的新艺、友爱等剧团。在扬剧第二故乡上海,也从原来旧式班社的基础上建立了革新、三友、新生、勇敢、艺宣、协助、华庭、联合等八个剧团,南京、镇江、泰州以及安徽的天长、来安、滁县等地也都分别建立了扬剧团。1953年,苏南、苏北行署合并为江苏省。原苏北实验扬剧团调往南京,成立江苏省扬剧团。原扬剧联合第二剧团改称苏北扬剧团,原扬州联合第三剧团改称扬州扬剧团。
1954年,文化部连续发布《关于加强民间职业剧团的领导和管理的指示》和《关于民间职业剧团的登记管理工作的指示》。提出:“为加强对民间职业剧团的领导,防止其盲目发展,保障其合法权益,并逐渐提高演出剧目与表演艺术的质量,进一步改革与发展人民戏曲事业。”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民间职业剧团的登记管理工作”,要求“所有民间职业剧团,必须在各地民间职业剧团登记条例的指定的期间内,向规定接受申请的各地文化主管部门申请登记。经审查确有固定组织,具有必需的业务水平,可以维持经常营业演出者,由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发给登记证”。根据这一指示,各个扬剧团均向所在县、市进行登记,明确隶属关系,便于文化主管部门对剧团的直接领导,使之相对稳定,控制盲目发展,建立规章制度,加强民主管理,改善分配方法,保证艺人权益,提高艺术质量。据1959年末统计,登记后经过整顿较为稳定的扬剧团有十七个,分布在扬州、江都、仪征、邗江、高邮、泰县、镇江、南京、上海以及安徽的天长、来安、滁县等十多个县市。这在数量上虽较建国初期大为减少,在艺术质量上却比过去有很大提高。大部分剧团先后配备了专职的政治干部和艺术干部,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稳定局面,为扬剧艺术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此后近十年中,扬剧艺术的发展成就是相当可观的。
首先是剧目工作有较大的发展。遵照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精神,“删除各种野蛮的、恐怖的、猥亵的、奴化的、侮辱自己民族和反爱国主义成份的糟粕”,净化了扬剧舞台。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新文艺工作者与艺人通力合作,推出一批内容健康、题材新颖、表演精湛的优秀剧目,约一百三十多个(包括大、中、小型)。其中如《借子》、《解粮官》、《挑女婿》、《珍珠塔》、《秦香莲》、《恩仇记》、《二度梅》、《恩仇记》、《上金山》、《放许仙》、《断桥会》、《审土地》、《赖文光》、《碧血扬州》、《鸿雁传书》、《真假新郎》、《袁樵摆渡》、《皮匠挂帅》、《劈山救母》、《百岁挂帅》等,均为常演常新的保留剧目。1955年《上金山》拍成电影,1959年《百岁挂帅》搬上银幕。在整理传统剧目的同时,还创作了一批优秀现代戏。1959年十年大庆,各剧团为庆祝建国十周年,竞相编演新戏,向国庆十周年献礼,仅扬州即献演十台大戏,江苏省扬剧团编演的《百岁挂帅》就是这批献礼的剧目中的杰出代表。该剧在晋京演出时,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看了这出戏,并亲切接见了《百岁挂帅》的扬剧演职员,成为扬剧界一大盛事。
扬剧剧目从建国前只有提纲而无固定台词的“幕表”,逐步过渡到全部有唱词、有道白的完整的剧本,只花了几年时间,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当时许多艺人(包括知名艺人)文化不高,甚至有的还是文盲,他(她)们不得不从扫盲开始,边学识字,边读台词,经过一个艰难的历程,取得成效。在此期间,各地剧团的传统剧目整理和新剧目的创作,是和众多新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扬剧的剧目建设分不开的,没有新文艺工作者就不会在短短几年取得辉煌的成就。
1961年9月19日,文化部发出《关于加强戏曲、曲艺传统剧目、曲目挖掘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为了更好的挖掘和继承戏曲、曲艺遗产,繁荣戏曲、曲艺创作,使戏曲、曲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各地文化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挖掘戏曲、曲艺传统剧目、曲目工作。”根据通知精神,扬剧界在政府文化部门的领导下,掀起了“翻箱底,挖传统”的热潮。为了交流汇报扬剧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出剧目情况,江苏省和扬州地区分别举行了“扬剧传统剧目汇报演出”。不少长期脱离舞台的高龄艺人,重新粉墨登场,多年辍演的传统剧目,重新上演。很多老艺人还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传统剧目提纲捐献出来,有的老艺人毫无保留地口述他所知道的传统剧目,让人记录下来留传后世。这是非常及时的抢救工程。正如《通知》所说:“有些剧目、曲目,现在只有个别老艺人还能记忆或表演,他们年事已高,一旦故去,这些遗产就有失传的危险,必须立即抢记下来。”这一时期被挖掘和抢救的传统剧目不下千种,仅扬州一地就收集、记录了老艺人献出的和口述的剧目达七百多种。当然,这里面精华与糟粕并存,但其中确实有许多剧目,经过整理,去芜取精,可成为优秀剧目。从《十二寡妇征西》到《百岁挂帅》,就足以说明挖掘抢救戏曲遗产的重要性。
在这十三年中,扬剧不仅将古装戏表演艺术推陈出新,对现代戏表演艺术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扬剧从生活中吸取素材,借鉴兄弟剧种表演手法,创造了新的表演程式,如现代戏《夺印》、《婆与媳》、《两面红旗》、《东风解冻》、《红色家谱》、《黄浦江激流》、《长江游击队》等等,不仅充满生活气息,而且具有扬剧表演的独特风格。
总之,从建国初期到六十年代初,是扬剧历史上充满希望的辉煌时期,它不仅使一个濒临绝境的剧种,成为生机勃勃、积极进取的江苏一大剧种,而且在上演剧目、表演艺术、曲调唱腔、舞台美术、人员素质、人才培养,以及剧团的组织形态、业务水准和规章制度的建设诸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它并不能按照自身发展要求,向成功的路上迈进,不久就遭受挫折,惨遭灭顶之灾。
1962年12月,文化部发出《关于贯彻执行改进和加强剧目工作的报告的通知》,指出剧目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批判“有鬼无害论”。1963年3月又发出“关于停演鬼戏”的指示。1964年在上海举行的京剧现代观摩演出大会,本来是为了提倡多编多演现代戏,促进戏曲改革,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把所有古装戏统统说成是宣扬封建主义的毒草,要求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全部赶下舞台,致使全国各剧种和剧团立即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扬剧也难逃此劫。虽然为了维持剧团生存,努力编创了不少现代戏,以应付演出需要,有的也有一定质量,但大多数是为了赶任务、赶上演,难免粗制滥造,因而不受群众欢迎,上座率大大下降,剧场收入大大减少。由于绝大多数扬剧团属于自负盈亏的民间职业剧团,收入减少直接影响演职员的生活,除极少数国营剧团和国家补贴较多的剧团外,大部分剧团不得不采取降低工资的办法来维持现状,以致人心不稳,生活不安,对前途丧失信心,当然也就谈不上提高艺术质量了。由于质量不高,观众日益减少,观众少了收入就少,艺术质量更难提高,造成恶性循环,使扬剧的处境日益艰难。
1966年“文革”开始,扬剧与其他剧种一样,遭受灭顶之灾。“文革”初期,各扬剧团的古装戏服,被当成毒品全部被付之一炬。凡建国以来上演的传统剧目,包括新编的历史剧、现代戏,统统被打成“毒草”受到批判,无戏可演也无法演出。“文革”期间,扬剧团大部被解散,有的虽被保留下来,也改为京剧团和文工团,只演“样板戏”。上海建国初期八个扬剧团改编后的艺宣、华联、友谊等扬剧团,全部被撤消。人员被安排到工商企业,至今未能恢复,以致扬剧的复兴基地、第二故乡上海至今没有一个扬剧团。安徽省的天长、来安、滁县等扬剧团全部解散。镇江扬剧团撤销后,全部演职员被赶下农村,从事农业劳动。具有悠久历史的以苏北扬剧团为基础建立的扬州市人民扬剧团,与扬州地区扬剧团合并,大部分演职员下放工厂。泰州市扬剧团解散后,人员全部下放肉联厂,至今未能恢复。泰县扬剧团改为京剧团,江都、邗江、高邮扬剧团改为文工团。二省一市十七个扬剧团,真正打着扬剧旗号的只剩下两个,一是江苏省扬剧团,一是扬州地区扬剧团。这仅有的两个团也不能上演扬剧。一大批下放到农村工厂的扬剧艺人,其中大都是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中青年艺人,因学非所用,白白浪费了艺术青春。特别是一些从事扬剧艺术多年,为发展扬剧艺术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的著名艺人,被打成“反动艺术权威”,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精神受到摧残,人格遭到侮辱。扬剧奇才金运贵受尽折磨,吐血而死。历来受到中青年爱戴的著名演员潘玉兰,因不堪凌辱,投井身亡。
“文革”十年是扬剧历史上最悲惨的十年,给扬剧艺术发展史上留下了一个令怅惘的空白。对于扬剧在“文革”中受到的摧残,磬竹难书,笔者曾身临其境,往事不堪回首,还是留下空白为好。
“文革”结束之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一样,重新焕发青春。扬剧界人士重整旗鼓,奋发图强,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出现了新的转机,也面对新的挑战。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扬剧经历了复苏、迷惘、求索的艰难过程。在复苏期,首先是恢复了部分扬剧艺术表演团体。在“文革”中被撤销的扬剧团,除上海三个团、泰州一个团,以及扬州市人民扬剧团因与扬州地区扬剧团合并未恢复外,其他如镇江、江都、邗江、泰县、高邮、仪征和安徽的天长、来安、滁县等市县,都相继恢复了扬剧活动。十年动乱中被赶下舞台下放到工厂农村的名艺人,和大部分中青年演员陆续归队。
被禁锢十年的扬剧传统剧目,在政府的资助下,重新购置了古装戏服装,恢复演出,使观众又能欣赏到他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戏剧。
各扬剧团为充实后继人才,陆续吸收男女青年随团学艺。扬州地区于1982年开办扬州地区艺术训练班,招收学生,学习扬剧表演和器乐伴奏。1984年在原扬州艺训班基础上成立扬州市戏剧学校,再次招生。学制分别为三年和五年,结业后发给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书,学员分配到江苏省扬剧团、扬州市扬剧团和高邮、仪征以及安徽天长扬剧团,初步解决了演员青黄不接的问题。
1984年10月,在著名表演艺术家高秀英华素琴、任桂香和部分扬剧史论学者的倡议下,在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剧协和扬州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江苏省扬剧艺术研究会”,会址设在扬州。该会一成立,就提出了“振兴扬剧”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工作。
1984年冬,江苏省扬剧艺术研究会与扬州市文化局、江苏省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江苏省扬剧中青年广播演唱大奖赛”。这次大赛以中青年专业演员为主,按年龄分为A、B两组,由新华日报、扬州日报同时刊登选票,经观众投票推选,决出两个组的各一、二、三等奖,推出一批脱颖而出的新秀。这是“文革”结束之后的第一次扩大扬剧影响的大动作。
1987年春,江苏省扬剧艺术研究会协助江苏省电视台、扬州市文化局举办“江苏省扬剧演唱电视大奖赛”。参赛者为全省专业和业余扬剧演员。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专业组和业余组分别选出十名金奖和十名银奖。这是扬剧首次通过新的传媒工具推广扬剧的一大举措,江苏电视台以黄金时间向全省播映这次大赛的决赛和颁奖晚会的演出实况,对宣传扬剧、推广扬剧、介绍扬剧新人起到很大作用。特别是吸收业余爱好者参加,在群众中掀起了学扬剧、唱扬剧、看扬剧的风气。
1988年夏,在扬州市文化局倡议和主持下,江苏扬剧艺术研究会参与举办首届扬剧艺术节。这次扬剧节除江苏省各扬剧团外,安徽省天长、来安扬剧团也参加了这一扬剧有史以来的盛大节日。参加的扬剧团计十一个,演出的剧目共十三台,评出优秀剧目演出奖、优秀演员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舞台美术奖、优秀作曲奖、优秀伴奏奖等七项大奖,涌现出一批经过整理的传统剧和新编历史剧、现代戏。其中有的获得七个大奖,即由刘鹏春编剧,邱龙泉导演,姜峻峰李开敏汪琴主演的现代戏《皮九辣子》。此后又举办了两届扬剧节。
新时期扬剧艺术事业的恢复和发展,确已取得一定成绩。这些成绩是由于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关注、扬剧界同仁为二次创业付出相当代价获得的。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不能不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形势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日益提高,人们审美要求不断变化,扬剧已越来越变得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恢复剧团建制,开放传统剧目,举办各种大赛、汇演、艺术节时曾经出现的短暂繁荣之后,扬剧又逐步走向低谷。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电视、录相和电脑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坐在家里随时可以收看到国内外丰富多采的文娱节目,扬剧传统剧目的演出已很难满足他们的要求。排演新戏,成本高,上座低,入不敷出,以致许多剧团出现每演必亏、不演不亏的现象。一些市、县文化部门为减轻经济负担,只好让剧团停止演出,把艺人养起来等待退休,剧团建制保留,听其自生自灭。名义上虽未撤消,实际上名存实亡。
但是扬剧也并非完全没有市场,一些城市老年居民和农村群众,仍想看到扬剧演出,一时间许多小戏班子应运而生。因其服装设备简陋,演出质量低劣,影响了扬剧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尤其是一些从未看过扬剧的青年观众,误以为这些小戏班子就代表了扬剧,觉得不屑一顾。而拥有大批优秀演员的专业剧团,因观众少而停演,越停演观众也越少,使扬剧走进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关心扬剧的人士,对扬剧的艰维处境,感到迷惘。上上下下都在努力探索,力求寻找一条摆脱困境走向复兴的道路。
扬州毕竟是扬剧的发源地,扬州市委、市政府为实现把扬州建设成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名城的伟大目标,对传统文化历来十分重视。扬剧是扬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坐视不管,在市文化部门的积极支持下,扬州市扬剧团排演了一台又一台新戏,安排固定演出场所,得以正常进行排练和演出。其中,大型历史剧《史可法》参加第三届扬剧节和江苏省艺术节,获得优秀剧目奖。表现现代城市生活的《真假二十四小时》,被省文化厅列入精品工程。最近正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排演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十把穿金扇》。青年演员李政成还荣获文化部颁发的“梅花奖”,是扬州市扬剧团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与此同时,一些扬剧界的知名人士,出于对扬剧事业的忠诚,纷纷挺身而出。他们有的与音像部门结合,录制扬剧经典剧目唱段的磁带和录相,以满足城乡对扬剧的需求,扩大扬剧的影响,著名演员李开敏为此获得“金唱片奖”。有的自筹资金,自行组合,成立新型民间艺术团体,排演剧目,下乡演出,受到广泛欢迎,著名演员汪琴、刘葆元夫妇组建的汪琴艺术团即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不仅坚持演出高质量的传统节目,还克服一切困难创作演出一批以扬州市英雄模范人物为原型的现代戏,歌唱主旋律,为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为扬剧吹来一股清风,确是难能可贵。还有一些有良心的企业家,热爱故乡,热爱扬剧,在扬剧出现危机的时候,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扬剧走出困境。其中支持最大、时间最长的是扬州新兴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家铭先生。严先生主动支持扬剧事业,十年如一日,不仅多次出资支助扬剧各项艺术活动,还积极与市总工会、扬州晚报、扬剧团携手合作,举办“周周看扬剧”的活动,使热爱扬剧的观众能以低廉的票价,欣赏到精美的扬剧,迄今已坚持数年之久。这一活动不仅满足了老戏迷的需求,还吸引了中青年观众,同时因周周演出,也促使剧团不断推出新剧目,使青年演员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回眸建国六十年,扬剧有四次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高峰——
第一次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大型古装戏《百岁挂帅》进京演出,以其磅礴的气势和昂扬的精神,轰动京华。
《百岁挂帅》是根据扬剧老艺人周荣根提供的幕表戏提纲,由吴白匋、银州、江风、仲飞创作,原名《十二寡妇征西》,1958年由江苏省扬剧首演。同年,江苏省扬剧团带着《百岁挂帅》、《恩仇记》、《劈山救母》及现代戏《防汛英雄》等到上海演出,并掀起扬剧热。当时京剧的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张君秋等名家也在上海演出京剧,于是形成扬剧、京剧对台的局势,结果京剧不得不停演一天,马、谭、裘、张都来观看了《百岁挂帅》。江苏省扬剧团载誉归宁后,上海京剧院童芷苓等主要演员赶到南京,向扬剧学习移植《百岁挂帅》。1959年,江苏省扬剧团带着《百岁挂帅》等剧进京演出,再次引起轰动。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及在京的戏曲界名家梅兰芳、萧长华、曲六艺等都观看了演出。江苏省扬剧团从北京回来,便到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影棚拍摄扬剧电影《百岁挂帅》,电影剧本由吴白匋、银州执笔改编,电影导演徐苏灵。此后,京剧根据扬剧《百岁挂帅》改编创作了京剧《杨门女将》。
第二次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上半叶,大型现代戏《夺印》为全国许多剧种纷纷移植,以至有“南京到北京,夺印霓虹灯”(指扬剧《夺印》和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之谚。
《夺印》系根据通讯《老贺到了小耿家》,由李亚如、王鸿、汪复昌、谈暄编剧。京剧、豫剧、川剧、秦腔、昆剧、晋剧、粤剧、滇剧、闽剧、婺剧、赣剧、楚剧等全国三百多个剧团移植改编。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为故事片,于1964年底在全国放映。作者之一的王鸿在《闲话<夺印>》一文中详实地回顾了该剧的际遇。他说,剧名初为《红旗插到小陈庄》,但第一次彩排失败。经修改后,由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钱承芳提议取名《夺印》。六十年代初,扬州专区扬剧团大部分时间都在各地巡回演出此剧。此后,《夺印》命运多舛。庐山会议后反击右倾翻案风,有人说《夺印》是“往人民公社脸上抹黑”。1962年,扬州专区扬剧团赴上海演出《夺印》,《文汇报》大赞“《夺印》好”,《解放日报》誉为“一出反映现实题材的新剧”。王鸿说:“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夺印》是一出反映阶级斗争的戏,夺印就是争夺印把子,争夺领导权,这场斗争自然十分严峻。有人以为《夺印》是为了配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而编创出来的,显然是个误会。”“《夺印》开始创作于1960底,在上海首演是1962年9月19日,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公报发表是9月28日。”王鸿说,文革开始时,电影《夺印》仍不时播放,不久风云突变,成了大毒草。1981年《南国戏剧》发表署名文章,认为《夺印》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活标本”。由于种种原因,扬州专区扬剧团渴望进京演出《夺印》的愿望终成“未圆的梦”,但《夺印》在扬剧史上的影响是空前的。
第三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型现代戏《皮九辣子》上演,由于剧情触动了敏感的社会现实问题,成为新时期戏剧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皮九辣子》又名《上访专业户》,由刘鹏春编剧。该剧1988年由扬州市扬剧团首演。同年9月,参加江苏省首届扬剧节,获多项奖励。1988年底,参加江苏省新剧目调演,获优秀演出奖、优秀剧本奖、导演奖、舞美奖、音乐奖。姜俊峰、汪琴获优秀表演奖,李开敏、刘葆元、周云鹏获表演奖。1991年,第五届全国剧本评奖获优秀剧本奖。1989年晋京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演出。《皮九辣子》塑造了一个被扭曲的农民重新回归的历程,以小人物反映大主题,受到理论界好评。编剧刘鹏春说,他在创作时曾借鉴过扬州评话《皮五辣子》,因为评话《皮五辣子》充满人间烟火气,情节跌宕,引人入胜,人物形象也和扬州水土紧密相联。《皮九辣子》充分发挥扬剧特长,以丑角为主,嬉笑怒骂,针砭时弊,在现代剧坛上十分引人瞩目。它是继《百岁挂帅》晋京演出之后几十年,再次进京公演的扬剧剧目。
第四次是二十一世纪初,大型史诗扬剧《史可法》进京公演,扬剧青年演员李正成因此荣获梅花奖。
《史可法》为纪念史可法诞辰四百周年而创作,由刘鹏春编剧,扬州市扬剧团于2002年9月公演。《史可法》着力塑造民族英雄史可法的民族精神和浩然正气,全剧在音乐设计、舞美造型、演员表演上都作了大胆创新。全剧大气磅礴,给观众以强烈的听觉与视觉震撼和高品位的艺术享受。在 2002 年江苏省扬剧节上获得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音乐设计奖、优秀舞美设计奖等多项大奖,把扬剧表演艺术推向新的高峰。扬州市扬剧团一大批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年轻演员成功完成了剧中角色的塑造,在扬州大剧院首轮演出就创下连续演出十九场的纪录。该剧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史可法的扮演者李政成,在剧中以饱满的创作热情,唱做念打等扎实的基本功及对角色深刻的理解,成功塑造了临危不惧、临难不苟、临死不屈的英雄形象,因此荣获第二十一届戏曲梅花奖。2003年12月,扬州市扬剧团进京,在长安大戏院成功演出大型史诗扬剧《史可法》,在扬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005年6月,扬剧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扬剧来说,预兆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15)
83.3%
踩一下
(3)
16.7%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