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戏或唱戏,在众多中老年票友的心目中是有情结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京剧可谓在中国艺术百花园中大行其道。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哼两句,看京剧和当今看演唱会一样,是当时追求时髦的年轻男女最喜欢做的事情。“现在的中老年戏迷多于年轻戏迷,就是因为这些中老年戏迷在儿童时期受到极大的影响。年轻观众也是这样,为什么他们这么喜欢流行歌曲?就因为他们是听流行歌曲长大的。”对于京剧观众群的断层现象,省京剧团的李彦波团长不无担心,“这是国粹京剧最大的隐患!” 小高是记者采访中接触到的一名90后高中生,在他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当代年轻人对京剧认识的共性。“我从来没兴趣看京剧,对京剧唯一的印象就是,听爸妈说京剧是国粹。”他笑称,“春晚播放京剧节目的时候,一般是他去洗手间或者放鞭炮的时间。”他还告诉记者,他和同学们最喜欢的演出形式是明星演唱会,他曾专门跑到北京花300元购票只为听李宇春唱两首歌。“演唱会时大家一起喊啊叫啊,特别好玩!” 调查中记者发现,不仅是90后的小观众不熟悉京剧,许多80后、70后的观众对京剧的兴趣也不大。 面向市场的清高和茫然 “京剧的美是耐人寻味的,生旦净末丑,唱念做打武,是经过了无数前辈提炼的艺术。”和许多圈内人一样,李彦波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 正是由于京剧有着百戏之王这样的地位,也让部分京剧人多年来形成了特有的清高,那是一种外界难以理解的孤芳自赏。 在中国京剧圈,“三度梅”得主、河北京剧院院长裴艳玲是响当当的大师级人物。“9岁时,她就曾坐在毛主席大腿上接受接见,河北的京剧一直有这么一杆大旗。”提到裴艳玲,剧院的同事们常常这样引以为豪。 可熟悉裴老师的人都知道,除了公益和大型政治性演出,她从来不参加商业演出,无论别人出多么高的出场费,她都不为所动。 “其实,作为差额补贴性质的事业单位,河北京剧团最早开办茶社的初衷,也是为了创收。但大家都不愿意这么直白地说。”眼看着茶社经营的不温不火,负责售票的付红民似乎已越来越现实,“既是为了舞台艺术,又能创收,那不是更好么?” 已有28年工龄的老付毫不掩饰地跟记者晒起了工资,他说,每月的工资条上扣除各种保险和公积金,所剩也就是1000多元。“不怕你笑话,这点钱别说买车就是养个车,每月也得喝西北风。” 采访中有个演员提到当年的同事王小蝉,羡慕之情溢于言表。王小蝉曾是河北京剧院的“当家老生”,几年前被湖北京剧院“挖”走了。“人家一到湖北就分到了面积140平方米的房子,工资每月五六千。”记者还了解到,王小婵之前的当家老生张军强,早年也“跳槽”到了重庆京剧院。 “生存毕竟是个现实问题,有些人宁可到国外端盘子也不唱戏了。据我掌握的情况,剧团至少有20多人已去国外发展。”对于这种人才的流失,团长李彦波颇感惋惜和困惑。“京剧靠的是口传心授,需要一代一代的‘传帮带’,因此京剧的成才率是很低的,但它的价值也就在于此。” 在京剧院的排练厅,记者看到演员们正在练功,旁边坐着白发苍苍的梨园老将郭景春先生,正在“手把手”地指导。 “输血”是为了“造血” (责任编辑:水易) |