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扬州花鼓戏以一个崭新剧种的形式,首次出现在杭州大世界的舞台上。臧雪梅以浓郁的扬州地方色彩和动人的表演,受到西子湖畔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他主演的《秦雪梅吊孝》、《刘全进瓜》、《赵五娘》等,不但深深打动了观众,也赢得同行的称赞。 臧雪梅原名张少套,1901年生于江都县,本姓高,在镇江长大。臧雪梅先学花鼓戏,后师承扬州清曲名家施元铭学清曲,在唱工上打下牢固的基础。他不但唱工扎实,嗓音圆润,而且身材匀称,扮相俊俏。以前,扬剧演出是实行“幕表”制,演出没有剧本,唱词、白口以及表演动作全靠演员在台上发挥,臧雪梅就是在这样的演出环境中锻炼出来的。他在表演中,既善于吸收古老剧种的表演程式,又能从生活中吸取营养,因而显得生活气息浓厚。他还革新了过去呆板的唱腔,是最早运用堆字唱法的一个。他在原来七字句的基础上增加唱词,有的一句长达二十多字,但是,他安排的非常得体,使得唱腔灵活多变,丰富了唱腔的表现力。扬剧名演员筱荣贵说:她在排演《活捉》一剧时,有一叠字长句,就是吸收了臧雪梅在《刘全进瓜》中饰演李翠莲唱的“十二根金钗”一段词的处理方法。堆字唱法在扬剧音乐中占有重要位置,臧雪梅的创作,对扬剧演唱艺术是一种开拓。
臧雪梅在杭州露了头角,就到上海、南京等城市演出,到处都受到群众的欢迎。他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艺事猛进,伴随着扬剧的成长而成长起来,并推动了扬剧的发展。1932年,为了增强团结,促进扬剧的发展,臧雪梅积极倡导大、小开口合并,以小开口的代表身份,被选为上海市维扬戏剧公会的副理事长。
1933年,南京发生了“禁演扬州戏六十年”事件。当时正在南京金陵大戏院演出的臧雪梅,遭到国民党当局迫害,被长期关押。“七七”事变后,他才恢复自由,重新登台演出。
南京解放后,臧雪梅参加了南京市实验扬剧团。1957年,他已经是花甲之年,与老艺人叶兰芬一起在南京戏曲会演期间,示范演出了《赵五娘》中的《咽糠》一折戏,受到观众的好评,获得大会颁发的“甲级奖状”。1959年,江苏省青年扬剧团建立,他在该团担任教学工作。从六十年代起,他被选为南京市秦淮区政协委员。
臧雪梅于1972年在南京去世。
(原文载1987年出版之《南京戏曲资料汇编》第一辑,作者:一粟)
后期整理:半山居士
(责任编辑:水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