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的一个下午,刚过一点,扬州市民老魏就拉着四个亲家走进扬州友好会馆内的剧场,场内600多个座位很快座无虚席,甚至过道里都坐了人。“一道闲阳照古亭”,李政成圆润清亮的嗓音一亮出来,观众席里便爆出一片喝彩声。随着剧情发展,有戏迷小声跟着唱了起来。
“我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始预售票了。”会馆陈主任告诉记者,自“周周看扬剧”搬到友好会馆以来,类似的场景几乎每个周六都会上演。
在许多地方剧种至今仍挣扎在维持生命的保护红线上时,扬州市扬剧团却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试图在文化市场上找到新的生命力。戏剧是角的艺术,扬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扬剧研究所所长李政成正是这场大戏的主角。
从短暂出逃到“大满贯”
“刚开始我们还发愁怎么把票送出去,到现在已经是一票难求了。”提起“周周看扬剧”,李政成感慨中带着兴奋。而这,只是他为扬剧重新找回文化市场迈出的第一步。
出身于梨园之家的李政成,9岁就开始学戏,多年的磨砺逐渐将扬剧传统的精髓逐渐渗入他的骨子里,也种下了艺术梦想。扬州戏校的七年寒暑,他练成了“武状元”,却在进入扬剧团后,发现自己在以文戏为主的扬剧里没了用武之地,从而在扬剧团坐了8年冷板凳。1992年,没戏可唱的李政成停薪留职暂时离开了扬剧团。他组乐队、当歌手,很快有了颇丰的收入。这时,扬剧团的新团长找到他,希望他回去:“过去十几年的努力不要了,值吗?”梦想之火再度被点燃,李政成毅然放弃了年薪10万元的收入,重新回到扬剧舞台上,开始接演文戏。
2003年底,凭借《史可法》一剧捧得梅花奖;2010年,获文华表演奖;2011年,摘下白玉兰奖桂冠……回归扬剧舞台的李政成拿下了戏剧界的大满贯,被誉为“扬剧王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扬剧省级传承人,他并未就此停下脚步,却更加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延续扬剧生命之光的旅程。
回顾过往,那段小小的出逃,不仅帮助李政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唱腔韵味,也为他留下了闯市场的经验,让他在今后思索扬剧的发展之路时,始终保留着对现实市场的清醒认识。而后来的拿奖则为李政成汇聚了人气和各方资源。
殚精竭虑“走市场”
2006年,李政成走上了扬州市扬剧团团长的新岗位,扬剧该往哪儿走、该怎么走直接摆到了他的面前。“那时团里的人出去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扬剧团的,要留住人得先让他们过上体面的日子。”李政成略带几分骄傲回忆说,“我当年就实现了让团员拿全工资的承诺,还有福利和津贴。”
要提高演职人员收入,如何走好市场成为第一要义。2005年,李政成建议扬剧团发起“周周看扬剧”活动,以低票价“养”观众。2007年,在扬州市政府的支持下,“周周看扬剧”固定在了友好会馆。江苏省扬剧团、仪征市扬剧团、高邮市扬剧团、江都市扬剧团等也随后慕名加盟到“周周看”演出中。迄今,“周周看扬剧”已演出200多场,成为扬州市民一道文化大餐。尽管票价从当年的十元已涨到如今的二三十元,仍常常会出现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
对此,李政成有清醒的认识:“这仍是在低票价的基础上的,主要是公益演出。‘周周看’更重要的是培育了一批观众,特别是年轻的观众。”泰州小伙莫卫平就是铁杆观众之一。3月3日,他特意赶到扬州观看了李政成主演的《恩仇记》,散场后又拿着自己购买的碟片冲到后台,找李政成签了名,才满脸笑容地离去。“过去我们的观众都是40岁往上的,年青观众现在已经占到了30%,有观众才有市场。”李政成欣慰地说。
为演出冠名、下乡演出、对外商业演出,在殚精竭虑稳固演出市场的同时,李政成还努力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2009年,李政成筹拍了26集电视连续剧《十把穿金扇》。“完全采取市场化运作,我们向企业拉赞助,自己投资的,后来在中央台播放。”对这部电视剧,李政成有着清晰的产业化构想:用“一盘碟片、一本画册、一把扇子”做推广、走市场,形成产业链。“我最近才拿到片子,正在试着在友好会馆销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定,“文化人的春天来了。”李政成对扬剧产业的未来充满了激情和野心,“‘烟花三月下扬州’,人家了解你的城市往往是通过你的文化。”他向市领导建议,将扬剧元素嫁接到扬州的旅游中,让游客白天游瘦西湖,晚上听扬州地方剧,全方位品尝扬州文化,“让游客知道我们扬州文化不仅仅是三把刀、淮扬菜,自觉留下来。”记者了解到,当地旅游部门和景区正在和扬剧团对接,尝试更好地将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
文化产业需要培育品牌
采访中,李政成再三向记者强调,传统艺术不能完全产业化,“古老的传统艺术必须要有传承,要有保护。如果你把它完全作为产业的话,它的生存空间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借鉴。”正是出于这一认识,李政成在尝试走市场时更注重品牌的维护和人才的培育。
民间草台班子常为红白喜事做戏,扬州扬剧团也会下去演出,但只做喜事,而且全是整出大戏,从不拆单了卖。“我们做的是品牌,每一场演出都保证艺术质量和水准,往往不等结束人家就和我们结账了。”李政成笑着说,“这个演出市场好得不得了,特别是江都。”
在李政成眼里,不论是走市场的现实,还是追求艺术理想,“创新”和“出人出戏出精品”都是传统艺术必须做到的。
在扬州,记者正巧遇到省京剧院副团长周天一行,他们是应李政成之邀来给扬州市戏校扬剧班的孩子们讲武戏的。“他这是看到了十年、二十年后了,很了不起。”周天对李政成赞不绝口。昆曲、京剧、秦腔、晋剧……为了培育扬剧新人,李政成广泛邀请“梅花奖”得主等各地名角来给孩子们讲戏、传授绝活。“我们这一代人已不再抱着传统固步自封了,希望能将其他剧种的长处充实丰富到扬剧中,为我所用。”李政成说。
如今,这拨孩子已在“小梅花奖”、“红梅奖”等戏剧大赛中崭露头角。“我们正在打造有扬剧代表性的《百岁挂帅》,用他们学到的东西,拍出非常经典的传统剧目,再向社会推广,这就是产业的路子。”李政成自信地说。
本报记者王喜根 杜颖梅
(责任编辑:水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