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大事记 扬剧戏评 扬剧戏考网络E文 名家题词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网络E文 >

京剧茶社缘何叫好不叫座?

时间:2010-04-09 16:30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静冬 点击:




“唱戏,还不如歌厅或澡堂子呢?”作为省会石家庄唯一的一所专业的文化消遣场所,河北京剧茶社负责售票的老付有些郁闷和困惑,他甚至把眼下的“大演大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的尴尬局面,归结为“一个城市的没品味”。
  老付的气话,也透射出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国粹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在剧团乐队敲过20多年锣鼓的他和记者聊天时不愿意对戏曲说“保护”,或许在他的潜意识里,一旦人们开始保护某种艺术形式,就如同宣布它濒临死亡。

                  唱了两晚上卖出5张票

  上周五和周六,坐落在河北省京剧院内的京剧茶社像往常的周末一样“对外营业”。剧目是《界牌关》、《游龙戏凤》等。
  演员们在下午5时就开始化妆了,一张张白皙的面孔,经过红、黑、黄等油彩勾勒后,骤然变成了精美绝伦的戏剧人物。年轻演员李为忠患上了感冒,但他也没有缺席。周末演出,是剧团里的日常工作之一。
  演出,在晚上7点半开始。和着锣鼓的伴奏,拔着高腔,摆着各种手势,演员们分明感受到只有舞台才能赋予的力量。但幕布落下,他们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眼前的茶座,大部分都是空位子。
  “周五那天一张票也没卖出去,周六只卖了5张,为了烘托气氛只能请附近艺校戏曲班的小孩来充数捧场,甚至连家属院的老头老太太都要上阵。”负责售票的付红民不解地告诉记者,其实提前好几天,临街的电子显示屏上就已开始滚动宣传“剧目和演员阵容的名单”了。
  记者注意到,茶社整体布局古香古色,舞台下整齐地摆放着仿明清的八仙桌和官帽椅,椅子上有缎子面的仿古坐垫,楼上还有一排包厢。因为天气冷的缘故,茶楼的入口放着一台大功率的空调,茶座中间还特意装上了两个奢华的立式煤气炉子。
  平日里,京剧院的职工们管茶社叫“茶楼子”,这里除了周末演出,也是他们的日常排练场。尽管好多演员去过国家大戏院甚至是国外演出,但这里对于他们来说有“家”的感觉。周末演出,对于演员们来说应该是“加班”,但没有补助,甚至没有盒饭。舞台上他们挥洒汗水,深夜独自回家吃饭睡觉。这其中有敬业元素,更有对京剧的炽爱。
  “我们这里的票价是20元,五张票才100元钱。这点钱够干啥的啊?”付红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演员化妆需要油彩,舞台需要灯光,伴奏需要器乐,而台下至少还需要空调和煤气火炉。100元?光买煤气都不够!
  对于“唱了两晚上卖出5张票”的业绩,付红民情绪很是纠结。“如果没有变化,这个周末的戏是《秦香莲》,主角是剧团里的梅花奖得主之一,但愿票房能好点!”

                  观众的“青黄不接”现象

  50多岁的王先生应该算是儒商,上周六他是自己购票走近京剧茶社的观众。“那天外地来了几个朋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吃饭喝酒是必不可少的,但接下来的项目是什么呢,桑拿?歌厅?喝咖啡?最终我选择了茶社听戏,我个人觉得用这种方式接待外地客人是最有品位、最上档次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京剧铁杆戏迷,年轻的时候,他一听说哪个京剧团来表演,一定是第一个跑去占位子的。
  也许王先生做梦都不会想到,他掏的100元竟然是茶社两天的全部票房。“自2003年起,茶社就断断续续在周末对外营业了。茶社最多时也有过2000多元的票房收入,谁知却一天不如一天,日渐萧条起来。”茶社工作人员还逐渐发现,能掏钱来这里听戏的多是中老年人票友,年轻人寥寥无几。
(责任编辑:水易)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新闻和文献为网络转载,若未注明版权之处或原作者,请及时联系本站添加版权或删除文章。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