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大事记扬剧戏评 扬剧戏考 网络E文 名家题词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扬剧戏评 >

微评 | 扬剧《郑板桥》

时间:2023-07-07 14:31来源:未知 作者:水易 点击:




千秋不变是“意气”——评扬剧《郑板桥》
扬剧《郑板桥》又一次展现了剧作者罗周对历史的轻盈把握,以郑板桥中年、暮年两次客居扬州发生的事情为核心内容,中间以他在山东做官放粮为楔子,形成了具有对称之美的全剧结构。
纵观全剧,我不禁想起了罗周在《不曾触及之处——我的历史题材剧目创作》中对昆剧《春江花月夜》的陈述:“与其说该剧描摹的是个真实的张若虚,不如说是我与大家分享了个真实的自己;它不是史剧,而是传奇。”同样,扬剧《郑板桥》中,剧作者也将自己的主观世界附会于郑板桥,观之有种今人(剧作者)对古人(郑板桥)相见恨晚、惺惺相惜之意,并且该剧在极力将这种意蕴传达给观众,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剧中关于“意气”的描摹刻画和内涵阐释。
“意气”在全剧共出现五次。第一次出现在《画枷》中,县爷卢抱孙断案采纳了郑板桥的计策,盐商张从说,“先生一介布衣,行事意气,倒也可敬”;“县爷官场中人,意气行事,岂不可笑?”此时,郑板桥与卢抱孙虽然所处境遇不同,但都是“意气”之人。第二次出现在《前缘》中,卢抱孙被张从诬告流放时,张从说,“……扬州地界,容不得“意气”县爷……”此时,卢抱孙因为自己的“意气”被诬流放,郑板桥拒绝了张从千金买画的提议。第三次出现在《楔子》中,郑板桥欲不待放粮旨意,提前开仓放粮,卢抱孙说,“官场中人,意气可笑!”此时,郑板桥虽已为官,仍身怀“意气”,而卢抱孙已在流放中被磨平了额角,磨去了意气。第四次出现在《虹桥》中,卢抱孙任两淮盐运使,衙役问其将如何对待从前恩怨时,卢抱孙说,“为官的没了意气,只剩利害,哪来的恩怨!”此时,卢抱孙已然抛弃了“意气”,官运亨通,郑而板桥却因意气落拓半生。第五次出现在《石头》中,郑板桥作画时唱到,“……意气坚劲、歌笑春风、倚醉江亭、千秋不变一书生!”此时,卢抱孙已被锁拿赴京,而郑板桥还在唱着“意气坚劲”。
在卢抱孙与郑板桥之“意气”的对比中,我们看到了“荣名利禄从他(郑板桥)身上滑落,就像微风拂过翠竹,他始终如一”。这便是剧作者心中的郑板桥,想写的郑板桥。“意气”可谓是郑板桥身上最突出、最鲜明、最可贵的品性。因为有这份意气,郑板桥才能遵守五年之约,一片深情为佳人,换来风雨同舟到白头,这是郑板桥的夫妻之道;因为有这份意气,郑板桥才能始终守正恶邪,一片丹心为百姓,赢得“众百姓建起生祠争拜颂”,这是郑板桥的为官之道;因为有这份意气,郑板桥才能在风雨起伏、尝遍冷暖过后,依然保持当初的赤子之心,这是郑板桥的人生之道。郑板桥的这份“意气”贯穿全剧始终,贯穿其人生始终,从未变过。但是,郑板桥的这份“意气”又是变化着、发展着的。《画枷》中,郑板桥用计为王三免去当众戴伽十天,这时的意气是书生意气,是为报卢抱孙资助知遇之恩而生的意气,可谓“意气行事”,眼中所见是一人;到《楔子》中,郑板桥不顾卢抱孙的提醒劝阻,不待放粮旨意,擅自开仓放粮,这时的意气是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的意气,眼中所见是一方百姓;到最后郑板桥唱起一段【堆字大陆板】“……意气坚劲、歌笑春风、倚醉江亭、千秋不变一书生”时的“意气”则更进一步,褪去了书生的稚嫩,撇去了官场的束缚,只剩下“冷暖尝遍,俱是一般、俱是一般”的超然与洒脱,已臻化境。
“意气”二字说来容易,古往今来能真正实践之的却少之又少。或是虽没有意气,但敬佩有意气之人,这乃常人;或是视意气如无物,更容不得意气之人,如张从之流;亦或是初怀意气,但抵不住诱惑,终抛弃了意气,如卢抱孙之流;等等。剧作点史成金、以古喻今,其对“意气”二字的演绎和阐释,引人感喟,发人省醒。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周宇
 

 

雅俗之间——评扬剧《郑板桥》
郑板桥“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的平淡人生,在扬剧《郑板桥》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呈现。如何拼凑零碎的民间传说来塑造这一传奇人物,如何在繁华似锦的扬州城里出落这一高洁风骨,通融俗雅成为这部剧独有的意趣。
以俗事演雅趣。与其说这部剧演的是郑板桥的传奇人生,不如说是清代前中期扬州城的文化史。区别于传统的历史颂歌,扬剧《郑板桥》没有通篇铺满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大起大落的情感,反而通过郑板桥于情场、官场、商场里桩桩件件的琐事再现了扬州城的市井烟火气息。更值得一提的是,喜剧元素的大量运用,充盈机趣之美的同时,给观众以雅俗惬心之感。
以俗言表雅情。所谓“语忌深而意忌浅”,如何用扬剧这种本土化程度较高的剧种塑造郑板桥高雅的文人性情,足显编剧的巧思。一是通过“俗人”之口讲“俗语”,尤以张从、刘饶氏为代表,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淮扬俚语;二是在郑板桥的言行中,不露板腐气,不作学究语,譬如用一副“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的对联调侃“缺一(衣)少十(食)”的潦倒生活,活脱脱一副幽默风趣、苦中作乐的潇洒模样。
以俗尘入雅境。全剧郑板桥共作画三次,用“兰”“竹”“石”这三个意象一次次带动情绪走向高潮,将其“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告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的民本思想娓娓道来。“老渔翁,一钓竿……”以观众耳熟能详的《道情》开场并贯穿于整部作品,悠扬细腻的唱腔超脱于扬州城的纸醉金迷,萦绕在剪纸般玲珑的舞台上,自俗而趋雅,自浅而见深。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刘圣伟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评扬剧《郑板桥》

谈郑板桥,必然会谈及郑板桥“三绝诗、书、画”,其诗书“文里机闲,字里机关”;其书“风流雅谑”;其画“尽脱时习”,一如其人。郑板桥的诗、书、画也是他传奇一生的重要写照,扬剧《郑板桥》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意境意蕴等方面将诗、书、画融入全剧始末,相互辉映,臻于妙境,将观众带入到写意简约与市井江湖交互的水墨扬州。
一是意境之融。郑板桥其人、其书、其画都具兰竹之气,颇有传奇色彩,同时,郑板桥一生多客居扬州,扬州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新兴的市民阶层都为其创作带来了重要影响。扬剧《郑板桥》没有忽视郑板桥的历史文化背景,一方面从舞台美术着手,舞台布置极具水墨简约美感和戏曲写意意蕴,营造出诗意、素雅的舞台空间;另一方面将古扬州盐商、狗肉、戴枷等文化符号统统搬上舞台,让观众一窥古扬州的风貌。
二是情节之融。扬剧《郑板桥》中出现了三次“画”,一是为伸张正义而“画兰”;二是为开仓赈灾而“画竹”;三是感已伤怀而“画石”。编剧巧妙地将郑板桥之画与主线剧情相融合,既写画,更写情。同时剧中郑板桥与饶五娘的相遇、张丛的求书而不得、与寒士的惺惺相惜等情节如同主干旁边延伸出的层层枝蔓,都因郑板桥的诗书画才华密切相关。
三是人物之融。郑板桥画兰、竹“尽脱时习”,用以表达其内心的孤远高洁之气节,虽身处庙堂,但其造福百姓的愿望一直不曾转移,不愿让皓皓之白蒙世俗泛泛之尘埃,同时,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之首,其诗、书、画更具“奇”的一面,并非全然传统的士大夫形象,他内心还有着逍遥自在、不遵世俗、雅谑幽默的特点。扬剧《郑板桥》反复提及的“意气”二字最能表现郑板桥人物形象,张从及卢抱孙所言“意气”是书生意气,是官场中人不成熟的表现,但对于郑板桥来说,“意气”是疾风知劲草的气节,是不论经年依旧赤忱的真挚,也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付宛灵
 
 
 
 


“真气”“真意”“真趣”——评扬剧《郑板桥》

清代张维屏的《松轩随笔》说:“板桥大令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扬剧《郑板桥》也可用“三真”来概括。
一是以真事写真气。编剧从郑板桥的生平及民间传说中挖掘素材,加以连缀、嫁接,如在与卢抱孙结识过程中,将郑板桥为官时处理过的三个案件以卢抱孙之口问出,并就私盐案的处理详细展开,展现了板桥先生面对权贵时的真性情,敢怒敢骂敢以“席枷”戏之。
二是以真实表真意。扬剧《郑板桥》在塑造板桥先生其人之时,展现了清代真实的社会生活图景。以张从为代表的扬州盐商垄断盐业、谋取暴利,极尽奢靡、挥金如土,而底层百姓却面对连年饥荒,民不聊生以至卖儿卖女,该剧将这两个阶级代表人物同时聚集在舞台上,俨然杜甫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场景。而后,楔子中更是以画《风竹图》和题画诗“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表达了板桥先生关心民生疾苦的真意。
三是以真情蕴真趣。板桥先生虽然生活清苦但无时无刻不追求生活的情趣,他被满园春色吸引,爱吃狗肉,向往扬州“三把刀”式的闲适生活;同时,剧作也处处存在反转,无论是郑板桥与饶五娘的相识,还是错将卢抱孙认成小偷,抑或是被老糊涂以一锅狗肉骗去一幅扇面,都充满真趣。
可以说,“真”作为贯穿郑板桥一生及其诗书画作品中的重要原则,也是本剧的意旨所在,更与《红楼梦》之“真”相通,这也能解释为何编剧结尾让郑板桥与曹雪芹相遇:历经尘世浮沉,最后“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陈晓宇
 
 
谈扬剧《郑板桥》舞台设计之精巧
扬剧《郑板桥》的舞台设计精巧,极具诗情画意、灵动清美,人景流动变换好似挥毫泼墨的作画过程,每个定格皆呈现水墨丹青之美,将人物的诗意文气与扬剧质朴风格融合于流动的舞台中,书写出郑板桥历经风雨沧桑、看尽灯火繁华,依旧坚守君子之道、为官之德的高洁品性。
融入园林元素。舞台背景的两侧弧线垂幕与上幕檐形成一个“风字框”,似洞门又似窗框,以石、竹、桥等具体形象构建起扬州园林似的舞台景致,又与幕内外的陈设、光影、人物,呈现出开合、疏密、远近、虚实的效果,获得“简约而不简单”的高级感。
体现书画气质。从舞台正面看,该垂幕设计又似一幅竖展的卷轴画,从舞台向观众席自上而下展开,因透视关系而上窄下宽。剧尾,写有“郑板桥”三字的落款印章徐徐落下,舞台只剩黑白两色,板桥先生缓步走到桥上,成为画中人,成为全剧之妙笔。这与郑板桥诗书画三绝相呼应,也与其文人气质十分契合。
应和舞台前景。整部戏分上下本,每本内换景换场衔接紧密流畅,一气呵成,依靠横向直线履带传送完成,与背景垂幕设计构成横竖、曲直、动静的对比,使得舞台表现更加灵动,层次更加丰富。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王鹂
 
 
看完扬剧《郑板桥》想说的很多,可真正想下笔进行品评一二却又不知从何处谈起。思来想去,我想还是从整部剧最令人意外和惊喜的一幕“郑板桥邂逅曹雪芹”谈起。郑板桥和曹雪芹相识吗?目前没有任何资料显示二人见过面,但郑板桥年长曹雪芹22岁,却比曹雪芹晚逝世两年,二人算是同一时代之人。曹雪芹也在扬州生活过,且金陵与扬州相距不远,依照郑板桥的名气,曹雪芹大概率会对郑板桥有所仰慕。但不管二人是否相识,是否结交,扬剧《郑板桥》安排的两人偶遇都是一个极其妙哉的手笔。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映衬、丰满了郑板桥“三画”之一“画石”的寓意,起到点题的效果,更是通过曹雪芹的形象刻画了郑板桥的人物品格。因为在郑、曹之间,他们在思想性格、生活情趣、艺术爱好等方面都有着罕见的一致性,曹雪芹的出现帮助观众能够快速体会了解郑板桥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性情,同时增加了郑板桥人生经历的传奇性。仅仅通过这一个小点,足可见编剧的独具匠心与丰富的想象力。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栾开印
 
 
 
 
扬剧《郑板桥》一开场就呈现出一种中国传统水墨画动画的质感。李政成饰演郑板桥坐在石桥上缓缓上台,身旁是竹石,配合着逆光,产生剪影的效果,随着灯光和布景的变化,他缓缓地走向舞台前方,像是从画中走出来的人物,古朴且生动、风雅又真实,其唱腔也给人一种悠远醇厚的历史感。
剧中通过展现郑板桥外在状态和内在精神之间的强烈反差,生动诠释出了市井烟火中的一位高洁之士。舞台上的郑板桥家境贫寒,身形瘦弱佝偻、衣衫破烂简朴,走起路来晃晃悠悠,不似文人墨客、朝廷命官,更像是潦倒野翁。但通过描写他在交友时从心从德、不慕权贵,为官时心系百姓、甘心被贬等,塑造出郑板桥精神上的刚正高义,正如挺拔的竹子破土而出。全剧中最令我感怀的一幕正是楔子里郑板桥的“画竹”。身为潍坊县令,他在焦急等待请求朝廷开仓赈灾的消息时,应故友卢抱孙的要求画了一副《风竹图》。只见他边强忍作画,边焦急吟诵,最后毅然决定不能再等,开仓放粮!舞台上的一个圆形幕布成为他挥毫的宣纸,诗画完成后一轮红日映照在上方,此时郑板桥的人物形象也如灿烂红日般升了起来,人格气节令人敬佩。
画,是郑板桥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扬剧《郑板桥》利用其三画兰、竹、石串联起故事情节主线,完成全剧主旨的刻画,巧妙且连贯地将“坦荡荡千秋不变一书生”呈现在观众眼前。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宋婷
 
自开演始,扬剧《郑板桥》就为观众营造了活跃俏皮的戏曲氛围。可贵的是,这种活跃俏皮并非是生硬的插入,而是真正做到了幽默与故事水乳交融——饶氏的极速换装,配合上娇嗔婉转的唱腔,让一个灵动活泼的女子形象跃然而来的同时,也使戏曲本身自然流畅且轻松愉悦。由此给予了观众很好的介入途径,全场气氛被迅速调动。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戏曲仅停留在博君一笑的层面。于剧中展现郑板桥其人之悲悯、泼天才情、高洁之志方为扬剧《郑板桥》的核心与重点。竹的意象无处不在,显眼到竹子,细微到郑板桥衣摆上的绣竹无不与全剧主题相互应和。同时,当舞台空悬枝桠树叶时,地面亦显树影斑驳,由此真实感便出。可以说,扬剧《郑板桥》剧组极重视舞台布景之细节。
另外,剧作将板桥之画合人生际遇为一体,其画以为民声讨、为民放粮而作,其字为自我志向、自我鼓舞而写。当郑板桥面对放粮与丢纱的两难处境,虽几次被劝,却仍毫不犹疑地选择为民放粮时,其高度的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情怀均通过那幅作于皎洁明月之上的《风竹图》得到具象化的展现。观完全剧,不得不感叹郑燮历经宦海沉浮、挚友离散、贫困潦倒,却仍以“不变”回应最初的志向,实在令人动容。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王童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