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欣赏>>>>1月9日扬剧专题讲座现场版录音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及各位戏迷朋友们:
新年伊始,由市文化局、扬州晚报社主办,市图书馆、文化馆承办的《弘扬传统文化 守护精神家园》系列讲座拉开了序幕。今天由我向大家汇报介绍扬剧申遗及扬剧概况,并由扬剧表演艺术家、扬剧传承人李开敏老师演示,这对于普及扬剧知识很有积极意义。作为扬剧人,我们很激动、很兴奋,期待通过演讲使大家对扬剧更了解更亲近,从而多一分关注,多一分爱护,多一分支持。
扬剧是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发源于古城扬州,流行于苏中、皖东及上海、镇江、南京地区。世界上任何一个剧种都有它的故乡,我国的戏剧大都以地方来给剧种命名(如浙江的越剧、河南的豫剧、湖南的湘剧等)。也有少数例外,以音乐或其它特点命名的(如“高腔”、“越调”、“二人转”、“花灯”等);用母地命名,就是不能忘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养一个剧种,一个剧种要为一方人服务,扬剧就是扬州数代人民培育的一朵艺术之花。当前我国有约三百个剧种近三千个剧团。扬剧作为中国戏曲这个大家族中的一个成员,为什么能率先申遗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呢?下面先请大家看一个短片。
【请看《扬剧申遗资料片》】
这个片子虽只有十分钟,但内容却很丰富,对扬剧渊源、流变、声腔、剧目、流派、演员、风格特色作了简略的陈述。当然一个横跨百年时空的剧种,靠一个短片是难以详尽的。今天只是以它为纲,补充一些内容来与大家交流。
一、 扬剧渊源
扬剧何时产生的,到底有多少年历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也没有必要
说出一个确切的年月日。因为一切民族民间文化的生成与发展都有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现在大致有三种说法:1。三源合流论;2。大、小开口牵手论;3。“乱弹”论。第一种论说是说扬剧由流行苏北的花鼓戏、香火戏与扬州清曲,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三十年代于上海合流为扬剧;第二种说法是花鼓戏。首先吸取了扬州清曲曲目,成为维扬文戏(小开口),与香火戏(后改称维扬大班,又称大开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牵手融合为扬剧。第三种说法,扬剧的源头可追朔到中晚清时期。那时,扬州因地处长江运河交界处,又是漕运中心,南北枢纽,盐业发达,经济繁荣,促进了文化的昌盛。当时全国各地都有戏班来扬州,出现了东柳西梆,南昆北弋。诸腔云集,名流荟萃轮番上演。花雅争宠于市的局面,在李斗的“扬州画舫录”和焦循的“花部农谭”里有较多描述,这里就不赘说了。这种百戏争艳的局面催生了本地的戏剧萌芽,即书中所说的本地乱弹。各地的花部乱弹都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精神,而扬州人当然也不例外,他们在民间寻找、选择、创造着适合自己审美情趣的戏剧形式。于是从自娱自乐的花鼓中加入了剧情,从清曲中吸收了曲目,便成为后来的花鼓戏。又因古老的香火与花鼓是同根同缘,象并蒂莲花一样,在特定的条件下,终于在上海牵手,形成了后来的扬剧。对这三种说法,都各有道理。前两种是针对扬剧的内涵的配方说、元素说,第三种是揭示了扬剧衍生的土壤,孕育、流变的历史阶段而言,总而言之都说明扬剧历史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有兴趣的同志,可以借阅韦人先生的《扬州戏考》会有帮助的。这里有几幅彩印件请看。
【请看“清代绘画作品中的扬州戏曲】
这里面《活捉张三郎》、《拿妖》、《双下山》这些节目现今扬剧舞台上仍有演出,说明扬州本地乱弹与扬剧一脉相承。两幅木刻板画反映扬州戏曲演出的盛况,不是古戏台就是盐商大宅的豪华厅院。虽未说明是雅部还是花部,但它可佐证晚清时扬州戏曲养分的丰厚。
下面说一下,三个源流的内容。
花鼓戏,从盛行民间的花鼓舞发展演变而来,载歌载舞,逢年过节,百姓用来自娱自乐,始初只有一丑一旦、一小锣、一小鼓,也有不用鼓而用丝巾、折扇的,进而发展成“三小”角色,即小丑、小旦、小生。节目内容多表现男欢女爱及劳动场面,也有讽刺财主和地痞的,形式清新、活泼,曲牌有“跌怀”、“磨豆腐”、“种大麦”等。荡湖船、花担子、踩高跷、河蚌舞都系花鼓形式。
【请欣赏李老师演唱花鼓《种大麦》、《跌怀》】
参演者大都是理发匠、缝衣匠、木匠、瓦匠、铜匠、铁匠,有人称花鼓是匠人艺术,后从清曲中吸收了不少曲目。常演的剧目有《小尼姑下山》、《小寡妇上坟》、《大烟自叹》、《种大麦》、《王樵楼磨豆腐》、《四老爷打面缸》等,说到花鼓戏,要说到两位花鼓艺人,尹老巴子和陆长山。(故事一,随苏北劳工南下,涌入都市,二十年代,尹老巴子、陆长山去沪茶楼打工,常邀清曲顽友时,亮相逍遣,有一定的影响,上海大世界游乐场开业,他们与其它地方戏一起挤进,竞争一炮打响,从此后江北花鼓艺人陆续赴沪。故事二,杭州大世界游乐场开业,有人介绍,扬镇两地花鼓精英藏雪梅、尹弼瑞等16人,打出“凤鸣社”招牌赴杭州演出,一个月合同演了九个月,欲罢不能。后黄金荣小老婆露兰春到杭州烧香,发现后邀他们到上海演出,因为露的养父是扬州人,与扬州有特殊情感,从此花鼓戏在上海日渐走红。后来又办起了“新新”、“民鸣”、“永乐”三个女子科班,培养出第一代扬剧女演员)
【请看扬剧第一代女艺人的照片】
香火戏,历史久远,由“傩”而来,艺人大都半优半巫,主要演出是会期,如“青苗会”、“牛栏会”、“长生会”、“安土会”、“都天会”、“东岳会”,主要是驱鬼消灾,祈神降福,酬神还愿。分内坛、外坛,内坛唱神书,外坛武香火艺人爬高竿、串火圈、盘石滚、踩刀山等带有杂技武术的表演。艺人大都有几种技艺,即写(对联)、画(三堂佛、观音、关圣)、剪(窗花)、戳(卦乐)、敲(鼓)、翻(跟斗)。代表剧目有《唐六本》、《刘全进瓜》、《魏徵斩龙》等。香火曲牌有七字、十字、斗公调、泼水调等,一般用锣鼓伴奏,后经新音乐工作者介入改造,加了丝弦伴奏。
【请欣赏李老师演示《大开口》、《宝调》、《十字》、《七字》】
同样的理由,苏北农民为十里洋场的太多诱惑,香火戏进入到上海打破了亦优亦巫的束缚,十几班香火出现在南京、上海舞台上,形成气候,称为维扬大班,很受观众欢迎。
说到香火不得不说崔少华老先生。
【请看对扬剧发展有贡献的老艺人】
崔少华,扬剧泰斗,子东昇,鸿声,南笙皆驰名演员。(故事:二十五岁病,请香火作安土会听、记、抄、悟性高,入香火、超师父,能编排题纲、剧目二百部,约二千本。在沪与潘喜云、周松亭组织上海维扬伶界联合会,举行义演,七个班有一班受恶霸把持不敢参加,其徒王月华冒险参加,在庆昇戏院演《火烧冷宫》陈琳,戏完遭到冷枪打死,崔奔现场,找律师和警察,实地堪查,三天后,扬州戏人,包括维扬文戏的演员代表,送葬示威,和尚道士开道,旗幅招展,洋鼓洋号,三顶花轿,一装有维扬伶界联合会会微会员证,二装血衣,三装王月华照片,半里多路的队伍,惊动了上海滩,后官司打赢,对方赔了700银洋。从这件事,认识团结起来的重要,促进大小开口合并)。另一方面双方艺术取长补短的需要,他首先从小开口引进金运贵,后潘玉兰、高秀英等陆续来到大开口班里,从中撮合,潘喜云、潘玉兰结合,高玉卿、高秀英等,好几对联姻,大小开口从艺术到队伍融为一体,形成了维扬戏,在上海影响越来越大,请看。
【请看民国期向扬州戏班在上海演出海报】
清曲,由扬州小曲、小调发展而来,后受昆曲影响,更加雅化。始初清曲艺人走街串巷唱道情,舟船上卖唱,后进入茶馆酒肆、大宅门中唱堂会,只唱不做,自唱自伴奏,一般有二胡、四胡、琵琶、三弦、击碟,不少昆曲艺人后转向清曲,丰富了音乐曲牌。有满江红、银柳丝、梳妆台、剪剪花、鲜花、湘江浪、软平、离调、叠落、波扬、南调等,后被花鼓吸收了大量曲牌,成为现在扬剧声腔主流。
【请欣赏李老师演唱清曲《风花雪月》“黄莺儿……”、《八段景》“小小仙鹤……”等】
由上可见,扬剧的发展脉胳是否可以这样概括,从地理上讲扬剧孕育在苏北,发祥在上海。从时间上说,孕育于晚清,成形于民国,发展鼎盛于新中国成立后。
二、 扬剧剧目
因扬剧源流多,剧目十分丰富,从内容上分有生活戏、爱情戏、伦理戏、
神话戏、朝庭戏、侠义戏等;从形成上分有幕表戏、连台本戏、剧本戏、古装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等;从风格上分有喜剧、正剧、悲剧、有文戏、有武戏。久演不衰的传统戏有:《王樵楼磨豆腐》、《王瞎子算命》、《活捉张三郎》、《四老爷打面缸》、《安寿宝卖身》、《白蛇传》、《梁祝》、《秦雪梅吊孝》、《二度梅》等。建国后更是好戏连台,《恩仇记》、《黄浦江激流》、《红色家谱》、《包公情》、《碧血扬州》、《风月同天》、《秦香莲》、《骨肉冤》、《修匾记》、《济公传》、《鸿雁传书》等。建国后,扬剧有辉煌的一面,我称它为三个里程碑,两个闪光点。
三个里程碑,即《百岁挂帅》、《夺印》、《皮九辣子》。
两个闪光点,即《王昭君》、《史可法》。
1959年由江苏省扬剧团编演的《百岁挂帅》可谓扬剧经曲。杨家满门忠列男性几乎战死沙场,反受皇家冷遇,在强敌入境时,杨家抛开个人恩怨,百岁太君挂帅,率十二寡妇征西,是一首古代的爱国主义的正气歌。舞台演出阵容豪华,名星荟萃,流派纷呈。同年应邀晋京,受到文艺界的好评。在中南海小礼堂演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陈毅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看戏。演出后登台慰问演员,并与其合影,留下珍贵的瞬间。
【 请看《百岁挂帅》剧照,周总理接见演员照片】
后来拍成同名舞台记录片电影,这是扬剧继《上金山》上影幕后的第一次大型电影片,后京剧又根据扬剧本改编成《杨门女将》,至今常在国内外演出。(扬剧《百岁挂帅》编剧之一是我们扬州“吴道台”吴引孙的长孙吴白匋老厅长)
1960年由扬州专区扬剧团编演的《夺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生活,在上海产生了全国影响。有40多个剧种300多个剧团移植上演该剧,当时有句话“南京到北京”《夺印》霓虹灯”佳话到处流传,中央歌剧院,中国评剧院,派演员来团学习交流,曲谱译成五线谱向国外介绍,很多音乐刊物发表《夺印》选曲,“水乡三月风光好,风东吱吱把背摇”的唱段,争相传唱,后被改成同名故事片全国放映,主演田华拍摄前也来团交流学习。
【请看《夺印》剧照】
1989年由市扬剧团编排的现代戏《皮九辣子》表现了一个农民扭曲到回归历程,以小人物反映大主题,用喜剧外壳表现悲剧内涵,抨击时蔽而不使人灰心丧气,应邀晋京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演出,首都专家、观众赞誉它“满台生活,满台生辉”。戏剧家刘乃崇、蒋剑兰夫妇,观戏后连夜写诗在第二天座谈会上宣读,热泪盈眶,该剧被北京《新剧本》评为二十年激情回顾剧目的行列。
【 请看《皮九辣子》剧照 】
进入新世纪,由省扬剧团编创的《王昭君》,以民族大团结的主题,精彩的舞台呈现,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后又获文华新剧目奖,剧组受到江泽民主席接见。
【 请看《王昭君》说明书 】
由扬州市扬剧团编演的史诗扬剧《史可法》以凝重、壮美、史诗般的大气磅礴,震撼了观众的心灵,塑造了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宁可玉碎不可瓦全的民族英雄史可法的形象,在扬州首演19场,爆满后又赴沪、赴京、赴石家庄演出,受到好评。获省“五个一”工程奖。
【请看《史可法》剧照、说明书】
《王昭君》与《史可法》的出现,不仅为观众奉献两台精品,还推出了两朵梅花,徐秀芳、李政成实现了扬剧界梅花奖零的突破。李政成在扬州为江泽民主席和法国希拉克演唱扬剧《道情》,受到赞赏。
【请看《道情》演出时的照片】
三、 念白、声腔与流派
语言差异是地方戏的分野,音乐声腔则是剧种的旗帜与灵魂。扬剧念白以
扬州方言为基础,有官话、民话之别,戏中大凡身份高贵的人物,如帝王将相、后妃诰命等均念官话,并揉进中州韵,讲究阴阳上去和抑扬顿挫,如包拯、佘大君、穆桂英等,一般小人物如市农工商、贩夫走卒等均念方言,通俗流畅,朗朗上口,例:扬剧“范仲华”、“真假崔三”中多次运用绕口令体现出谐趣、幽默、亲切、俏皮的扬州人性格特征。
扬剧声腔的形成,有三部分组成:1。花鼓戏,扬州清曲、香火戏中的原曲牌;2。从姐妹剧种引进改造的曲牌;3。新音乐工作者介入后创造的新曲牌。
【请欣赏李老师演唱《采莲》、《新大陆》、《新夸夸调》】
声腔集大开口粗犷、质朴,小开口的细腻曲雅、清新活泼于一炉,以曲牌体为主,板腔体为辅。展间》 ,据不完全统计有一百多个曲牌,常用三四十个,曲牌丰富,且各有特色,如抒情的“银柳丝”、欢快的“夸夸调”、俏皮的“梨膏糖”、深沉的“鲜花”、凄楚的“汉调”、活泼的“莲化”、“金垛子”等。
引进的曲牌有大陆板(引至杭州武林班,或京剧高拨子)。倒板回龙(引至京剧板式,用银柳丝旋律改造而成)等。
新创曲牌,如“采莲调”、“新夸夸调”、“扩板梳妆台”等。
除了一曲牌一色彩,扬剧还有一曲多唱的特点,扬剧没有生旦净丑行当专用曲牌,全凭演员的演唱修养,根据不同人物,同是一曲“梳妆台”可唱得潇洒飘逸(《单下山》梁山伯唱),也可唱得悲苍激愤(《断太后》李后唱),亦可唱得凄楚哀怨(《断桥》白娘子唱)。
【请欣赏李老师演示《梳妆台》】
同是一曲《哭小郎》,贾宝玉唱得涕泪磅沱,死去活来,小和尚却唱得滑嵇幽默,令人捧腹。
【请欣赏李老师演唱《哭小郎》】
在舞台实践中,扬剧曲牌,根据调性,可分四大系列。即“梳妆台”系列(含“银纽丝”、“满江”、“补缸”、“数板”、“滚板”等),剪剪花系列(含“夸夸调”、“鲜花”、“刮地风”等),大开口系列(七字、十字、联弹、清板、泼水等),小调系列(“下盘棋”、“八段景”、“五更里”、“十怀酒”、“跑驴”、“虞美人”等)
【请欣赏李老师演示《剪剪花》】
扬剧声腔的成熟,形成了众多流派,有健朗亮丽、端庄、华彩的高(秀英)派;有吐字如珠、腔如行云、流水的金(运贵)派;有刚柔相济、跌宕有致的华(素琴)派;厚重豪迈的王(秀兰)派;沉雄刚劲的石(玉芳)派;潇洒飘逸的周(小培)派;甜润隽永的李(开敏)派;李开敏李老师因唱腔的优美,获得全国金唱片大奖,这是扬剧唯一。
四、 扬剧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扬剧是扬州文化的杰出代表,扬剧是扬州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扬州地区由古至今多方面历史文
化信息,演绎着流转民间的历史文化故事,不少剧目均是反映当地的生活题材,如《红碧缘》、《皮五辣子》、《杜十娘》、《二度梅》、《隋炀帝看琼花》、《恩仇记》、《碧血扬州》、《风月同天》、《三把刀》、《夺印》、《史可法》等,展现了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音乐、舞蹈,民风民情,满足了他们的审美需求。扬剧成为扬州的一张名片。
在众多剧目中,健康的思想内容表现了人民反封建压迫的民主精神,如《梁祝》、《玉蜻蜓》、《双下山》;表现了反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如《碧血扬州》、《百岁挂帅》、《史可法》等;也表现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道德精神,如《王宝钏》、《彩楼记》、《珍珠塔》等。
扬剧是扬州人民的精神家园,演出中反映的大都是扬州人民的情感,愿望,生活态度,及审美趣味,舞台上的喜怒哀乐就是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剧中的悲喜人生折射着生活中的欢笑与泪水,真可谓“舞台小世界,生活大舞台”,扬州人受到扬剧艺术熏陶,对于知识的启蒙,心智的启迪,是有极其重要影响的,很多人都是从舞台上懂得怎么做人道理的,从而追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
在文娱审美过程中,扬剧潜移默化地进行着传统道德教育,在建国后,每个历史时期和重大政治活动中,都能及时配合中心,如“两面红旗”、“白毛女”“化身”、“小姑贤”、“雷锋”、“大运河之歌”、“红色家谱”、“夺印”等,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
扬剧经百年风雨,几度荣衰,至今仍有众多知音,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它是如何与时俱进的,值得作历史的探讨。历史的经验可成为,扬剧面对挑战,争取更好未来的借鉴。
扬剧的艺术价值,可概括为地方性、丰富性、包容性、唯一性。
1. 地方性。扬剧是扬州文化集大成者,这是戏剧综合性所决定的,在扬
剧中涵盖了工艺文化、饮食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诸多艺术门类。著名画家李亚如为扬剧《新桃花扇》画过牡丹屏风,民国十大女画家之一的李竹邨女士为《樵夫与画女》搞过舞美设计。扬剧舞台上呈现的花园,大多参照了扬州园林,舞美出现过剪纸风格的图案设计,戏曲唱词报的十二月花名,宴会上的菜名,均是四季分明扬州独有的花卉和扬州淮扬菜系。越是地方的才是民族的,也才是世界的。
2. 丰富性。扬剧音乐是祖国戏曲宝库中的宝贵财富,音乐资源,令专家
叹为观止,熔狙犷与细腻,质朴与典雅,庄重与活泼于一炉。加上一曲一色彩,一曲可多唱的特色。选择性、可塑性,表现力极强。
【请欣赏李老师演唱《梳妆台》、《大陆板》】
不少花鼓曲牌,做到词、曲、身段和谐统一,十分精致。周恩来总理,1953年就对扬剧有评价。“扬剧美,曲调丰富,变化多,耐听耐看,它和淮剧的家乡距离那么近,可是两个剧种的特点又是这样明显突出,足见地方戏曲中劳动人民的创造性真是各有千秋。万不可一概而论,抹煞特点。
【请看周恩来1953年讲话】
3. 包容性。扬剧根植于农村,发迹于都市,先天受乡村情结的哺育,后
天得到都市精神的营养,艺人一般都不抱残守缺,而是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吸收为我所用的精采。如锣经、服饰、剧目、曲牌等,不断使自己丰富起来。既有南方之秀,又有北方之雄,参加竞争,获得生存、发展的优化。
4. 唯一性。《大开口》中的神话戏,花鼓戏中的对子戏,扬州清曲中的
曲牌,不少是扬剧所独有的。一旦失传将成绝响,此外扬剧历史的天空还出现多次群星灿烂的局面,每一代都有一批优秀演员。除上述提及的流派创始人以外,还有“活济公”崔东升、“活包公”武龄童、“苏北麒麟童”潘喜云、“苏北梅兰芳”张月娥、“戏篓子”周荣根、“名丑”陈立强、汪令童,后来的小荣贵、顾玉君、蒋剑峰、杭令童、汪琴、姚恭林、姜俊峰等,还有音乐上作出杰出贡献的江腾蛟、王少华、杭文杰、王俊等。
五、 申遗的意义
根据扬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以及它独有的韵致,可以看到扬剧是祖国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面对时代浪潮的冲击,必须加强保护,申遗是理所当然的。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扬剧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请看铜牌影印及报纸】
扬剧申遗至少有三个积极意义,一是促进地方政府对扬剧抢救保护,加大扶持力度,采取得力措施的决心,现已初见成效。市委、市政府相当重视,把友好会馆廉价租给扬剧团使用。扬剧已有了基地,对明年扬剧招生,政府确定了补贴方案。
二是坚定扬剧专业工作者奋发图强的信心。
三是鼓舞了关爱扬剧观众的热心。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在扬州人民支持下,在扬剧人的艰苦努力下,扬剧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下面请欣赏李老师的名段《劝娘娘》】
2007年1月9日北始率 2。曲牌。“族英雄史可法的形象。
(责任编辑:水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