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是发源于江苏扬州和镇江一带、形成于上海的地方戏曲,深受长江下游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苏北籍人士的喜爱。由于闸北曾经是苏北籍移民的集聚地,因而扬剧在上海的演出和发展都与闸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源自一地,具有不同风格 扬剧,系由发源于江苏扬州、镇江地区的香火戏和花鼓戏在上海汇合、交融、发展而形成的地方戏曲曲种。 扬州香火戏早先为苏北农村举办“青苗”、“火星”、“牛栏”等会社时,由童子焚香燃烛,并演出“跳大神”、“跳娘娘”等酬神还愿的节目,嗣后衍化成《袁天罡卖卦》、《魏征斩龙》、《唐僧出世》、《刘全进瓜》、《唐王游地府》、《九郎官请神》等宗教色彩较浓厚的剧目(俗称“唐六本”),演唱时用大锣大鼓伴奏,风格高亢粗放,故称“大开口”。 扬州花鼓戏早先为扬州地区每年灯节的花鼓表演,由小旦、小丑等角色表演《种大麦》、《大烟自叹》、《小尼姑下山》、《上寡妇上坟》等男女爱情的节目(俗称“两大两小”),载歌载舞,轻松活泼,因为仅用管弦乐伴奏,故称“小开口”。 二、进入上海,“大”“小”各自发展 清光绪末年,扬州地区的渔民纷纷进入上海,在浦东和浦西的闸北、杨树浦一带以捕鱼为生。遇到渔汛或逢年过节,便会按照家乡习俗做会,邀请扬州香火戏艺人助兴演出。这种演出的形式十分简陋,一方空地便是“戏场”,几张方桌合并或是一张芦席铺地便成“戏台”。后来,随着上海工商业的发展,扬州地区来沪经商务工者骤增,有的还在聚居处设立“香火神堂”,习称扬州“一方之地”,并成为扬州香火戏演出的活动据点。此外,在沪的扬州籍服务性行业、商界人士举办的婚寿喜宴上,香火戏艺人亦会经常被邀请上门唱堂会。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20、30年代,活跃在上海的扬州香火戏班组达20多个,影响日渐扩大,演出场所也得到改善,由露天广场过渡到室内戏馆,从方桌并台改为正式戏台。演出剧目除“唐六本”外,还从京、淮等兄弟剧种移植了《琵琶记》、《合同记》、《牙痕记》、《柳荫记》等剧目,剧种名称改称“维扬大班”。 与此同时,扬州花鼓戏也进入上海各大公司游乐场进行演出,嗣后又吸收了早期以曲艺形式进入上海的扬州清曲的曲牌和曲目,并增加了适合舞台演出的《分裙记》、《孟姜女》、《魏大蒜》等剧目,剧种名称也改称“维扬文戏”。 当时维扬大班、维扬文戏的演员是一色的男性,旦角亦由男演员扮演。1925年,维扬文戏首先突破性别界限,先后开办了新新、民鸣、永乐3个女子科班。新新社、永乐社社址分别在安纳金路(今东台路)长安里和南市太平桥同心茶楼。民鸣社社址在闸北新民路新民里,由徐大姐、尹弼瑞负责,董世耀为教师,陆怀仁为琴师,学制3年,教学内容主要是“两大两小”。民鸣社第一批学员有小玉凤、小玉琴、小玉宝、小玉娣,第二批学员有小玉英(即林玉英)、小玉兰(即潘玉兰)、小玉翠、小玉香(尹弼瑞长女)。1927年,因多种原因,民鸣社一分为二,董世耀和陆怀仁单独带徒,有小玉红(即石玉红)、小玉君(即顾玉君)。尹弼瑞则创办了尹家班,学制3年,先后招收学员10人,并以香字为名尾,有小艳香(尹弼瑞次女)、小翠香、小云香、小全香(即江全香)、小林香等。此时尹弼瑞长女尹玉香已学艺2年,成为班中大师姐,因能教唱和教练身段,亦被称为小老师。尹家班在学员学习数月、有一定演唱基础后,即让她们参加各种演出,实行边演出边学戏,以增加实际表演能力。这些女子科班的学员以后大都成为上海各扬剧团的骨干演员。面对这一发展态势,维扬大班自然也不甘人后,崔少华、陈宏桃等大开口艺人也先后招收女艺徒,逐步实行男女合演。 三、同台合演,形成新的剧种 20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已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大都市,全国各剧种剧团纷纷涌进上海,欲分演出市场的一杯羹。维扬大班、维扬文戏虽然是同乡同艺,但长期以来却互相轻视、互相排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剧种的生存和发展,潘喜云、崔少华、臧雪梅等维扬大班、维扬文戏的有识之士打破门户之见,相互邀请演出,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以增加剧种的表现力。特别是维扬大班、维扬文戏的不少主要演员相互成婚,组合成“一生一旦,到处吃饭”的夫妻家庭班社,使得维扬大班、维扬文戏更难割难分。 1927年3月26日,在沪的维扬艺人在闸北开封路永安里共同成立上海维扬伶界联谊会,并联袂登台举行义演,进一步推进了维扬大班、维扬文戏的联合,维扬大班、维扬文戏也逐渐改称“维扬戏”或“扬州戏”。自此,扬剧成为上海的一个重要剧种。 20世纪40年代,随着在沪苏北籍居民的增加,扬剧的演出得到进一步繁荣,全市演出扬剧的大小剧场一度达到20多处,其中以闸北、杨浦、虹口一带居多。据《闸北区文化志》记载,闸北境内的天潼大戏院、河北大戏院、宝兴剧场、华盛大戏院、沪北大戏院、复兴大戏院等剧场就经常演出扬剧。 四、政府扶持,提升专业水准 解放后,因私营戏曲职业社团需向市文化局登记并进行统一管理,上海的各个扬剧社团于是进行整合,1951年合并为5个团,1958年再度调整成华联、友谊、艺宣3个团,分属普陀区、杨浦区、闸北区领导。 归属闸北区的艺宣扬剧团成立于1950年12月,由七八个小戏班组合而成,衣箱、布景仍归私人所有,班主苟柏春。后苟柏春离团,团务由肖荣华负责。1951年8月,剧团改为民主管理、按劳分配的共和班,民主选举蔡元庆、肖荣华为正、副团长。实行共和制后,衣箱、布景归公。全团有演职员53人,行当齐全,主要演员有顾玉君、华素琴、石玉红、蔡元庆等,并采用拆帐制分配方法,调动了演职人员的积极性。1956年2月,剧团被批准为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新国营剧团,设团委会、艺委会。1958年1月,剧团划归闸北区领导后,中共闸北区委委派干部下团建立党支部、设立政治指导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演职员的经济分配改拆帐制为固定工资制,设立“四金”制度,按比例提存公积金、福利金、公益金、奖励金,使剧团有了发展基金,并做到淡季旺季收入平衡,稳定全团人员的生活,改变过去吃光分光的现象。为了提高演员的文化素质和表演技能,剧团创办业余文化学校,全团80%以上人员参加学习;建立练功制度,设专职武功指导老师,指导演员练功。为了培养新生力量,剧团于1960年与本区烽火淮剧团联合开办学馆,招收学员8名,学习1年后随团实习;于1960、1961年分别选送演员2名、舞美工作人员1名进上海戏剧学院进修导演和舞美专业;于1962、1964年分别吸收上海音乐学院戏曲作曲班、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和舞美班毕业生各1名。1965年,剧团人员增加到65人,建团时的青年演员崭露头角,朱幼琴、王小兰、唐红妹、徐喜康、窦龙喜等已成为新一代主要演员。 艺宣扬剧团演出的剧目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以古装剧为主,由于扬剧传统剧目中不少含有封建迷信内容甚至色情色彩,因而按照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剧团组织人员对传统剧目进行挖掘整理后再上演。经常演出的剧目有《纣王与妲己》、《白蛇传》、《孝灯记》、《碧血扬州》、《狸猫换太子》等20多出,其中《狸猫换太子》最具代表性。该剧根据尹宝龙、尹宝宏、周月亭等艺人口述的连台本戏改编成上下两集,剔除了原剧中迷信、庸俗的内容,保留了“九曲桥”、“拷打寇珠”、“火烧冷宫”、“陈州放粮”、“断太后”、“打龙袍”等原剧精华。《狸猫换太子》1961年11月16日首演于本市国光剧场,连满两月,后在大众等剧场以及扬州、南京等地演出达一年之久,成为艺宣扬剧团历史上演出场次最多、上座率最高的保留剧目。60年代初期,在演出古装剧的同时,剧团还组织演创人员下基层搜集素材、体验生活,创作反映当代生活的现代剧。例如,1960年创作了表现闸北某带钢厂工人奋战七昼夜革掉落后的手工操作工艺、掀起技术革新高潮的《不平凡的七天》,当年4月16日还向市委作汇报演出。市委书记陈丕显亲临观看并对以演传统剧为主的扬剧能积极创作、演出反映现实生活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1964年后,为贯彻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在1963年1月4日接见文艺界人士时提出的“写十三年、演十三年”的意见,剧团停演传统剧而演清一色的现代剧,日常演出的剧目主要从其他剧种移植,有《亮眼哥》、《红梅岭》、《红色家谱》、《红姐》、《红灯记》等。 早期扬剧的演出并没有剧本,而多为“幕表戏”。每演新戏,就由班主或负责排戏的演员在粉牌或纸张上写上戏的分幕分场以及每场戏的中心内容和角色名单,或挂牌或张贴在后台,谓之“幕表”,以方便演员了解剧情、自己扮演的角色和每场演出的任务,至于唱词及表演身段,则由演员上台后临场发挥。解放以后,扬剧也和其他地方剧种一样,实行了剧本制和导演制。每次排新戏,导演就将演员集中起来,讲解所排戏的中心思想、人物性格、剧情铺垫和高潮结尾,尤其是重点场子和重要唱段,要求演员按照剧本要求,反复排练以臻完善,从而使演出质量有了质的提高。1951年春节,艺宣扬剧团在同孚大戏院上演的《纣王与妲己》就是上海扬剧第一个实行剧本制、导演制后上演的戏。《纣王与妲己》的上演还开创了全台布景设计与制作的先河,以后凡排新戏,特别是重点创作剧目,都要根据导演要求进行舞美设计。1963年,艺宣扬剧团创作和演出的反映公交战线上先进事迹的现代剧《一片红心》,其中有一场重头戏须在电车车厢内表演,电车又必须在行驶之中。设计人员为做到舞美为剧情服务,大胆地突破戏曲舞美设计的框框,设计出立体切面的车厢,置有乘客座位,留有一定的表演区,同时透过车窗能看到街景在移动,仿佛车在行驶一样,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 五、回归民间,得以继续传承 1966年,“文革”开始,闸北的扬剧事业也和全国、全市的文化事业一样遭到严重摧残。是年11月,全市大部分剧场被“红卫兵造反”,艺宣扬剧团也被迫停演。1967年1月,剧团被“造反派”夺权,剧团领导和主要业务人员靠边,并以批判“文艺黑线”为名被批斗。1970年初,剧团的演职人员除老弱病残者外,全部下放郊区“五七”干校劳动。1971年底,剧团建制被撤消,人员转业到区属文化、财贸、环卫等基层单位。 “文革”后,由于戏剧演出市场萎缩、专业人才匮乏等种种原因,上海并未恢复专业扬剧团。然而,原先被撤消的扬剧团演职人员并不甘心扬剧从此在上海剧坛消失。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在普陀、闸北、黄浦、杨浦等4个区的文化馆建立业余扬剧演出团队,演出《珍珠塔》、《恩仇记》、《秦雪梅吊孝》、《挑女婿》等剧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扬剧爱好者和喜爱扬剧的群众的需求。同时,还成立“扬剧之友社”、“上海扬剧艺友联谊会”,组织扬剧票友开展活动,联系外地扬剧团来沪演出。1988年夏,上海扬剧艺友联谊会与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文化艺术报社联合举办“上海扬剧广播电视大奖赛”,江苏、安徽的14个扬剧团和上海曾从艺扬剧的演员100多人参赛,40多名中青年演员获“白玉兰”金奖、银奖、优秀奖及新秀奖。原艺宣扬剧团演员王小兰、唐红妹分别获金奖、银奖。获奖演员在沪公演多天,成为上海扬剧演出史上的一大盛事。 2002年,与上海颇有渊源的扬剧演员唐麟童、洪钧夫妇在扬州成立民营性质的“海派扬剧团”,在南京、扬州等地巡回演出,并数次来上海演出《三审刁刘氏》、《目莲救母》等多台大戏,受到上海扬剧爱好者和观众的欢迎。2009年,海派扬剧团易名柳春扬剧团并落户闸北,成员以原海派扬剧团为主,同时吸纳部分上海以前的扬剧专业演员。柳春扬剧团落户闸北后,在区内的星火影剧院举办扬剧“月月演”,即每个月除在正规剧场演出2至3场外,还要到社区进行演出,在满足扬剧戏迷需求的同时,还争取扩大扬剧观众的群体,使得扬剧这一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剧种能在民间得以继续传承。 (责任编辑:水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