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物传 表演 扬剧唱词 老资料馆 扬剧论文 报刊专著 舞台艺术 导演 传承谱系 行话习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扬剧戏考 > 人物传 >

为扬剧发展毕尽一生的张月娥

时间:2013-05-20 11:58来源:扬州扬剧网 作者:张国基 点击:




 张月娥(1909——1956),原名张文龙,字海青,扬州市邗江县公道桥人,出身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幼年从师许云山学唱香火戏,十二岁离开家乡到外地谋生,后到上海入香火戏班(后称维扬大班、也叫“大开口”)学唱旦角。

      在学戏过程中,当时最有名的花旦胡玉海(又叫小皮匠)俏丽流畅的唱腔,特别吸引着张月娥。张月娥曾经下了大力气反复模仿胡玉海唱腔中的特征音调和润腔方法,反复加以吟唱和运用。所以,他的演唱风格是从胡玉海唱腔的衍变、发展中“化”出来的。《吴汉杀妻》是他常演的剧目,张月娥在剧中饰王兰英。他那如泣如诉、激动人心的唱腔,凡是曾经听过的都有深刻的记忆。大、小开口(维扬文戏)合并之后,张月娥很快掌握了小开口的曲调,并能把大开口的粗犷风格和善于叙述的特点融合其中,使他那明亮的嗓音、激情的堆字,感染着广大观众。
      张月娥还向京剧学习武功,制备新颖的服装、道具,在他每次出台之前,舞台都焕然一新。因此,在三十年代中期,上海维扬戏舞台上的张月娥已经是一位唱、做俱佳的演员。他演出的《三请樊梨花》、《十二寡妇征西》、《王宝钏》等戏,得到广大观众喜爱,被誉为维扬戏“四大名旦”之一,人称“江北梅兰芳”。
      张月娥年轻时有一条好嗓子,不但音域宽,而且高音突出,音色细而圆,真假声并用,转换自然。张月娥演唱用降B调,这是一般男演员无法做到的,因而,他与女演员同台演唱时不用翻弦,特别是在男女紧口对唱,可以避免连续翻弦而产生的不协调感。张月娥的唱腔格调鲜明,以高昂、奔放、朴实著称,始终保持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他在演唱时,根据人物感情,对旋律和节奏进行变化,给人深刻的印象。他演唱的另一特点是“先字后腔”,善用“堆字”,灵活多变,常把多句唱词连在一起,越唱字堆得越紧,没有一点间隙,最后用一个甩腔,经常获得观众热烈的掌声。张月娥的演唱口齿清楚,咬得准,送得远,吐字清晰。他的嗓子很少有沙哑的情况。解放前,每天两场演出,也能保持声音响亮自然。
      张月娥的戏路很宽,他先演花旦,后改小生,还能演老旦和丑角。他演的《单下山》一剧,别具一格,他塑造的梁山伯淳朴、憨厚,所唱曲牌以善于叙事、富于动感的[大陆板]为主,如他在“走过一洼又一洼”一段唱中,只用了一排[大陆板],却堆上了多句唱词,唱得生动、活泼、诙谐。解放初,他与王美云(饰祝英台)合演的整本《梁山伯与祝英台》,无论是在下关,还是在夫子庙,只要一挂牌演出《梁祝》,就一定客满。张月娥在《秦香莲》一剧中饰演国太,属老旦行。在《铡美》一场中,包拯要铡陈世美,公主搬来国太,国太唱的也是用[大陆板],演唱时节奏紧、速度快,并把下句后半段提高,把原来尾音提高四度,表达出为救驸马陈世美的激动感情。张月娥唱时激昂、豪放、苍劲、大方,把既是国太、又是一个老年妇女的特征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张月娥也参加排演了一些现代戏,如《枪毙恶霸肖月波》、《刘胡兰》等。他在《刘胡兰》中扮演村长一角,“大青松”一段唱,表现出村长在残酷敌人面前,沉着、坚定、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该唱腔由一支民歌风格较强的[割朵朵]改编,通过他的演唱,改变了原曲的轻松、活泼的情调,显得节奏沉稳,庄严而有气势。
      扬剧在旧社会称为维扬小戏。无论是国民党统治时期还是在日伪政权下,都最受歧视,只能到设备低劣的演出场所上演,有时甚至遭到当权者无理下令禁演。张月娥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组织班子,坚持演出,进而扩大了扬剧的影响和流传地区。1941年,张月娥带着他的几个徒弟,从上海辗转扬州、镇江而来南京。他们首先在下关二板桥共乐戏园演出,这个场子在解放前成为他们的基本演出点。为了招来观众,张月娥先后邀请了许多名角来搭班演出,其中有房竹君、朱龙喜、高玉卿高秀英、武麟童、金玉昆、王美云、石玉芳、夏玉楼等,还请了著名琴师鲍有为、玉少华、陈大有及鼓师刘一飞。这样,张月娥领导的班子在下关站住脚、扎下根。后来,他又分一部分演职员到城南夫子庙一带演出,文德桥旁的老秦淮,就是一个经常演出点。有时,张月娥还组织第三个班子在城中演出。这样,张月娥班就在南京地区为广大扬剧观众所熟知。张月娥班在南京演出的同时,他还组班到扬州、镇江、蚌埠、芜湖等地演出。张月娥十分注意组织、管理,南京解放前,他效仿兄弟剧种的做法,把班子改为以他的名子命名的“海青剧团”,这在维扬戏班中从无前例。成立“海青剧团”时,已初具规模,行当较齐,有三、四十人,较原来的家庭班、师徒班有很大的不同。南京解放后,张月娥努力学习,提高了觉悟,把剧团名称改为“力进”,以表他的志向,并在1950年排出轰动南京的现代戏《枪毙恶霸肖月波》。
      1951年冬,南京市文化事业管理处决定把力进扬剧团改建为南京市实验扬剧团,张月娥被委任为团长。实验扬剧团建团之后,上级拨给剧团一批补助款。当时,演、职员的收入还很低,团内也有许多东西应该添置。但是,张月娥首先想到的是培养新演员,他和大家商量,决定克服其他困难,用这项款子到扬州招收了20名男女学员,同时还请来清曲名家王万青及尤庆乐、韦少章等老艺人任教。后来,这批学员单独成立了一个演出队,他还经常派有经验的演员到学员队帮助排戏。经过几年的严格培训,这批青年演员全部输送到省扬剧团,1959年又以这批演员为主组成了江苏省青年扬剧团。至今,有一部分青年演员成为省扬剧团的主要演员,有的在江苏省戏剧学校扬剧科任教。
      张月娥积极参加挖掘扬剧传统音乐、剧目工作,做出了成绩。解放前,扬剧没有文字剧本,唱腔没有曲谱,完全用口传心授。解放后,南京市文化处派文艺工作者下团帮助艺人学习文化和识谱知识,记录唱腔和剧本。张月娥积极提供传统曲调,包括花鼓调、清曲曲调、香火戏曲调,其中不少曲调被收入扬剧音乐一书。他先后提供了《张古董借妻》、《鸿雁传书》等传统剧目。《鸿雁传书》是扬剧传统剧目《王宝钏》的一折,张月娥从三十年代起就经常演出的一出戏。为挖掘、整理这出戏,张月娥作了专场演出,邀请有关人员观看。这样,他提供的不仅是一文字本,而是包括曲牌、表演、化妆等一个完整的演出记录,对剧本的整理、加工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整理过程中,张月娥自始至终都和整理者推敲和研究。
      1954年华东戏曲会演在上海举行,张月娥随江苏省代表团参加了会演和观摩,获得大会颁发的奖状。1955年夏,张月娥被调到江苏省扬剧团,除担任主要演员外,还兼任剧团的工会主席。他到新的工作岗位才一年,就不幸逝世,时年47岁。
      19568月初的一个上午,张月娥追悼会在南京中山南路殡仪馆举行,当时会场内外及马路两旁,聚集了大批的群众在等待灵柩出来。中午时分,酷热难当,门外的人却越来越多。当灵柩抬出向城外墓地前进时,许多群众自动参加到送葬的队伍里,还有许多人一直目送灵柩走了好远,才逐渐散去。他们都为张月娥的早逝而惋惜!都久久沉浸在扬剧著名演员张月娥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中!
(原载1987年内部刊物《南京戏曲资料汇编》每一辑,作者:张国基。本文有少量删节和改动。)
后期整理发布:半山居士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10)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