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大事记扬剧戏评 扬剧戏考 网络E文 名家题词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扬剧戏评 >

耐听耐看的《情网血》

时间:2007-02-15 09:48来源: 作者: 点击:




耐听耐看真的是扬剧的一大特点,《情网血》就是这样一出扬剧的优秀剧目吧。难得的是此剧的编导演都堪称上乘,整出戏完成得相对完美。我从网上看到全剧录像的,数月来,基本隔一天看一回,近来天天看,依然没有厌烦感(哈,我这人太懒了点吧,抱住一出戏看个没完没了)。

没办法,这戏的确很是隽永耐看啊!

剧作者真是深谙编剧之道,每一场的戏都编得那么足,安排得严谨,表现得又那么细腻细致,功不可没。尤其后者,川剧昆曲都做得非常出色,历史悠久的秦腔等梆子也是很有厚度的。声名不大的扬剧也能出此力作,让人刮目相看。(以前偶尔一次看过《打金枝》或是《马前泼水》之类的不知是淮剧还是什么剧种,应该是江苏戏,竟非常出戏出彩,这方面远高于越剧。京剧似乎不大在这方面下功夫。)江苏的文化底蕴的确了得,但愿不要再遭摧残了。

虽说《情网血》情节上也运用一些诸如巧合之类的常见技巧,但剧情并没简单停留在儿女情长上,其思想性可圈可点。

那位沙生益既导又演,才艺双佳,佩服!

演员的表演可谓锦上添花了。阵容那么整齐,不仅姚恭林金桂芬两位主演,其他配角也个个都好。像李芸贵的杨母味道很足,杨一龙的恩师是叫秦成吗?我没听出来,有点搞不清,杨小明演的秦成是谁啊?

戏演到杨一龙发觉自己为救胞妹反中肖玉花奸计误杀同胞妹妹小花(秀梅)时,开始铆上劲了,台下一片喊声。这戏真会造势啊。戏中,肖玉花的嚣张杨一龙的气愤老恩师的苟且尽得彰显,这也应该是这出戏感染观众的一大元素。一直到剧终,观众的情绪一浪高过一浪。当杨一龙唱出“第一次叫出一声小芸妹”时,掌声迭起,全剧进入高潮。叫好声中夹杂着口哨声,应该是年轻人吹的,不知这戏的录像是哪年的,现在那批年轻人也都该步入壮年了。

戏里唱工很重, 金桂芬 老师怎么就姓金了呢?果然一副金嗓子啊。(哈哈)

老师演杨一龙唱做俱佳,对戏词理解那么到位,每到关节处都有一个恰到好处的回应。我感觉, 老师不仅有功力,也是演戏很有智慧的一位。呵呵,一边恨着肖玉花,一边又与金桂芬相配合,既在戏里又在戏外,很是微妙啊,这也是戏曲有意思之所在。在扮相上,我也比较偏爱不戴冠的那种,像哭坟的周仁,一种很有戏的感觉,一种特别的气息。最后两场我尤其看得多。最后一场两位主演都特别动情,脸上流的不仅是汗水,还有泪水吧?

大家都是用心演用脑演,好极了。

虽是悲剧,但没有惨烈之感,分寸把握得不错。

伴奏音乐里胡琴的表现力很丰富,弹拨乐里的琴声很厚重的是扬琴吗?我听着像三弦。还用了琵琶?从前我从没觉得扬琴有什么动听之处,但物尽其用,各得其所,在扬剧里倒作用非凡了。随着剧情的发展,独特的扬剧音乐,在节奏、力度上那么恰到好处地做烘托渲染,简直有些让人难以言表了。

舞美也很精致,灯光虽然简单,但每每根据剧情都做很关键的衬托。所以我觉得整出戏做的相对完美。

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促成了一出戏的成功,幸而有录像纪录了当时的盛况,可以让我们感觉一下,也可以让当时有幸领略这一盛况的人们再回味一下。有时我想如果现在再请原班人马重演这出戏,会怎样呢?只怕物是人非,有头无尾。天时地利人和不可求啊。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7)
87.5%
踩一下
(1)
12.5%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